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梦幻诛仙2寻访任务,十二金仙哪一个最厉害?
要想搞清楚封神里的十二金仙哪个最厉害,你得先知道十二金仙都有谁,他们都有哪些战绩。
我是老白,为您解答。
封神里的十二金仙,是玉虚昆仑山元始天尊的十二个出色的弟子。
这一十二个弟子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这里需要注意,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不假,但元始天尊可并不只有这十二个弟子,我们随便就能说出几个,比如南极仙翁,比如云中子,比如燃灯道人,比如姜子牙。他们都是元始天尊的得意门生,但不属于十二金仙之内。
这里,我们紧扣题目,只说十二金仙。
广成子。
广成子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网上号称圣母杀手:破金光阵打死了金光圣母;破佳梦关打死了火灵圣母:碧游宫将龟灵圣母打回了原形。
可不要以为广成子专捡圣母打,此圣战斗力惊人,在桃花岭曾打退闻太师,在诛仙阵用番天印打倒了多宝道人。
不过他的败绩和胜绩一样亮眼,九曲黄河阵中,敌不过手拿番天印的他的弟子殷郊,也曾败于赵公明与三霄之手。
赤精子。
赤精子右手戮仙剑,左手阴阳镜,三战落魂阵,击杀姚天君。可惜和他师兄广成子一样,顺风浪,逆风衰。一样败于手持阴阳镜的弟子殷洪之手,也曾败于赵公明和三霄。按帐面上的胜率,他还比不上广成子。
黄龙真人。
在封神里,黄龙真人虽然不是主角,但是有主角光环护体,仅次于姜子牙。此圣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徒弟,争公好义,但是法力不行。前期还得靠杨戬和哪吒救他,后来还被师父元始天尊挽救了一把,可谓威风扫地。
这样的菜鸟居然也挺到了封神的最后,实属不易。
惧留孙。
惧留孙是元始天尊第四弟子,是佛教过去七佛之一,和燃灯古佛同辈。他的徒弟就是能土循的土行孙。
此圣的战绩不错,破了地烈阵,擒拿了赵江,佳梦关擒过申公豹,汜水关曾两擒余元。
更难得的是,徒弟土行孙浪到飞起的时候,他出手把徒弟收伏了。这一点比广成子和赤精子好多了,广赤二人对徒弟没有保留,都曾被徒弟收拾过。这一点,惧留孙厉害多了。
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第五位徒弟,他的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哪吒三太子。
不要看太乙真人的名字仙风道骨,其实此圣骨胳清奇,三观爆裂,极度护短。
别的师父是害怕徒弟找事,太乙真人是撺掇徒弟打事,可以说哪吒闯下的祸事,有一多半都跟他的撺掇有关。有一点好,就是徒弟闯了祸,太乙这个师父那是真出头,曾出手杀掉了石矶娘娘。
看过封神你就知道,石矶虽是个反派,但从始至终真不怨人家。碰到太乙真人和哪吒这一对师徒,死得太冤枉。
灵宝大法师。
灵宝是元始天尊的第六位弟子,此圣存在感较弱,没有徒弟,也没有门人,也没有啥拿得出手的战绩,但是可不要小看他。
灵宝大法师就是后来的灵宝天尊。
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并列的,道教至高神“三清”之一。
文殊广法天尊。
文殊是元始天尊的第七位弟子,后来由佛入道,即是佛教的文殊师利菩萨。他的徒弟是金吒。
他的坐骑青狮,在西游记里搞三搞四,没少出幺蛾子。
文殊广法天尊的战力不容忽视,他曾大破天绝阵,杀死秦天君,曾设计擒拿了马元,破了太极阵,收了虯首仙,决战万仙阵时,和普贤、慈航联手打平了金灵圣母。
普贤真人。
普贤真人是元始天尊的第八位弟子,由佛入道,即是佛教的普贤菩萨。他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他的徒弟是木吒。
他的坐骑六牙白象是西游记里狮驼岭三妖之一。
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是元始天尊第九位弟子,后来由佛入道,成了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普度慈航。慈航道人在封神里没有徒弟。
他的坐骑是金毛吼,他化身无数,雌雄莫辩,他在南海养的宠物金鱼在西游里下界为妖,成了通天河的灵感大王。
此圣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曾破风吼阵,杀了董天君;大战菡芝仙,破了风袋;破了四象阵,收了金光仙;和文殊、普贤联手打平了金灵圣母。
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是元始天尊第十位徒弟。
此圣实力普通,没有啥拿得出手的战绩,但挡不住他收了个牛比的徒弟。他的徒弟就是“清源妙道真君”杨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神。
在封神里,杨戬是妥妥的男主之一,且实力超群,玉鼎这个徒弟战斗力不在十二金仙之下。
道行天尊。
道行天尊是元始天尊的第十一个弟子,此圣在封神里没有明确的战绩。
道行天尊有三个徒弟,韩毒龙、薛恶虎、韦护。
徒弟们名字都挺拉风,实力也可以,就是运气太差了点,前两个被燃灯派往十绝阵送了命。从第三个徒弟韦护战场上强悍的战斗力来看,道行天尊应该是有些本事的。
另外,后来元始天尊曾派他去取绝仙剑,可见元始对他的实力还是比较认可。
清虚道德真君。
此圣是元始天尊的第十二个弟子,他的徒弟有黄天化和杨任,实力都非常惊人。
清虚曾使用混元幡帮助黄飞虎躲避闻太师的追杀。破红水阵时杀了王变。
此圣法宝多多,有混元幡、五火七禽扇、莫邪宝剑、攒心钉、春风白玉篮等,另外还养有两只神兽,是十二金仙里实力靠前的人物。
那么回到问题,十二金仙谁最厉害呢?
