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天行健全文,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易传》中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而且,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天行健是什么意思啊?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永不停息;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引用此处。
天行健谁写的?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以是指“用”的意思,总体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编纂;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如何理解易经?
乾为天,六爻皆阳,阳有龙德善配合,六阳之动则健,故天行健。坤为地,六爻皆阴,六阴静则其势法地,故地势坤。二阴乘一阳,故“洊”,其动则震,其象为雷。巺为风,故随风巺。坎为水,水就坎而存,故水洊至。离为火为明,两离叠明,故明两作。艮为山,两艮重而为山,故兼山艮。兑为泽,泽在旷野故丽,丽泽兑。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