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mobile twitter,会跟2018款机型有很大不同吗?
距离 iPhone 11 系列智能机的新品发布只剩数小时,但外界对于新机的爆料却并未就此停止。
周五的时候,高产爆料人 Mr·White(@laobaiTD)在 Twitter 上分享过一张照片,它看起来很像是 iPhone 11 的嵌面板组件。
(图自:Mobile Fun,via BGR)
尽管他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但却言简意赅地指出其设计没啥特别的。
而在 Reddit 上的另一个爆料帖中,许多人一眼就认出了这块前面板是 LCD 屏幕组件,意味着它不会被 iPhone 11 Pro 或 Pro Max 机型所采用,而是 iPhone XR 的继任者。
(截图 via @laobaiTD)
此外有更多证据表明,2019 款 iPhone 11 系列机型,其实与 2018 款 iPhone 产品线没有多大区别。
为作比较,Slashleaks 还将 iPhone XR 和 iPhone XS 的组件放到了一起。
(图自:Slashleaks)
由图可知,iPhone 11 与去年机型相比的变化并不大。正如大量报道所提到的那样,苹果要等到 2020 年,才会对大刀阔斧地修改 iPhone 的设计。
换言之,除了更大的摄像头模组,别指望 2019 款 iPhone 11 产品线会带来多大的惊喜。感兴趣的朋友,还请留意北京时间 11 日凌晨 1 点的发布会直播。
华为P40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吗?
文/数码智玩 感谢您的阅读
P40系列应该是华为近些年亮点最低的新机
P40系列是在3月26日晚上发布的,发布的共有三款新品,即华为P40、华为P40pro、华为P40pro+,在国外的售价分别是799欧元、999欧元、1399欧元。可以看出华为P40对标的是三星S20系列,国内版本的华为P40系列售价暂未公布。
首先谈一谈对华为P40系列的看法,总体来说这次的P40系列没有那种让人心动的想法,远远没有当初华为P30pro发布时的那种震撼,唯一的值得震撼的华为P40pro+也在6月份才能看到,而华为P40pro和P40的那种配置几乎与华为mate30系列相差不大,所以就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
言归正传,华为P40能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吗?
首先在海外肯定不会像当初的华为P30系列那样火热,一方面是受GMS的影响,在欧洲地区的销量肯定会差点,虽然华为也推出了HMS,但在体验上面肯定没有GMS更完善,用户接受程度肯定也会有差距。
另一方面就是华为P40的配置,虽然华为P40的拍照配置很豪华,全系标配IMX700传感器,1/1.28英寸感光面积,但50倍数码变焦是华为P30pro首创,100倍数码变焦是三星首创,而且华为P40pro+要等到6月份,很多消费者对手机知识是比较模糊,他不去关心你的50倍数码变焦有多清晰,他更直观的感受是华为P40pro相比P30pro没有进步,怎么还是50倍啊!
当然再一个就是华为P40pro的颜值,P40系列是前置双挖孔屏幕,双挖孔屏幕的覆盖面积近乎华为mate30pro的刘海面积。看到华为P40pro的第一感觉应该就是那个大挖孔屏幕,再一问有3D人脸识别吗?没有,没有3D人脸识别我买双挖孔屏幕干什么,我买个单挖孔屏幕不好吗?
再有就是华为P40pro的续航,为保证手感,P40pro只使用了4200毫安的电池,处理器功耗在提升,而续航却没有提升,按理说小电池配个大功率快充也还正常吧!但华为P40pro还是老一套,40W快充+27W无线快充,这样的配置难免让人感到没有升级啊!
当然华为P40系列也并非没有亮点,WiFi6的加持能让麒麟990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但WiFi6的感知不强,还是那句话,一个消费者不会去深究这款手机的细微配置,对一个专业的人来说,WiFi6肯定重要。但是术业有专攻,WiFi6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几乎没有感知力,还不如一个5000毫安的大电池更实惠。
总体来说,今年的华为P40系列没有太大的亮点,虽然再次屠榜DXO mark,但是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喜欢拍照的人,过于追求拍照方面的完美,而对其他配置妥协,再加上GMS的影响,这款产品很难。
印度一键卸载中国软件引起众怒?