老白以为,纸面上综全实力比拼,个人认为广成子能排第一。但是实战的话,我觉得慈航真人最厉害。
大家以为呢?
有哪些能让你彻夜不眠读的经典小说?
经典神作必看遮天
《遮天》,是辰东写的一部大型仙侠网络小说。故事从主角叶凡大学毕业后的同学聚会开始在泰山遇到了九龙拉棺,离开地球到达北斗星域,落入荒古禁地吃圣果,进入修仙门派,发现自己是荒古圣体以后,经历种种,斗圣地,战太古生物,横扫成仙路,重建天庭,证道成帝,而后与无始帝、狠人大帝等人一举率众成仙的故事。
那么,有哪些亮点足以让《遮天》成为修仙经典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这部小说场面很宏大,自从叶凡能够穿越星际之后,各种战斗场面越来越宏大,当然这是因为实力提升遇到的对手也越强。像《大主宰》《斗罗大陆》,《诛仙》等这些小说,虽然场面也很大,但像《遮天》这种描述在太空中的大战相比还是差很多的。这也是一个突出的优点。
《遮天》除了主角叶凡,我们一想到遮天还能想到很多人,这些配角都描述的很好,不像很多小说,配角都忘了叫啥。而《遮天》里面的老疯子,无始大帝,历经多世的狠人大帝,猴子,华云飞,正日“无量他妈个天尊”的段德道士,无利不往的黑皇等等,这些人物都很有个性,让人看到名字就想到他的故事。
一朵相似的花,终究不是那个人,
一念魔,一念佛。每一位古皇,大帝。都是一个传奇。逆天斩仙,夺运成道。这何尝不是华夏人心中被埋藏的执念。西方神魔,重血脉,修信仰,顺天而行。唯有华夏人,逆天夺运,敢于与天争,唯信己道,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报复,唯有寄神于书来证己道,然而一花一世界,或许你我也只不过是他人书中的一人罢。
如:在黑暗动乱的时候,赶往战场的那十几位无名准帝,虽然并未真正的尽力,但曾经无畏与努力过!
古:有天庭第一神将川英,以准帝之身,镇压地府百年,在叶凡成道时,挡住了地府的古代至尊,虽然逝去,但英姿盖世
惜:人族盖世天骄盖九幽,可惜生不逢时,青帝成道在前,断了他的路,黑暗动乱时,那
句:‘谁敢与我一战’至今仍回想在耳边,纵然悲壮落幕,但那光辉亦还在!
唯:狠人大帝是因为哥哥被人带走,身死之后才开始修练的,她根基并不行,却生生修成一代绝世大帝,她以躯为罐,以头为盖,将自己练成绝世帝兵,纵观叶凡一生,不管九龙棺接引,还是入得几多次荒古禁地,又或许叶凡得手万物母气,都有她的影子,叶凡的成长,她和姜神王付出最多!
