大盗宝藏(为什么清西陵没有清东陵的名气大)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大盗宝藏,为什么清西陵没有清东陵的名气大?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清西陵为何没有清东陵的名气大,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埋的人,一个是出的事。

先说第一个,埋的人

清东陵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一直到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的时候才修补建设完工,前后经历了近25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先后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00多位嫔妃,3位阿哥和2位公主被埋在这里。

在这些人中,最为知名的有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爱新觉罗·福临)、康乾盛世的创造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以及二次鸦片战争中死在承德的咸丰皇帝,还有开启晚清洋务运动新篇章的同治皇帝。

除了这些有名的男性皇帝之外,有清一代非常著名的两位女政治家也被安葬在清东陵,她二人一前一后,护佑着满清,这个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她们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还有叶赫那拉“慈禧太后”。

以上的这7位人物可以说就是一部清代历史,从清初入关到康乾盛世,从鸦片战争到同光中兴,都说一座恭王府是半部清代历史,而一座清东陵,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清朝历史。

有清一代所有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部分几乎都和这七位有关。

反观清西陵

虽然它的规模是清朝,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皇家陵寝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但埋在那里的皇帝并不多,只有4位,不仅如此,这四位皇帝在有清一代的历史上也是备受争议。这四位皇帝分别是雍正、嘉庆、道光和光绪皇帝。

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外交等多方面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使得清朝社会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社会整体朝向繁荣富裕方向发展。由于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所以他在位的十几年对整个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是上承康熙,下启乾隆。

尽管如此,但雍正皇帝的口碑并不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关他“篡位”的传说,传位十四皇子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其实,这个说话是站不住的,清代皇帝传位,除了有汉文之外,还有满文,即便是汉文被篡改,但篡改满文,这就比较难办了。

舆论虽然能控制得了一时,但控制不了一世,或许是雍正皇帝觉得无颜去见自己亲爹康熙和亲爷爷顺治,于是就躲着远远的,给自己修建了清西陵。

嘉庆和道光两位皇帝,不仅是清朝的转折点,甚至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正是在他们在位期间,中国结束了古代的历史,开启了近代史,开启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开启了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

在嘉庆年间,世界正值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但嘉庆皇帝并没有带领清朝和当时的中国紧跟世界的潮流,反而是在内部的腐败中一点点的腐朽、堕落下去,嘉庆元年爆发的川陕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的演习,清政府用来近十年,花了两亿两白银才将这场波及200多个州县的起义镇压下去,而大清王朝这条破船,也在这次起义之后更加的破败。

道光皇帝在位时虽然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和他爷爷的爷爷康熙比起来,能力实在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而且那时候的中国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只待一个火星将这一矛盾点燃,进而引发社会的变革,而这一火星,外来的就是鸦片战争,内在的就是1850年年底在广西准备起事的太平天国。

而在这四位皇帝中,最可怜或者说最令人同情的就是光绪皇帝。其实光绪皇帝本非昏聩之君,他也是很想有一番作为,重振大清,也想像祖宗康熙皇帝一样,让大清能威震四方、万邦来朝。但光绪皇帝性格太懦弱,这和他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光绪身边的那位慈禧,太强势了,同样是一老一小,康熙和孝庄什么样,再看看光绪和慈禧什么样。

同治皇帝死后,继位的理应是比同治皇帝低一辈儿的人,但慈禧贪恋权利,打着不是给同治立子嗣而是给咸丰找子嗣的旗号,立的醇亲王的载湉也就是光绪皇帝,按辈分,慈禧是光绪的大姨儿,然而慈禧让载湉叫她“亲爸爸”,为了管住光绪,慈禧到处安插眼线,这就让光绪很不舒服,他的一生都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利和淫威之下。

一边是文治武功功盖寰宇的有名帝王和杰出女政治家,一边是备受争议处在王朝变革十字路口的帝王,清东陵与清西陵的名气也就由此而决定。

说完了里边的人,再来说说“事”

要说与这两个清朝皇陵最有关的大事,就属发生在民国十七年7月(1928年7月)的“东陵盗宝”案。

1928年春,蒋介石的北伐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华北地区,东北军收缩兵力被撤,冀东地区无数的散兵游勇和强盗土匪一起,时常出没、危害地方。对此,国民革命军派出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率部前去剿抚。