“现在已经不是1962年了”,印度朝野近期常挂嘴边的一句话。1962年咋了?估计1962年印度被我国胖揍留下了心理阴影。
随之而来的就是印度民众叫嚣拒绝我国产品,甚至印度还发明一种新型软件,可以查找手机中是否使用我国软件,并可以一键删除。
据说此软件在印度一经上市就受到民众热捧,几天时间就有500万下载量,爆上谷歌热榜第一名。
就在印度民众为卸载我国软件骄傲时,谷歌以印度新软件不符合公司规定为由,将其下架直接打脸印度民众。而印度民众这一场民族主义膨胀的闹剧,又因何而起呢?
我们还是先从印度总理莫迪的小心思说起。2020年伊始,随着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印度与俄罗斯犯了同样错误,只禁止与我国通航,却未对欧洲关闭国门,致使印度新冠疫情因欧洲输入病例突然恶化。
恒河水、牛尿、高温在新冠病毒面前失灵,莫迪对此也是一筹莫展,面对印度国内疫情乱象,只能故技重施,在边境线搞些小动作挑起民众民族主义热情,以转移民众对新冠疫情关注度。
莫迪这段时间与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边境线都起了摩擦,而其最胆大妄为的动作,就是5月中旬竟公然派兵进入我国控制的加勒万河谷地区,越境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也是莫迪规划中的66条战略公路之一。
其实印度自去年突然宣布组建所谓的“中央直属区”,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就将我国阿克赛钦地区也顺手划了进去,莫迪狼子野心的新时代“前进政策”就已经暴露无遗。
最近这段时间,正逢特朗普为推卸抗疫不力责任,疯狂甩锅打压我国。也许莫迪感觉我国应对美国自顾不暇,就可以混水摸鱼,既可以讨好美国,又可趁机掩盖非法占有我国拉达克4.5万平方公里土地事实。
莫迪算盘打得精,可我国反应更迅猛,双方士兵发生肢体冲突。很快印度媒体报道中印双方士兵在加勒万河谷对峙,印度多名士兵被我方扣押。
虽然印度国防部否认有此类事件发生,可从印度媒体报道图片来看,应该是印度军队吃了大亏。
由此印度朝野上下忐忑不安,纷纷猜测是否会再现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尤其当印度军迷发现我国在加勒万河谷附近机场,部署了歼11与歼16战机后,更是有些惊慌失措。
因为我国这两款先进战机打击半径,歼11达到1200公里,歼16达到1300公里,而机场距离加勒万河谷389公里,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457公里,更何况我方机场位于青藏高原,而新德里海拔只有216米,可想而知我国战机从上向下俯冲,覆盖加勒万河谷与新德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由此印度媒体一直自问自答,“中印双方会发生战争吗?应该不会的,现在已经不是1962”,媒体炒作瞬间带动了印度民众民族主义情绪。
5月28日,印度一位著名工程师索南.旺楚克,也就是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兰彻的原型,公然跳出了发布视频,呼吁印度民众放弃使用我国产品,建议印度民众卸载我国企业开发的软件,并叫嚣“军人用子弹抵御中国,民众用钱包抵制中国 ” 。
旺楚克本就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公众明星,再有印度总理莫迪曾于5月12日演讲时,表示印度经济还需要自力更生,两位印度重量级人物背书,点燃了印度民众使用印度产品去中国化的热潮。
一款名为Remove China Apps(删除所有中国软件)的软件应运而生。此软件主要功能就是下载后,可以搜索手机中是否使用我国开发软件,如果发现有我国软件,可以一键删除,并瞬间弹出字幕“恭喜你,没有中国APP”。
许多印度民众为之欢呼雀跃,纷纷下载Remove China Apps,并将弹屏字幕截图炫耀。只是印度民众这种自嗨软件,虽然用户评分高达4.9(满分5分),但很快就被谷歌以不符合公司规定为由下架。
其实即便谷歌不下架Remove China Apps软件,印度人也自嗨不了几天,因为他们会悲哀的发现不用我国软件了,可手中小米、OPPO手机是中国制造,依旧无法摆脱我国产品。
我们反观印度民众自嗨模式,就是一种文化不自信。其次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士兵确实发生了肢体冲突,可事情并未恶化,还处于中印双方可防可控之中,这一切都是印度媒体过度炒作结果。
实力就是硬道理,虽然印度在加勒万河谷方向大量增兵,可是现代战争拼得是武器装备实力,不是靠人多取胜。
印度没有自主研发武器的能力,只得凭借向海外购买武器装备军队,可想而知这些外购武器中专门针对高原作战的武器少之又少。而我国专门针对高原特点研发的15式坦克、远程火箭炮系统等先进武器装备性能,真的远胜印度一筹。
加勒万河谷是进入我国新疆、西藏的门户,我们寸土必争。相信印度还不敢轻举妄动,不然我们虽克制不开第一枪,但不会容忍印度开第二枪,定会让印度重温1962年结局。
微信能取代短信吗?