苦:字一言说的十号就是荒天帝,一人独断万古,等着后来能与他并肩作战的人,叶凡、狠人无始这三位就是他要等的人,遮天里他们仁是红尘仙,与完美里的荒还有一点差距,荒一人独断万古,挡住了未知的大敌,似乎是去了一个未知空间,所有他的一切痕迹都消失了,为的给后世崛起的时间。圣墟至今没看,不知道圣墟是不是遮天和完美的续梦
然:白衣神王,恒宇大帝,姬子,妖皇雪月清,可谓千古幽关一但开,天罡地煞出泉台。自古无事生有事,本是消灾却惹灾,遮天给我的回忆太多情景回眸。
安妙依,来世,信则有,不信则无,岁月悠悠,世间终会出现两朵相同的花,千百年的回眸,一花凋零,一花绽。
超尘脱俗、飘逸出尘的华云飞、摇光,注定的命运,无奈而无法解脱的人生。
虚空大帝,一生不弱于人,一生都在平黑暗动乱,最终血染星空,半面残镜葬虚空。
绝代神王姜太虚,神城激战,抱着冰冷的红颜一个人孤独的远去,瑶池万族大会再归来,震慑万族,白衣染血,绝世琴音动天
无始大帝,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
狠人大帝,不为成仙,只为在这红尘中等你回来
还有萌萌的小松鼠,可爱的小囡囡,贪婪的黑皇,无耻的段德,也有小酒窝呈现、小虎牙闪亮的姬紫月…
太多了,老疯子,人魔,以及大喊着谁敢与我战的盖九幽,在生命最后的刹那,于极尽辉煌中落幕。
世界上总有一朵相似的花,在红尘中开放。我不为成仙,只为在这红尘等你归来“二十余万年前威震寰宇的女帝,一位强势的女帝,古来号称绝艳第一。她可以斩星辰、摘日月杀遍人间,世上独尊,为古来最不可琢磨的女子,一个狠字震动万古。——她没有天赋,不能修行,但是却逆破天地,成为天帝,辉煌压古今,成为传奇。她,一直在红尘中渡过。”
后来,羽化神朝的人来到了这里,将少年当作奇才,带走了他,对小女孩的资质却摇头不已,任她哭喊,强行带走了少年。小女孩大哭,跑掉了破烂的小鞋子,少年苦苦哀求,那群人中终于答应,可让她去送行。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处五色祭坛前,少年与一群人以及不少年轻的奇才登上,将要远行,任小女孩哭喊,却再也不能靠近了。临去前,少年带走了鬼脸面具,留下了指环用力冲她挥动,最终消失在五色祭坛上。剩下小女孩一个人伤心大哭,跌倒在地上,小手满是血迹。最后少年终究没能逃脱宿命,喋血陨落在昆仑山仙池旁。后来,狠人大帝在成仙地建了少年的坟,之后更是一手断送了昆仑山孕育的成仙的希望。坟墓中,见到数十块碎片,拼凑成一个鬼脸面具,相伴在一片血衣前。“我只是放心不下妹妹…”在那坟墓中,自那碎掉的鬼脸面具,竟有这样一缕微弱的声音传出,带着遗憾,带着不甘,带着哀求,像是跨越千古而来。昆仑山成仙地的一处断崖上有一块血衣,被混沌守护,二十几万年过去了依然不朽,在断崖上浮,旁边立有一碑,熠熠生辉。据传是狠人大帝抬手斩落天上星辰,于此炼了一块碑。血衣上有一行字,简短而仓促:“我要死了……可妹妹怎么办啊?”在万座龙首峰前,还有片安全的区域,一块巨大的山石上有数十个拳头大的星辰嵌在当中,生出柔和的光辉。山石上刻有字迹:“我要死了,谁…能帮我照顾妹妹?”刻书的人似乎生命力枯竭,刻痕潦草粗糙,有的地方很模糊,有一种绝望与心事未了的情绪。星辰轮转,一个画面出现,像是历史的回放,被星辰之力再现与人世间。这道模糊的身影向旁边的人哀求,若是能回到星空的另一端,请他们一定不要忘记,帮他养大妹妹。狠人证道后寻到了这里,以惊艳万古的大神通还原了昔年的一幕,此情此景肯定让她肝肠寸断。最终,她摘星捉月炼化一小片星域守护这最后的话语与思念,将这块巨石永远的留下,与世同存不朽。
这本书让我流泪很多,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千七百章左右关于闯帝路的那段剧情。
还记得一篇名为一花凋零一花绽放的章节
“来世,信则有,不信则无,岁月悠悠,世间终会出现两朵相同的'花’,千百年的回眸,一‘花凋零,一‘花’绽放。
“我们是别人故事里的殇,如那凋落的叶,随风飘零,找不到方向。大帝路上,有我们的足迹,却不在天堂,只是那一抹凄艳’的红,诉说着血的哀凉。马踏星空,伟岸的身,惊艳的战,射下神月,打破万古神话,筑一曲帝路辉煌,成为绝唱那是别人的荣光。彷徨,迷惘,我们在何方,挣扎,寻访,帝路上一堆白骨注释了我们的凄凉。
