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记2出招表,游戏明星大乱斗50大招怎么放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三国战记2出招表,游戏明星大乱斗50大招怎么放?

1.大招出招表:WU /I /O /A/ S /DJ/ K /L ;

2.大招出招表: ↑/ 4 /5 /6 /←↓/→/1/ 2 /333;游戏明星大乱斗5.0详细技能操作:;

1.:WASD键控制移动,U抓人/扔武器,I防御,O气功,P攻击/拾取,数字1胜利姿势。;

出招表:W/S/A/D+O 特技,W/S/A/D+P 特技。按U抓住对手再按W/A/S/D进行攻击。

2:方向键控制移动,小键盘5抓人/扔武器,1防御,2气功,3攻击/拾取,4胜利姿势,0暂停。;

出招表:↑/↓←/→+2 特技,↑/↓←/→+3 特技。按5抓人再按↑/↓←/→进行攻击。

FC忍者神龟对打出招表?

1、雷欧纳得(龟一):前下脚(旋风踢);

2、拉菲尔(龟二):后蓄力前手(超级头锤);

3、米开朗其罗(龟三):下蓄力前手或脚(飞踢);

4、达芬奇(龟四);下蓄力上脚(超级翻转踢);

5、卡西(面具):下蓄力上手(棍斩),前下(蓄力少许),手(死亡旋风);

6、霍华德(龙):下前脚(火炎喷射),跳起下手(魔龙大压杀);

7、斯雷德:前下手(灭绝火焰),快速按手(或是直接按连发)(撕裂的欲望);

四只龟的通用技:奔跑中拳或脚,可冲刺攻击,与投技连用的话会有不错的效果。

资料扩展

《FC忍者神龟》游戏历史

1989年5月12日《忍者神龟》发售。

1989年推出的FC同名游戏《忍者神龟》(日文原名《激亀忍者伝》),以1987年版《忍者神龟》电视动画为剧情蓝本。

于1989年初登场,日版名为《激龟忍者传》,1987年任天堂的《塞尔达传说2:林克的冒险》发售后, 市面涌现了大批跟风横版ARPG游戏, 其中包括KONAMI的《月风魔传》和《KONAMI世界》,本作的系统可以明显看到这两款游戏的影子。

街霸2美特脚刀怎么用?

古烈(英文名Guile,日文写作ガイル)。中文可翻译为盖尔、盖勒、盖鲁、瑞安等,国内流传较广的翻译“古烈”,地方还常用“大兵” “特种兵”称号。

街霸2古烈的出招表:

音速手刀 : ←集气→ + P

倒旋踢(脚刀) : ↓集气↑ + K

空中和对方近身还可以空摔

虽然古烈在游戏中招数不多,但可以打出华丽连招。

有什么特别好玩儿的单机游戏吗?

《上古卷轴5:天际》上古卷轴系列是3D沙盒游戏的鼻祖,同时游戏性与画面在同时代中都是毫无疑问的佼佼者。而第五部更是如此。《天际》的世界观和剧情脱胎于克苏鲁文化,因此相当宏大和震撼。而自由度更是高的可怕,玩家不仅可以随意在游戏世界中畅游,无论是探索远离人烟的远古坟墓,还是在大城市里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没有任何限制,同时游戏没有职业一说,支持自由加点,比如玩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打造出一手长剑一手魔法的魔剑士。2《质量效应1-3》 质量效应系列为科幻向第三人称设计的RPG游戏。游戏就是围绕着指挥官薛帕德在外星球展开的故事。玩家通过操控指挥官薛帕德做出楷模或者叛逆的抉择来打造自己的星际英雄。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探索外星球,与形形色色的外星人接触或者作战。3《战地1》 《战地》是EA DICE开发的军事题材射击游戏系列。游戏画面,剧情和设定都十分出彩。与《使命召唤》系列相爱相杀。所有战地系列的游戏作品都有多元化的载具,可以分为陆海空三类。游戏地图上,载具的数量足够一半以上的玩家使用。无论是突击车还是坦克,甚至是飞机,玩家都可以在本系列游戏中尽情体验。4

《巫师3》

《巫师3:狂猎》是由CD Projekt RED制作的一款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这款沙盒游戏,游戏容量近50G,游戏元素多到爆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开发商完全没有设置防盗版系统。因为他们不喜欢防盗版设置,认为它会影响游戏体验,而且让更多的人玩到优秀的游戏也是他们的初衷。同时这群开发商还免费更新DLC。