“当时做微信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寺庙(龙泉寺)烧香。”
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终于澄清了这个被众多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媒体广为谣传的“微信诞生记”。
与谣传的偶然性相反,微信的出现、成功都伴随着极强的必然性。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复盘一下微信8年,是怎么从一个取代短信的软件成长为全民生活方式的。
孤独的人 帮助他人沟通
自从2005年被腾讯收购后,张小龙就开始了“佛系”生活,虽然打磨QQ邮箱获得了公司内部的年度创新大奖,但是其盈利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这就与腾讯内部的以盈利论英雄的价值观相抵触。
除了每半月开车去深圳开一次会,张小龙的大部分时间都偏安于广州一隅。
Kik Messenger(图源:Knogim Micks)
2010年10月某一天的深夜,张小龙在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了解到了有一个名为Kik的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功能的App,仅上线15天就收割了100万用户。当即想到腾讯可不可以也做一个适用于移动端的社交通信软件。
说做就做,张小龙马上就给腾讯CEO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马化腾很快回复邮件,并表示了赞同。
“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回忆当时的想法。
让我们把时间的齿轮拉回到2010年,熟悉中国互联网的朋友肯定对这个年份不陌生——这一年3G网络全面铺开,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推出,Android和iOS开始成为操作系统的主旋律。
三方面的因素,为微信的诞生提供了滋养丰富的土壤。
微信(图源:sina)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准备,2011年1月21日——张小龙的类Kik产品发布,正式命名为“微信”。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2011年01月23凌晨01:54,张小龙在饭否写下了这段文字,开启了另一段帮助他人沟通的征程。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在最初设计微信的时候,UI同事给了张小龙好几套微信开屏壁纸,张小龙近乎固执地决定采用地球照片并只放一个人上去。
“每次看到知乎上人在讨论为什么启动画面是一个人顶个球,我就很乐。”——张小龙让一个人孤独地顶个球,一顶就是8年。
微信1.0(图源:jianshu)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微信1.0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仅有对话、发送图片以及更换头像等几项功能。
不过在理念上,微信1.0专门为手机设计的思路、人性化的交互以及简明的UI几乎贯穿了整个微信成长史。
多少艰苦不可告人
简单概括下,2011年-2012年,微信主要做了两件事——拉新和留存。
微信1.2版,张小龙将微信的重点放在了图片分享上,因为张小龙认为在移动化联网时代,人类将没有太高的忍耐度去阅读深度内容,而图片可以承载短、平、快的信息。然而,由于本身的用户技术不够大,图片分享并没有引起全然大波。
主打语音通信的Talk Box(图源:sina)
2011年4月,雷军的米聊借鉴一款同类社交软件Talk Box,加入了“对讲机”的功能。紧接着,5月份,张小龙也为微信加入了微信语音功能。
微信2.0语音版
语音功能准确的找到了用户的刚需,微信的用户日均增数从之前的一两万一瞬间就提高到了五六万。
微信3.0(图源:feng)
随后,张小龙又带领团队为微信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为拉取新用户增加渠道。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半年时间里,微信的用户数迟迟未能突破100万——要知道在腾讯内部,也有其他的团队在做移动化社交软件,更何况还有QQ这座大山,一个半年内用户数不能超过百万的产品显得太无足轻重了。
当年7月,微信上线了“查找附近的人”功能,使得微信的日增用户数一瞬间达到了惊人的10万+。