孙殿英在来到东陵这边之后,看到有大量被拆毁的建筑木料被盗运贩卖,就起了歹心,于是他打着“剿匪演习”的名义公然在东陵进行盗墓行动,整个盗墓行动持续了七天七夜,孙殿英部为了进入皇陵内部,不惜使用炸药,他们洗劫了乾隆和慈禧两人的陵寝,被盗的物资足足用了30辆大车才装完。

被盗的文物中有:镶嵌有九条金龙的乾隆的宝剑、慈禧最爱的翡翠白菜,口中的夜明珠,他二人身上的所有珠宝、首饰、玉器等全部被盗走。时至今日,东陵盗宝所遗失的那些文物下落不明,有关九龙宝剑、翡翠白菜、夜明珠等的下落也只是传说,并未得到证实。

东陵被盗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刺激并促使溥仪后来投靠了日本人,并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毕竟,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皇朝覆灭,不是他的原因,但自家的祖坟被抛了,先人的尸骨遗骸被散落在地,这是对先人最大的不孝。况且民国政府在告清帝退位的优待声明里提到了要优待前清皇室,要保护他们以及派兵守护皇陵,结果民国政府还这么做,彼时,溥仪的心中,怎能不恼怒、怎能不气愤,怎能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而清东陵也因为孙殿英“东陵盗宝”而“名闻天下”,这一事件轰动全国,甚至外媒也报道、关注此事,但收到孙殿英好处的各家,最终依靠手段将舆论压了下去,而孙殿英也并未收到太多牵连,反而是加官进爵,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

抗战期间,他被俘投敌,成为伪军。小日本投降后,又以“曲线救国”的“功臣”身份,担任先遣军总司令,最终在解放汤阴的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并在1947年死在了战犯收留所里,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结语

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它们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古代历史文化的遗产,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藏在这两座皇家陵寝中以及背后的故事,或许还有很多,它们在等待有缘人去挖掘、去探寻...

有哪些著名古人的墓是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且没挖开过的?

中华文明无间断地延续了五千年,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沉睡着很多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

而通过近现代的考古工作,已经陆续地发现了很多“帝王将相”所在的位置,并且加以保护。

而如果要说有哪些墓已经明确了墓主人,并且还没有进行发掘的,那就不胜枚举了,所以,没有办法一一地进行列举,所以,下面,我不妨来跟列位说几个墓葬比较集中的地方。

古长安城历经周、秦、汉、唐四朝,是个帝王将相陵墓云集之地

关于周朝的墓葬,在西安境内倒是发现了不少,但是,基本都是被盗掘之后或者在进“田野考古”考察的时候所发现的。

而由于这个朝代时间比较久远,加上史料不多且记载地不够详尽,因此,在西安境内并没有发现墓主人明确且没有进行发掘的墓葬。

而要说到秦朝,已经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所以,以此为线索,考古工作者们便开始在周边寻找“秦始皇”的陵墓,并且已经成功地寻找到了。

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断勘察,已经明确“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只是由于整个秦始皇陵面积巨大,再加上针对墓葬,国家目前的考古政策是“不主动发掘”,所以,针对这座巨大的“秦始皇陵”目前主要采取还是“保护”政策。

而要说到汉代的陵墓的话,应该说是扎堆在西安境内的,有一点像埃及的“帝王谷”一样,而针对西汉的陵墓有一个总的说法叫做“五陵”,位于西安市的西北方。

这里不仅包括: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和汉昭帝的平陵,还有这几位西汉皇帝在位之时一些重臣的墓葬, 也在这几个陵园之内。

目前,除了汉景帝刘启的阳陵由于周边进行工程建设而被部分的发掘之外,其他几位西汉帝王以及将相的墓葬,大部分已经明确了位置,但还没有进行发掘。

接下来就要说唐代的墓葬了,那就更加明显了,“乾陵”作为西安目前一个“网红级”的旅游打卡地,这里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安葬之所,但是,目前并没有进行发掘,而且,据说,王羲之的书发帖《兰亭集序》就在这座墓葬之中。

那在“乾陵”的周围便也是唐代帝陵和将相墓葬的集中地,比如说唐代宗的昭陵以及唐太宗时期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的墓葬。

而且,在乾隆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太子墓”和“公主墓”,也基本都是明确了墓主人,但没有进行发掘。

明代曾历迁都,南京和北京皆为都城,帝陵也南北二分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将都城定在了“南京”,所以,当朱元璋去世之后,便在南京城外建造了自己的陵墓,目前确切的位置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名为“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由于皇后马氏谥号为“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以“孝”治天下,故名为“孝陵”,同样,除了朱元璋和马皇后之外,“孝陵”当中也在葬有朱元璋时期的一些明朝重臣。