5

《刺客信条:艾吉奥三部曲》

三部曲由《刺客信条2》《刺客信条:兄弟会》《刺客信条:启示录》组成,是三部动作潜行类游戏。

刺客信条是育碧的吸金经典大作,刺客信条无论是游戏元素,还是世界观设定,都十分新颖并且引人入胜,而艾吉奥三部曲,更是将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尊定了《刺客信条》系列在游戏史上的地位。

6

《生化奇兵:无限》

《生化奇兵:无限》是一部文艺气质十足的游戏,在画面和剧情上都非常的有野心,还留给了游戏世界一个美丽的伊丽莎白,不可否认《无限》的剧情极其的复杂和恢弘充满了隐喻和反思,平行世界,量子理论,乌托邦等元素的使用充满亮点,音乐与画面设计出众,独特的奇幻与科幻叙事结构结合,虽然使完整理解故事拼图成为问题,但抹除不了整个游戏的优秀,本作还出人意料的将系列前两作包容了进去,最后的悲剧结尾也让整个故事显得更耐人寻味。

有人玩过侍魂这款3D游戏吗?

谢邀

刚好前阵子笔者买了这款游戏,下面分享一下测评心得:

选人界面

简洁明了的系统菜单

游戏主菜单共有:绘草纸、公告栏、杀阵、道场、剧情、死斗、修行和选项共8个选项。其中可以游玩的有杀阵(离线对战)、道场(线上对战)、剧情(故事模式)、死斗(离线使用机器学习的AI)共4个模式。这些都是格斗游戏中比较常见的模式或者规则玩法,本质上都是对战,区别在于对手是真人还是电脑,对手是固定还是随机,对手的难度是简单还是困难。非游玩模式都是展示数据与设置相关,这里也无需多言。

主菜单

主菜单

光鲜亮丽的画面场景

《侍魂晓》虽然使用了3D角色,但仍然是一款传统的2D横版格斗游戏。水墨风格偏向写实的画面搭配炫酷的特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局内的HUD(Heads-up Display,理解为画面中的显示元素即可)只有最基本血槽、时间、角色名称、怒气槽,分数等基本元素,没有一丝冗余,十分精简。

画面

鉴于市面上的格斗游戏种类较多,这里为读者朋友们简单的科普一下。通常我们看到的经典的《拳皇》系列(不包括kof14)和《街霸》系列,其中角色和场景都是2D的,因此属于2D横版格斗;像《铁拳》系列、《死或生》系列、《灵魂能力》系列等因角色和场景都是3D,特征是人物可以向屏幕内侧和外侧进行空间移动,因此这类被称之为3D格斗;还有一类常见的是诸如《火影忍者究极风暴》系列、《龙珠电光火石》系列等完全在3D空间内的格斗,不再是隶属于横版格斗的范畴。

2D横版格斗

3D格斗(主要还是横版)

3D空间格斗

极度精简的操作指令

格斗游戏是一类看着容易玩着难的游戏。这里的难并不是指上手困难,恰恰相反的是格斗游戏没有其他类型游戏丰富的玩法规则,只拥有最基本的打斗,反而是最容易入门的一类游戏。在规则与按键十分有限的前提下,为了增加游戏的深度,通常都会引入“按键组合”这一概念来丰富格斗游戏的攻击方式。而出招表就是记录按键组合的一个列表。相信不少玩家都对密密麻麻的出招表望而却步,但这一点在《侍魂晓》里面却丝毫不用担心。

《死或生6》霞的出招表

《侍魂晓》的招式系统相比于其他格斗游戏而言,非常的简单,甚至可以称之为单一。游戏共有特殊技、必杀技、弹飞武器必杀、秘奥义4类招式。其中弹飞武器必杀和秘奥义的输入指令是全部16个角色完全相同的,每个角色有且仅有一个弹飞武器必杀和秘奥义。绝大多数格斗游戏中,不同角色的招式指令都不一样,偶尔会有几个角色的某些招式指令与其他角色的某些招式指令相同或者相似。但像《侍魂晓》这种完全一致的情况,无论是门外汉还是老师傅,只要记住一个角色的弹飞武器必杀和秘奥义的指令,就相当于掌握了这款游戏所有角色的弹飞武器必杀和秘奥义的指令,学习成本非常低,可以算得上是非常照顾玩家了。

输入指令完全相同

输入指令完全相同

剩下两类招式的其中一种是特殊技,只有某些角色才会有,并且输入指令也并不复杂。所以这款游戏需要“死记硬背”下功夫的地方就只剩下不同角色的必杀技指令了。

特殊技较为简单

既然上面三类招式的指令都如此简单了,必杀技指令自然也不会刁难玩家。像霸王丸、娜可露露的必杀技数量都算是较多的了,有些角色如橘右京仅有4个必杀技。那么输入起来复杂么?不,完全不复杂。为了更容易解释指令,这里先介绍一下格斗中方向输入的术语(业界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字母型,一类是数字型。本文使用容易理解的数字型作为说明)