将功成万骨枯,帝路摧毁了多少天骄的骄傲,他们曾经是一个家族一个门派的巅峰曾经屹立于一域之巅。但是在帝路,最不缺的便是天才,他们的骄傲在这里不值一提。
这是一部衡一个人的人生的一本记录
很感叹,每次完本一本小说都会感到若有所失,遮天算是我看过的最长小说之一,包含了太多人间百态,虽然说很多东西都是在杀戮诠释,并不同其他作品般以完全的完美为结局,一句敢问上天是否有仙悲彻人心。
尽管最终步入仙域,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结尾,小松的意识似乎并未回归,人间界的许多还未妥善终结,总是让人觉得失去了什么,所幸的是也有很多本该已经失去的东西依然还在至少小松还没有死并且帝位回归后记忆会回来,至少安妙依在长生路上回来了,至少朋友们兄弟们天庭的老将们都在,至少最后我看到了叶凡妻女,没有遗憾没有遗漏。
整部作品,真的贯彻了人生的很多东西,每个人的人性都做得很好,还是那句话,结尾总让人觉得若有所失,但细想,却又回味,人生本不止大喜,这也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吧。
我想,我应该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再会去看其他作品,
最起码叶凡及其身边的人,都活生生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至少我宁愿去相信现实中真的有那么一群人。
也许一部好的作品总会留些遗憾吧
仅管我并不希望大结局仅此而已
金箍棒整个龙宫只有一根?
开门见山,《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一节中,这六耳猕猴所用的可真不是金箍棒,而是叫做随心铁杆兵,跟美猴王孙悟空用的如意金箍棒并不是同一件东西,而且,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也是两只不同的猴子;当然,这两个神奇的棒子确实跟东海龙宫有着扯不清说不明的关系。
为什么长公子你要说真假美猴王是地道的两只猴子,各自所用的兵器也是不同两根呢?他们又跟东海龙宫有着怎样的不为人所知的关系呢?亲,你可别小看了这两根棒子,这搅动起来可真是“周天寒彻,人或为鱼鳖”,何况是两根棍子一起抡。美猴王作为吴承恩《西游记》中绝对的第一主角,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就是这样一个大闹天宫的刺头,竟然能够得到诸多顶格大神们的眷顾和照应,连天庭大领导玉帝都要恭让三分,还必须要保全他,最后叫他成佛成圣,实在令人费解啊!
真假美猴王,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是抡棒子的妖猴,模样神通也几乎一模一样,结果却是一个成为了斗战胜佛,而另一个则被活活打死,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各自使用的棒子是完全不同的——来自于完全不同的锻造者,如意金箍棒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而随心铁杆兵则是菩提祖师后来仿造的。真假美猴王之争,以及所谓取经路,实在都是《西游记》里面各种大佬们的颜面之争啊!
一根小小的棒子,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上面两位顶格大佬,而且直接关系到天庭玉帝和西天如来,其他各种游离的神仙们也各有不同立场。亲,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齐天大圣和六耳猕猴神奇的棒子。
第一、此猴非彼猴:真假美猴王是两只完全不同的猴子。
什么?真假美猴王不都是同一只猴子吗?所谓心魔,六耳猕猴不就是美猴王孙悟空那颗撕裂的心吗?善恶一念之间,也是,也不是,亲,真正能照见自己的,那个绝佳人选肯定不是他自己啊!唐王李世民拿魏征来做铜镜,不正是这样的吗?没错,李世民不是魏征,但是呢,能够照见自己。所以说,美猴王是不能拿自己来照见心魔的,这个理论可以休矣!