而且,“明孝陵”作为大明王朝的皇陵之首,代表了明朝初期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

等到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读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另一便是修建了闻名世界的皇家宫殿——“紫禁城”。

而在他之后,大明王朝的帝陵也随着“都城”的迁移来到了北京,因此形成了目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

这里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一共安葬了十三位明朝的皇帝,他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和明毅宗的思陵。

在“明十三陵”的陵墓当中,除了“明定陵”被发掘之外,其他的陵墓全都“安然无恙”的埋葬在如今首都的郊外。

其实除了明代的“帝陵”之外,必须提到的还有清代的“帝陵”,便是清东陵和清西陵,而这两处“帝陵”由于在民国军阀混战期间曾遭遇过孙殿英等军阀的疯狂盗掘,因此,保存状态并不是很好,很多的地方也由于之前的盗掘,国家的考古部门也不得不进行“抢救性发掘”。

不过,幸运的是,“明十三陵”在民国那个特殊的时期,并没有遭到盗掘,所以,便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历史上如何评价孙殿英?

孙殿英一生毁誉参半,当过土匪,当过军阀,做过国民党,残害过普通百姓,也为抗日做了贡献,可谓是传奇一生!三姓家奴,四马拒孙,真小人孙殿英,臭到极致自然香,居然混了个与吕布同量级的名声,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自古以来盗墓分为官盗和民盗两种,民盗多以个人为主,最多不过十几人通力合作,真正对我国古代墓葬的保存起到重大影响的是官盗。官盗的祖师爷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曾经为了扩充军饷而专门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寻找东汉以前的大墓,盗取其中的陪葬品。

但是在近代,有一人尽皆知的大盗墓贼,他的一生毁誉参半,刘伯承元帅也曾亲自关照过他,这个人就是民国军阀孙殿英。古有三姓家奴,现有四马拒孙。他的一生,回顾起来着实令人唏嘘。

孙殿英乳名叫做金贵,长大后取字魁元,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人,因为他在小时候出过天花,所以有个外号“孙大麻子”。孙殿英因为幼年丧父,无人管教,从小就喜欢打架斗殴,长大以后行走江湖,并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间组织庙道会,凭着过人的机灵逐渐混到庙道会的头目。

后来他投靠盘踞于安徽省亳州城的姜桂题部下,因为性格反复无常,而且不服管教,所以没过多久,他便带的部下反叛了姜桂题,带了三五百人流窜于山西河南河北之间。

1922年,他带着一批匪徒投入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从副官升任机关枪连连长。后来又升任营长,当了营长之后,孙殿英的匪性又逐渐显露了出来,他凭借着独立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另立山头,自立为王,因为当时正值北伐时期,各地军阀忙的混战,孙殿英也趁机崛起,在各处招兵买马,势力最大时,一度达到了数万人马,在晋察冀地区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军阀。

但是,如果孙殿英没有壮着胆子挖了慈禧与乾隆帝的陵墓,也许直至今日,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不会有人记住他。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说起这个马福田,和孙殿英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土匪出身,后来成为一代军阀,但是,马福田的势力却没有孙殿英大,也是该着他倒霉,孙殿英得知马福田的事迹之后,动了心思,他依靠着地理优势,快速的封锁了清东陵,又以运输粮草的名义从遵化县搞来了三十多辆马车,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计划盗墓行动。

清室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是满清入关后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的东西二陵,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时期是满清最鼎盛的时期,慈禧太后则是满清掌权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所以,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侈,里面放置了无数稀世珍宝。这两座陵墓,也成为了孙殿英盗墓的首要目标。

盗挖出来的金银珠宝,整整装了30多辆马车,这些财宝在孙殿英的主持下运往全国各种销赃。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孙殿英盗了清东陵的事很快就人尽皆知了,孙殿英一瞬间也被千夫所指,尤其以溥仪为首的满清遗老和八旗子弟对孙殿英的指责尤为厉害。

但是,孙殿英也不是普通人,毕竟从小就在小混混之间摸爬滚打,掌握了一套经营之道,他从自己盗来的宝物之中连夜挑选了一批精品,四处送礼,打点关系,乾隆的九龙宝剑被他送给了蒋介石和何应钦。