方向与数字代号

方向指令的8个方向分别对应上图8个方向的数字编号,什么都不输入为记作数字5。拿耳熟能详的升龙拳指令举例,“下·前·下前”的指令就可以记作“263”,而波动拳的“下·下前·前”的指令同理可记作“236”。我们回过头来看《侍魂晓》中的指令,基本上都是以最基本的3个方向组合的“236”或者“263”,换个对称方向也不过是“214”或者“241”而已。这4个方向指令再分别与轻拳、中拳、重拳、脚排列组合一下,一个角色的必杀技指令基本就掌握完全了。至于一个必杀技之后的追加技也只是涉及出招时机的问题,像绿色标志的空手状态与黄色字体的怒气状态都属于角色状态的问题,技术难点都不在于招式本身。

必杀技

必杀技

独一无二的刀剑特色

不同于其他格斗游戏,《侍魂》系列属于刀剑系的格斗。拼刀、弹刀、空手接白刃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种特色。本作的打击感和画面表现力可以说是较为优秀,刀刀见血,拳拳到肉。部分角色的招式在一局结束时还会触发断肢功能,但这种断肢表现只是点到为止,并不会像《真人快打》系列那样残忍到会令部分人感到不适。

拼刀

本作还有一个可以逆转局势的特色系统,称之为一闪。这个以自爆掉怒气槽为代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换取一个强有力的横向突进攻击。一旦成功便会进入黑白画面,立绘演出魄力十足。不过所有角色的一闪输入指令都完全相同,攻击判断也相同,唯一不同的也就是这个立绘演出了。

一闪

或许是因为游戏的设定是真实刀剑系的缘故,《侍魂》系列的攻击力普遍要高于其他格斗游戏。在格斗圈里通常将角色的整条血量分为十份,每一份称之为“一割”。想必很多玩过《拳皇2002》的玩家对“五气十割”这个词并不陌生,它的意思是指角色使用五个怒气在连段中直接将对手从满血打到空血。在《侍魂晓》中普通的一个重拳差不多就能打掉两割不到,相当于6左右下就能结束一局,战斗速战速决,紧张刺激。

攻击伤害高

强调博弈的战斗内核

格斗游戏的第一目标就是打倒对手,如何打出高伤害显然是最重要的课题。通常具有高伤害的单个招式往往不容易命中,这也是为了保证不破坏游戏的招式平衡。因此多个招式组成的连段往往是各个格斗游戏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侍魂晓》的攻击力基础就比较高,为了避免出现一套连招送走对手的情况,大多数攻击都会使双方产生较大的硬直或者强制拉开距离,只有很少的招式可以组合形成连段攻击(最简单的就是平A接必杀技)。《侍魂晓》并不像《铁拳》那样支持浮空连击,基本上对方一旦双脚离地(被动),受击就关闭了,啥(伤害)都上不去了。

想要玩好格斗游戏,一方面需要扎实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有敏锐的意识。那么这款格斗游戏的战斗核心在哪?从出招表的简化方面来看,这款游戏强调的是意识自然是一目了然。预判对方攻击、立回控制距离、小招摸奖试探、暴气进行威慑,翻滚起身二择等等这些都是在战术层面上(专业名词过多,就不一一解释了),相比于需要多年日积月累形式肌肉记忆的技术而言,这无疑也是降低了游戏的门槛,能够让多数玩家快速地感受到格斗游戏的乐趣。这里并不是说其他格斗游戏没有这些战术层面的深度,只是《侍魂晓》放弃了技术层面的深度,只剩下在战术层面做文章。

体会与感受

就个人而言《侍魂晓》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格斗游戏,并不十分合我胃口。尽管角色性能各不相同,但是在招式方面的过度简化使得我觉得深度有些不够,研究的动力稍微少了一些。一些系统界面交互相关的设计并不是很好,诸如文字大小、操作不便、显示对象不够突出等等,不过这些都不涉及到游戏游玩,也无伤大雅。不过载入时间过长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恼人。还有一个是角色在版边跳跃重拳的时候,武器超出视野,攻击会无效并且人物会强行拉回的问题,个人觉得应该是两个角色的碰撞体发生碰撞引发的问题。这个给我的体验同样很不好,尤其是对于喜欢在版边压制的玩家而言,不知道官方日后是否会修复这个问题。以上就是我对《侍魂晓》的试玩感受,简单的分析了下优缺点,喜欢的朋友们不妨试一试哦。

感谢阅读,我是AGamer,喜欢我的话不妨加个关注哦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