为什么说美猴王和六耳猕猴不可能是同一只猴子呢?亲,你且来看,证据确作:
(一)如来亲口所说。
真假美猴王打闹到灵山,如来立马就辨认出了两只猴子的真与假,他是这么说的,啥啥十类物种,唯有四大灵猴不在此列,就是照妖镜也不灵光,观音菩萨也不行,所谓四大灵猴就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
亲,你是知道的,孙悟空就是只天产石猴,这灵明石猴说的就是美猴王,四大灵猴,有四只呢!都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猴子,六耳猕猴还真跟灵明石猴不是一回事情。
(二)六耳猕猴煎炒花果山猴精。
六耳猕猴拿了唐僧的包裹和通关文牒,沙僧不得已去花果山讨要。
老沙看到了六耳猕猴组建的翻版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团,一怒之下抡起降妖宝杖打死了那个冒充他的猴精,然后开溜了。
六耳猕猴是怎么做的呢?他把这个被老沙打死的猴精给剥皮抽筋,煎炒着吃了。
看到没亲,这六耳猕猴跟花果山美猴王的猴子猴孙们根本一点感情都没有,直接给做了盘中餐。
这要换做是美猴王孙悟空,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孙猴子虽然天生顽劣,可是,说实话,他对花果山猴子们是有真感情的,砸了瑶池王母蟠桃宴回来,还二翻身专门回去拿大布袋装了各种龙肝凤髓、玉液琼浆、仙桃仙果给猴孙们吃喝享用,真是富贵不忘本啊!美猴王这家长做的够地道。
所以你来看,这美猴王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根本就是两只猴子嘛!断然不可能是同一只。
第二、此棒非彼棒:如意金箍棒和随心铁杆兵也是两根不同的棒子。
(一)两个人不可能同时共同拥有一条铁棒。
我们说,俩人穿一条裤子,这个真可以有,不过一人也就穿一个裤腿,怎么也不会叠罗汉穿一起。
如果说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拿的都是同一根棒子,悖论就来了,出问题了。
金箍棒会变化,这没问题,孙悟空甚至还能分身,变成无数个美猴王,可是,再多的猴子,拿的也是金箍棒,而不可能会是铁杆兵;通明殿上孙猴子被36雷部神仙围殴,他就变出了三个分身,抡三条棒子,也是如此。
(二)名字也不一样。
一个是如意金箍棒,一个是随心铁杆兵,一个看起来高大上,一个好像是顺手哪里捡来的。
这可能就象征着某种完全不同的身份——伏笔,待会儿会讲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两只看起来完全相同的猴子呢?这两根类似的棒子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看。
第三、心魔之争:猴闹猴棒打棒与背后神仙大佬们的角逐。
我们先指明一个观点,《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通天教主。本公子在很问答中都有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多讲了。简单一句话:菩提祖师和通天教主重合度惊人的高,都是不甘寂寞的主,截取一线生机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人,“我不服”。
通天教主惨败于封神大战,万仙来朝的鸿钧门下第一大势力截教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不复存在。这通天教主牛脾气,不服气,他就直接跟元始天尊叫板过“我通天教主哪里不比你们阐教强?”通天教主化身为菩提祖师,就是来报往日一箭之仇的。不服气,叫板。
怎么个搞法呢?拿女娲的石头说事情。
元始天尊给了弟子太乙真人个宝贝,叫做灵珠子,灵珠子本身是一块玉石,也是石头蛋,灵珠子转世就成了哪吒;哪吒被阐教作为封神大战中的先锋官来用的,封神榜结局令通天教主很难堪。而这个灵珠子,据说是女娲娘娘赐给元始天尊的。
你元始天尊阐教可以用女娲的石头蛋来搞我通天教主,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所以,菩提祖师打定主意,也盯上了女娲娘娘的一块石头——就是东胜神洲花果山这块五彩补天石。他要拿这块石头来做文章,以示不服。石头对石头,看谁玩的溜。
花果山这块灵石,其实很多大佬也早都看中了,女娲出品,那必须是精品啊!蕴藏着巨大的天然能量。