乾隆上朝时的108颗朝珠被他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被他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面最为珍贵的一颗夜明珠则被他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则被他一人送了一颗慈禧鞋子上的红宝石,阎锡山则得了他五十万两黄金,国民党的高层人物全部收了他的礼物,这一场风波算是摆平了。

解决完舆论事件之后,孙殿英用盗墓得来的钱才买了一大批美式军火,一时间,他的部队堪比正规王牌军队。

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又充分发挥了他的两面三刀的特性,他背叛了蒋介石,投靠了阎锡山和冯玉祥,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之后,孙殿英又投靠了张学良。

因为孙殿英名声太臭,以至于发生了“四马拒孙”战争,西北四路军阀都不愿孙殿英染指西北,联合起来对抗孙殿英。古有三姓家奴的吕布,现有四马拒孙的孙殿英,不得不说,冥国这么大乱世,真是一个英雄与狗熊辈出的年代。

虽然孙殿英为人不怎么样,但是起码还保留了民族骨气,在抗日战争期间,孙殿英在张学良的部下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配合阎锡山在山西阻击日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也阻止了日军继续西进的步伐,保护了我国大西北不被日军侵犯。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孙殿英又向蒋介石投诚,摇身一变,变为“国民党先遣军”,被改编为新编第四路军,追随蒋介石反革命反人民,打内战。

1947年春,解放军围攻河南汤阴,孙殿英被俘,共产党念及其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对他做了宽大处理,刘伯承元帅还亲自为他配了一名卫士,然而,孙殿英长期吸食大烟,换了严重的烟后痢,被俘后没过几个月就去世了。

在弥留之际,他忏悔说:“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共产党。共产党宽宏大量,不计怨仇,比蒋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武则天墓为何从未被盗?

陕西乾县梁山上,七个身穿军服的人正在半山腰一处洞口埋放大量的黑火药。

随着一声惊天的巨响,只见被炸坏处突然一团黑烟升起,本来晴朗的天空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刚跑出不远的7名军人瞬间被这股狂风卷入半空中,在空中盘旋了几个大圈后,被重重地抛在了远离洞口10多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个士兵被摔得口吐鲜血,当场就没了呼吸。

本来好好的一次盗墓行动,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现场参与的官兵无人不在心中嘀咕:“这也太邪门了,盗个墓门都没进去就死了这么多人。”

由于死了人,再加上发生这么邪门的事,让众人放下了心中的贪念,毕竟挣钱也得有命花才是硬道理,于是在带头长官的命令下鸣金收兵。

临撤离前,带头的长官居然命令手下士兵买来水果和馒头等祭品放在陵墓前,给墓中安眠的人赔罪!

这个带头长官就是国民时期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的孙连仲。

而他盗的这个陵墓主人同样也是大名鼎鼎,她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生前风光无限,死后的陵墓也是让众多皇帝望尘莫及。

1200年之中,觊觎乾陵宝藏的盗墓贼数不胜数,在他们不断错误方向的努力下,被挖了差不多一半的梁山对武则天依旧是不抛弃不放弃。

历代帝王的陵墓都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记载,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做到了有始有终?究竟乾陵里面有什么秘呢?

下面我就来一起看看这充满神秘色彩的陵墓。

事儿还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修建的时候,正是大唐盛世之时,修建时间长达二十三年,这期间花费的银两和人力都是天文数字。

唐太宗李世民看尽了历代君王陵墓被盗的惨状,也从中吸取到了惨痛的教训,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眠地下,他别出心裁地开创了依山为陵的先例。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为了遵循爱人的遗愿,下令让袁天罡和李淳风为皇帝选址一处能够长眠的风水宝地。

二人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游走,终于选定了地址回来和武则天汇报,一问之下不仅让人啧啧称奇,二人所选之处居然都是梁山。

武则天一听之后觉得此事有点意思,于是玉鸾亲驾跑到了梁山上,就想看看二人所选之处到底有何不同。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到了地方后,将地面上的土挖开,赫然看见一枚铁钉正好钉在了一枚铜钱的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奇。

顿时只见梁山从一座名不经传的小山变成了一个潜力股,武则天也将乾陵的位置定在的梁山上。

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兄弟亲自主持设计,结合了当时朝代能够集结的能工巧匠,将盛唐时期的整个皇宫缩小放进了陵墓之中,可以说是当时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最高产物。

经后来考古学家们估计,乾陵中的陪葬品保守说只要接近800吨,除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让世人为止疯狂的兰亭序真迹也应就在其中。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像大海中的明灯一样,吸引着众多职业盗墓者的光临。

