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带甲加点,三国志战略版桃园盾加点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桃园带甲加点,三国志战略版桃园盾加点?

桃园盾这个队伍是刘备和张飞,关羽组成的。

刘备武将加点推荐:全智力加点。

因为他的奶量会受到智力的影响,其次刘备携带陷阵营和暂避战法都比较看智力来加成的。

张飞加点推荐:可以加15点的速度,然后全武力加点。

速度加点就是能够让张飞获得先攻。比对面的武将稍微快一些,张飞的速度尽管很优秀,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达到一速的话,是很难获得先攻的。

关羽加点推荐:全武力加点。

因为有后发而至这一个战法。关羽不需要考虑速度方面的加点。

陆逊肉弓标准配置?

陆逊肉弓搭配

搭配:

陆逊:兵无/整装 兵书:奇正/文韬/执锐 加点:全智力

太史慈:折冲 当锋 兵书:胜而/胜战/分险加点:智力

程普:一力/锦帆军 兵书:无战/静心/守势 加点:统帅(强调一下,程普搭配援护铠甲效果奇佳)

强化方法:整装换刮骨。一力没必要换真的没必要。

优点:

1.你可以省下暂避,现在桃源在战场的作用比较大,省下暂避可以上顶配桃源。

2.生存能力强,回复拉满。

3.能打桃源,能跟蜀弓有一战之力。

缺点:

1.回复太强,对手的战功有时候也不少

2.没有一力跟援护铠甲会下降一个档次,代替战法(守而/御敌)也可以,不要独行不要独行!就是会下降一些。

三国志魏骑阵容搭配?

一:阵容推荐

(主)曹操:刮骨疗毒+暂避其锋

【兵书:援其必攻+励军+驰援】

(副)程昱: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兵书:以治击乱+鬼谋+将威】

(副)夏侯惇:独行赴斗+抚辑军民

【兵书:守而有道+防备+守势】

三将加点及先手顺序:

一速:夏侯惇全统帅加点,减伤+控制

二速:曹操全智力加点,减伤+回复+增伤

三速:程昱全智力加点,输出+禁疗+真伤

二:阵容解析

阵容核心战法:暂避其锋+抚辑军民+刮骨疗毒+太平道法+独行赴斗

阵容战法思路:

1:魏骑总体跟S1一个思路,就是战法进行了全新的升级。独行赴斗加强版的守而必固!其不俗的发动几率,嘲讽敌军全体,最主要是增强自身40%统帅。再配合夏侯惇自身战法刚烈不屈打出成吨伤害。

2:抚辑军民+暂避其锋双减伤阵容极大增强队伍防御能力,为程昱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3:太平道法助程昱完美起飞,提高十面埋伏发动率的同时,还赋予奇谋从而打出成吨伤害。

4:士别三日为程昱规避掉许多有效伤害,同时打出成吨法系伤害。

5:刮骨疗毒为队伍提供大量回复效果,增强队伍续航效过。

三:实战经验

1:魏骑打桃源还是很舒服的,绝对是完胜

2:魏骑打弓兵,虎臣,吴肉弓都挺好打,蜀弓胜率一般

3:魏骑跟S1一样被五虎吊打,当然版本大热的吴枪也打不过

4:魏骑面对盾兵无论藤甲还是陷阵取胜率都挺高。

s3赛季蜀智能打什么?

蜀智阵容玩法攻略

综合强度t0,和魏盾是S3赛季唯二的两套t0阵容,什么都能打。

打桃源盾吃亏些,也不是赢不了。赵云和法正其实差不多,测试过了,我原来用的赵云,现在改了法正,不缺赵云的输出,带法正会更肉一些。 具体讲解一下庞统吧。加点50智力50统,面板统御216,站的住的庞统才是好庞统。庞统带的无当而不是法正,是因为稳定。

起步4k伤害,暴击9k+的上限,很多时候对面张飞3回合凉皮了,当然带士别三日也是可以的。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还有谁?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外还有晁补之和张耒。

对于苏轼我们就不在介绍了。大家如果想详细的了解,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们了解一下苏门四学士吧。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之开山鼻祖。

英宗时期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起居舍人。后因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卒于宣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摒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东坡曾评价黄庭坚的诗有深度,诗景高超,“以为非今世之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词与秦观齐名,然词风流宕豪迈,早年近柳永,多写艳情,晚年较接近苏轼,深于感慨,风格豪放俊逸。其词给后来南渡词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抒写提供了可效仿的创作范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人对其词评价甚高,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今有《山谷词》问传世,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鼻祖,主张“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意思就是说要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写诗要善于化用前人词语、意境,推陈出新,达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效果。黄庭坚的诗能熟练化用前人诗意加以翻新改造,化为己有。如在《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中“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实际是从欧阳修《别滁》“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中稍加点窜翻出新意。他用典繁密,尤喜用僻典,常常使人索解为难。如他在《水调歌头·瑤单一何碧》“瑶单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用典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庭坚的理论与创作为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尤功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受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影响,还受到焦山书体的启发,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著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论。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代表人物。所著《黄楼赋》见赏于苏轼,称之为“有屈、宋之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推荐其于王安石,王安石称赞其诗歌“清新似鲍、谢”。秦观有《别子瞻学士》“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

秦观的成就主要在词的创作上,他是婉约派的大家,其词婉约凄美,学法典雅精致,章法舒朗流畅,技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得到大众普遍喜爱,取得词史上突出地位,李调元《雨村词话》甚至推誉为“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观”。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他的词题材广泛,以传统的相思恋情为主,也有不少感慨身世之作。例如其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因此秦观获得“山抹微云君”。秦观的词柔婉妍雅,善于在凄迷的景色烘托中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感伤情调与纤微感触表达得回肠荡气、一往情深,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他的词之所以倍受称赏的主要原因。秦观的词风直接影响了后于他的周邦彦、李清照等,在婉约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观深谙兵法,早年即写《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赞扬唐代郭子仪“匹马雄驱”,兵不血刃以解回纥之围壮举,壮年时期写了一系列用兵策论,这和其研读《孙子》十三篇密不可分,故有人评价他“文人论兵,秦观堪与晚唐杜牧相媲美”。

秦观重视农业生产技术,著有《蚕书》,主要总结宋代以前兖州地区的养蚕和缫丝的经验,尤其是对缫丝工艺技术和缫车的结构型制进行了论述,全书分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等10个部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进士,曾任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等,“苏门四学士”之一。

晁补之工书画,善诗词,能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风格近柳宗元,语言凝练诗,流畅。诗学陶渊明、韩愈、欧阳修,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近东坡,题材广泛,除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有的篇章气象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等篇,词气慷慨,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认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以乐府诗见长,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诗人陈师道谓其“今代王摩诘”。

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安徽亳州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曾历官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起居舍人、太常少卿等。“苏门四学士”之一。

张耒的诗学自白居易、张籍一派,以平易浅显的语言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因而特为关切百姓劳苦,如《劳歌》用对比手法描绘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输麦行》描写农家打场交租的情形,在《籴官粟有感》和《和晁应之悯农》中,一再发出“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和“力田竞岁犹无获”的深沉叹息。

在政治上追随苏轼,在实践上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军事上主张开边御敌,建立奇功。其《少年行》、《昭陵六马》、《听客话澶渊事》等无不洋溢出一股勃勃爱国主义情怀,读来令人振不已。

著有作品《柯山集》、《宛邱词》等。

本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打扰,请告删之。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