太上老君说:“这块石头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拯救整个神佛界,是时候启用了。”没错,斗战胜佛在后来与无天大佛的较量中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也确实拯救了整个西天佛陀界乃至天庭,如来才重新夺回灵山宝座,玉帝坐稳凌霄宝殿。
如来说:”这块石头应该跟我西方有缘,快到碗里来。“所谓西天取经,那都是顺路的事情,主要是收服孙悟空为我所用。
玉帝说:”不急,走一步看一步。“
女娲微微地笑,没事逗你们玩玩,我才是上古第一正神。于是,一颗摩尼珠砸向了花果山,美猴王横空出世了。
菩提祖师给孙悟空精心准备了一套教材:一段心经,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当然,还有整整一座烂桃山,孙猴子吃得那是滚圆滚圆的——这些个”烂桃"的功效可真不比瑶池王母蟠桃差,就是镇元子的人参果也未必见得就比菩提祖师的烂桃好多少。菩提祖师心说,大师兄老子你不是会炼丹吗?小弟我也不比你差哪里。然后借口把美猴王给开除了,闹去吧,闹翻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不许说是我的徒弟”。这说不说的,对太上老君来说,有区别吗?——只是兄弟打架,不要叫别人看笑话罢了,菩提祖师还是懂的。
太上老君接手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又是给仙丹,又是八卦炉里炼铜头铁脑、火眼金睛,就是不伤他性命。如来也看着眼红啊,得,一拍即合,成交,送美猴王去取经。
太上老君心说,弟弟哎,你跟元始天尊的较劲也该有个结尾了,你耍你的狠劲儿,哥哥我顺道也炼炼这孙猴子,叫他闹腾一阵,显示下弟弟你的本事,最后哥哥我来给你擦屁股,也彻底了解了这段恩怨。我以德服人,你叫他闹,最终,还是要磨练猴子的性子,叫他归顺,诛心。当然,给玉帝点脸色看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同时还能制衡道佛两界,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磨刀霍霍:菩提祖师对美猴王的复制和随心铁杆兵的锻造。
美猴王被天庭和西天联合镇压,送上了取经路。这可不是菩提祖师所愿意看到的。
不过没关系,好在菩提祖师有后手。
原来,美猴王学艺斜月三星洞的时候,菩提祖师就乘机克隆了孙悟空,搞出了个六耳猕猴,神通模样一模一样。毕竟是能够重立地水火风的神人,复制个猴子那更不在话下了。
这还不算,菩提祖师又亲手打造了根随心铁杆兵,完全跟如意金箍棒一样的物件,菩提祖师心说了,太上老君哥哥哎,咱们可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大家学的课本也不差哪里,你能打造如意金箍棒,小弟我就不能弄出来个随心铁杆兵吗?真是知兄莫若弟啊!——这,就是六耳猕猴手中随心铁杆兵的由来。
人算不如天算,看来这美猴王真的一心归顺他们,要去西天取经了,得,菩提我不得不祭出来后手杀手锏了。放出来六耳猕猴,叫他取代金蝉子队伍,去灵山取经——其实,孙悟空也未必真心就完全归顺了别人,他就亲口说了,一部经书完全犯不上怎么费尽,他要的是个自由身而已。
第五、真假美猴王之争:夺取经权背后的大佬们的玩味。
真假美猴王的分辨,天庭不行,观音无奈,龙王不灵,地藏王菩萨坐骑谛听不敢说,犀利的不是美猴王本身,实在是他背后的太上老君和菩提祖师太牛了,惹不起,只好躲。
就是如来,也不得不给面子,很给面子。
如来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了一番话,谁谁都不灵,观音菩萨也不中用,言外之意,就数他行。
然后他说,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一样,都属于四大灵猴,不在五灵五虫之列,所以你们都不行,也真是强求你们了。如来这话很有水平:
(一)不是你们不行,实在是六耳猕猴的来头离奇,超出了一般认知范围,你们搞不清楚是情有所愿的。
(二)六耳猕猴也好,灵明石猴也罢,都具有天然的广大神通。这是如来给他曾经的老师通天教主脸上贴金啊有没有?有个说法,如来就是《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门下的多宝道人所化。
老师的面子,那必须给啊,给,编个故事也得给。然后呢,面子给了,事儿还得办,接着降伏。
看看,亲,这大领导就是会来事儿啊!