可以说从武则天埋进乾陵的那一刻起,梁山就像是大海中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从来就没有安宁过。

封疆大吏、土匪、军阀,甚至是农民起义军,但凡有把铁锹的人都纷纷抄起家伙事,尝试在梁山上一展拳脚。

乾陵迎来的第一个客人就是卖盐起家的黄巢,他率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后,烧杀抢掠的事全都玩了一遍后发现自己居然没事干了。

这时看他闲得难受,身边就有人提醒他说武则天的乾陵入口可能在梁山的西侧。

土匪出身的黄巢知道了这个消息那是大喜,立即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开始发掘。

让人搞笑的是,乾陵建造的方向是坐北朝南,黄巢傻了吧唧地从西边开始,挖错了方向,在多番挖掘后也不得其法,只能心有不甘的放弃了。

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盗墓贼有没有文化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方向感,最起码要能分清东南西北。

乾陵迎来的第二个客人就是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天生就是盗墓贼转世,不断地给唐朝皇帝找麻烦,让他们死后也不能安宁。

在准备挖掘乾陵之前,温韬已经挖掘了十七座唐皇陵,唯一一个还没有挖的也就剩下乾陵了。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也总是打脸的。

温韬这么一个盗墓高手,在动用的大量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就直接开干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每次他的盗墓队伍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共上山三次,每次一上山就是雷雨交加,风声大作,别说挖墓了,路都看不清。

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只要他们一下山,天空中立刻就多云转晴,比天气预报还灵。

一番操作下来让温韬满脸的懵逼,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终他还是没有勇气继续挖下去,遂死绝了念头,乾陵逃过了第二劫。

最危险的是第三次,就是文中开头的孙连仲所挖,鬼使神差的意外让他也不得不放弃了念头,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了最后一次。

直到建国后的一次偶然机会,上山伐木的几个农民无意间发现了乾陵的墓道,这才让乾陵退下了神秘的面纱。

1960年陕西省成立专门负责发掘乾陵的部门,在随后开掘中发现乾陵地宫内部的石阶共39层。

每层的石条约410块,39层约有石条8000块,石条与石条之间用铁杆固定,并在连接处注入大量的锡铁汁,硬度堪比现在的钢筋混凝土。

别说是用炸药炸了,就算是用现在的大炮轰,恐怕没有个千八百发也打不开乾陵的大门。

而且通过被炸开的大门处可以发现,除了石阶和石条的结构以外,还有专门为了对付盗墓贼设计的拐钉结构石门。

该结构不仅能够让修建皇陵的人活着出去,还能有效地防止盗墓者进入,想进去是难如登天的。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乾陵从未被盗并不是因为没有人觊觎其中的财宝,而是乾陵一方面有着玄学色彩的神力加持,另一方面有着极高的科技支撑,这才是乾陵千年不倒的真正缘由所在。

武则天是一个善用时间证明一切的女人,她先是用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此后又花了1200多年时间,向世人证明了她的智慧和眼光。

可以说武则天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

对于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的身前生后事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

有没有关于当铺的电视剧推荐?

居然被这部关于当铺的神剧刷屏了

《第8号当铺》简介

从来不追剧的我好奇心使然,了解了下这部神剧。

故事开始于一个流传千百年的传说,相传只要找到第8号当铺,无论任何需求,都能够如愿以偿,但必须付出等值的代价。第8号当铺其实是黑暗世界的主宰─黑影的阴谋。黑影利用人类无尽的贪婪和欲望,引诱人们前来交易,最终是想收取人类的灵魂,达成控制世界的目的。当铺老板由黑影亲自挑选,一旦成为当铺老板,除了可以预知未来和长生不死,更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绝不能动的便是当铺里客人的典当物。

网友热追

就是这样一部表面看起来挺魔性的电视剧,居然连拍了3部,共116集之多,而且追剧的剧友还在百度贴吧对该剧进行热烈的讨论,光是关于该剧的帖子就有35万篇之多。

这些帖子中有扒该剧编年史的

有扒剧中感人对白的

有扒女主造型的

看了朋友圈的推荐和贴吧网友的推荐,据说这部神剧里的当铺什么都可以拿来当,眼睛、四肢、甚至连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确实挺开脑洞,如果大家有闲暇,倒是可以用来消磨下时间,也顺便了解下当铺的运作。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