紫金钵盂砸下来,六耳猕猴被镇压,美猴王补了一棍子,打死了。不讲武德啊!这美猴王心说,一棒子打死,死无对证,我的老师真不是菩提祖师。这猴子真是想多了,别说没人认出来,就是真知道,也没人敢说啊!那不是跟自己过意不去,找不自在呢吗?菩提祖师什么人?连他师兄都不服的暴脾气牛人。
当然,如来也明确表态了,小猴子你不要胡思乱想了,我是不会刨根问底追究你的,等你取经到灵山,我打包票,叫你也坐莲台,成佛成圣,待遇那是相当的好啊。一个是收买人心,一个当然也是给通天教主老师个面子,给高工资高待遇。谁谁也不得罪。
孙悟空有了大领导给的保证书,那个得意呀,从此以后,取经团成员对美猴王另眼相看,连金蝉子都有奉承巴结的嫌疑了,再有什么事情,也不去找观音菩萨商量了。
紧箍咒为什么对真假美猴王都管用?因为六耳猕猴正是菩提祖师克隆的美猴王,具有一母同胞心连心的某种心电感应啊!随心铁杆兵哪里去了?当然是如来障眼法收了,保不准背地里屁颠屁颠地还给菩提祖师了,原物奉上,多多见谅。
综上,真假美猴王,孙悟空这个灵明石猴和六耳猕猴就是完全的两只猴子;如意金箍棒和随心铁杆兵也是不相干的两根棒子,一个出自太上老君之手,一个则是他的小师弟通天教主菩提祖师依葫芦画瓢亲自锻造的。菩提祖师不服气,叫板老哥哥们,你们所谓的神通我也不差,如意金箍棒我也能造,我还就叫铁杆兵,不比你们那高大上名字的差。而且,我也可以随便搞个取经团你信不信?——当然,很不幸,结局依然不尽如人意。不过,这脸也露了,面子也有了,也算不错。
菩提老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西游记》中的菩提老祖并不神秘,书中已经暗示了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菩提祖师是贯穿全书的重要人物,并不仅仅只出现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中。祖师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把孙悟空练成了斗战胜佛。那么,菩提老祖到底是谁,究竟有多厉害呢?
菩提祖师究竟是道是佛?
美猴王离了花果山,要寻访“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之术。猴子在南儋部洲游历了八年,便飘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洲。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风景秀丽、林麓幽深的高山。书中说,这座山“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猴头正在观看景致,却听得林子深处有人唱歌。歌中唱道: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王听了这首歌,满心欢喜,以最后一句判断,这个唱歌之人就是神仙。走近一看,却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挥斧砍柴。猴头以为这个樵夫就是神仙,上前施礼,叫他“老神仙”。樵夫告诉他自己不是神仙,方才所唱之《满庭芳》却是一个神仙教给他的。
樵夫所讲的这个神仙,就是猴王的师父,居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祖师。菩提祖师讲的是《黄庭经》,那就应当是一个道家神仙。其实,这个指引猴王去见真神仙的樵夫,就是菩提祖师本人。《满庭芳》就是菩提祖师创作的歌词,“观棋柯烂,伐木丁丁”,这不就是个樵夫吗?
樵夫即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即樵夫,所讲的《黄庭经》是“道德真言”,也就是托名老子的《老子黄庭经》。猴王因“相逢处,非仙即道”,便把樵夫叫做“老神仙”,老,指的就是老子。看来,猴王在南儋部州长了不少“姿势”,都知道了老子。老子在《西游记》中就是骑青牛过函关,“化胡为佛”的太上老君。
莫非,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这个樵夫还真的不敢当,所以,猴王叫他老神仙,便连忙说“不当人,不当人”。“不当人”,大致是“罪过”的意思,樵夫连称“罪过,罪过”,这不是佛家说的话吗?“菩提”,不就是如来佛祖悟道的菩提树吗?难道这个樵夫是一个佛门弟子?
菩提祖师肯定是佛门中人,那么,他又是佛门哪路大神,为何要讲老子的《黄庭经》呢?
樵夫即如来佛祖化身
猴头提到老子,樵夫连称“罪过”。后文书中,如来佛祖玉玉帝宣请,来收伏孙悟空。佛祖问孙猴子为何几次闹天庭,猴王说:“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意思是要取代玉帝,自己坐灵霄宝殿。佛祖听了这话,也是连称“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孙悟空想夺位,当然是“罪过,罪过”了。
佛祖为何如此尊崇老子和玉帝呢?其原因就是太上老君对观音说的那句话:“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老子化胡为佛”,这句话被很多读者误读,说成是老子自己变成了“佛”。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过函谷关,到达西域,以道教教化胡人,胡人因此创立了浮屠教,也就是佛教。老子,就是佛道两界的祖师爷。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讲的就是“化胡为佛”。花果山即灵山,灵山的山顶原本有一块巨石,这块孕育孙悟空的石头“按九宫八卦”,那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美猴王是老君炉中炼出来的,更确切地说,是“化”出来的。猴子知道《老子黄庭经》,除了有南儋部洲的经历外,与“老子化胡为佛”更有密切的关系,他本人就是八卦炉所化。
佛事老子以道教所化,故而,菩提祖师首先是个道家大仙,学的是“道德真言”。后来,又教孙悟空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十万八千,其实是一百单八的化数,也就是道家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
樵夫就是菩提祖师的化身,“静坐讲《黄庭》”,也是“老子化胡为佛”的一种表述方式,这个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样讲,并非只是因为“不当人”这一条文本证据。在樵夫形象描述中,就隐含了樵夫的真身,书中是这样描写西牛贺洲这个神秘樵夫的: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执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这段文字中,隐含了“释迦摩尼”。 简而言之,“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说的是木棉袈裟,也就是释迦摩尼佛的金缕袈裟。樵夫是菩提祖师的化身,自然也就是如来佛祖的化身,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就是如来佛祖。
既然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他有多厉害,那就不必多说了。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揭秘菩提祖师真身
上面讲到,花果山即灵山。为什么说花果山是灵山呢?第一回书的回目写得十分清楚,孙悟空是“灵根孕育”,水帘洞又有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福地,即佛地。那么,孕育孙悟空的“灵根”又在哪里呢?灵根,其实就是在五庄观,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那颗人参果树。故而,镇元子的五庄观就在西牛贺洲。这里说的,还是以道化胡为佛。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灵山之心”,与花果山有山有洞形成照应,都是“灵福地”。第一回回目的下半联“心性修持大道生”,老君八卦炉炼的就是灵山之心,灵山之心就是“心猿”孙悟空。
猴王来到了灵山三星洞,并不急于敲门进去,而是“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这一笔对应了后文书中孙悟空变成一颗松树,被菩提祖师赶出灵山的情节。松树,是佛门的一种象征,唐僧西天取经出长安时,交代弟子“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这就意味着佛法东渐大业大功告成。
美猴王吃松果,寓意他到了佛门之外。孙悟空变松树,意味着揭了菩提祖师的老底。同时,还隐含了贬损如来佛祖的寓意:佛祖再厉害,也是老子所教化,祖师的本事还都是道家传授的。
吃了一阵松子,洞里出了一个“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的仙童,问猴王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原本就曾经见过,还是樵夫指引猴子来到此地,菩提祖师当然知道美猴王到了。而这个仙童也是菩提祖师的分身,所以是“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童子把猴王带进了三星洞,见菩提祖师正端坐在台上讲道,书中有诗赞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西方妙相,一语道破菩提祖师的来历,他不是东方的神仙,菩提,就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西方菩提树下成佛。
“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元年春正月……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这段记载,说的是宋徽宗在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下革佛诏革佛,以道教教化佛教,佛教徒全部并入道教,佛全部称为大觉金仙,佛的下一层级悉数改称仙人,仙人以下则是大士。
《西游记》中的佛祖,说的就是释迦摩尼佛,当然也是“大觉金仙”。美猴王寻访“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其实找的是大觉金仙。大觉金仙既是佛,又是仙与神圣。后面两句中,空寂也就是“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即“真如”本体。
毫无疑问,菩提祖师的身世身份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有多大的本事,从孙悟空学道的过程就能看得十分明白了。
如来佛祖十分厉害,这是无需多言的。但是,佛祖再厉害,也不敢得罪佛道之祖太上老君。所以,猴头把佛祖叫做“老神仙”,就得连称“罪过,罪过”。佛祖不敢与老子齐名,当然也不敢与道教教主玉皇大帝“齐天”,心魔乱动要取代玉皇大帝,佛祖顿悟也忏悔“罪过,罪过”。然后,把心魔压在了道家的五行山下,再修炼五百年。五百年之后,在老子的帮助下,开始佛法东渐。
菩提祖师,也就是如来佛祖再厉害,也是老子传授的本事。而且,还时常以《黄庭经》修行。
梦幻新诛仙仙友有什么用?
仙友是《梦幻新诛仙》特有的助战玩法,通过寻访、活动等途径,可以收集各门派的仙友助战。仙友可以布置在阵法中,协助完成所有单人战斗,组队战斗时如果队伍缺人,也将由仙友代替上场。目前,每个门派各有品质不同的4名仙友,分别是:
青云门:田灵儿、曾书书、林惊羽、陆雪琪
焚香谷:燕虹、金凤儿、李洵、陈观海(王胜)
鬼王宗:燕回、青龙、碧瑶、幽姬
万毒门:赤练姬、蝠公子、秦无炎、谢红妆
天音寺:法相、九戒、普空、宁无言
南疆古巫:阿笙、白羊巫师、小环、天玑
合欢派:小离、金瓶儿、血娘子、天璇(高瑶)
长生堂:周隐、司灭、司生、肖玉衡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