张小龙认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功能“彻底扭转了战局”。
马化腾宣布微信用户突破1亿
2012年3月29日,马化腾在微博上宣布“终于,突破1亿!”,宣告微信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亿人。
此时,距离微信上线仅过去433天。
这个速度有多快呢?QQ达成同样的成绩用了10年,Facebook用了5年, Twitter用了4年,而微信,仅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
2012年4月1日,在微信同时在线用户数破亿后,张小龙在饭否写下了“多少艰苦不可告人”,此后再也没有更新过饭否。
打造平台 成为移动互联网巨头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朋友圈”,终于凭借着海量的用户基数,基于图片打造出了一个个性化的社区。
微信4.0版本加入“朋友圈”
此外,微信还开放了API,允许其他应用通过微信给好友发送音乐、视频、新闻等消息。
微信公众平台
同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内测,这一功能在日后孕育出了无数自媒体,使得“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可以说,朋友圈、开放API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意味着微信彻底摆脱了简单的“通讯软件”称号,逐渐成为一个平台型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从底层彻底革新了媒体的存在方式。虽然在此之前,博客、微博也让很多人有了发声的渠道,但是这些发声渠道,更多的是突发性、不连续性的。
而微信公众平台让媒体与粉丝有了强有力的关联,再加上朋友圈、好友的闭环分享,使得一篇篇“爆文”成为可能。
虽然很早之前腾讯就已经推出财付通,但是由于没有阿里的电商基因,腾讯的支付功能一直处于残废状态。
微信红包(图源:ifeng)
2014年春节,微信团队为了解决线上发红包的问题,上线了微信红包,这个天才的创意为腾讯在支付方面带来了在功不可没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4年的春节期间,共有800多万人通过微信红包给亲人朋友发送红包。
“此次‘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2014年1月29日,马云在个人来往上如此评价微信支付。
本来随着移动支付的繁荣,人们的钱包应该被支付宝承包,但是由于这次极其成功的“珍珠港偷袭”事件,使得微信支付在未来的几年里与支付宝手机支付平分秋色。
此外,随着微信支付的业绩蒸蒸日上,腾讯屡屡碰壁的支付业务也开始焕发新春,使得支付反哺微信,在电商方面大有所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四面楚歌or树大招风?
2018年12月21日,微信更新至7.0版本,虽然张小龙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来解释微信7.0。
但是从产品自身来看,微信7.0却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气质,首先就是UI界面,微信7.0整体采用了亮色调的设计,整体的UI大幅度修改,这也是微信近两年在界面上做出的最大改变。
除了界面上有变化,微信还加入了时刻视频——此举被业内认为是对抗字节跳动“抖音”的另一举措,要知道腾讯在2018年推出了不下10款短视频软件,每一款都折戟沉沙。
之前公众号底部的点赞变为了好看,并可在“看一看”中浏览朋友点击好看的文章,也从侧面印证了目前微信公众号文章打开率不容乐观,采取的一项补救措施。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人口红利已经吃完——据张小龙在2019微信公开课透露,在2018年8月份,微信的总用户数量突破10亿。
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缓慢增至11亿。
而随着抖音、今日头条等应用的高速发展,本属于微信的用户占用时间逐渐被蚕食,使得微信不得不转变思路,仓皇应对。
同时,也许是有意为之,中国互联网的三位大佬,张一鸣、罗永浩、王欣在1月15日,都发布了各自的移动通讯软件多闪、马桶MT和聊天宝。
那么这几款软件究竟能不能撼动微信辛辛苦苦打了8年的社交江山呢?我们拭目以待。
Realme?
OPPO Realme印度区负责人Madhav Sheth此前曾确认Realme 3手机将会在2019年第1季度发售。援引外媒91Mobile报道,从公司内部获得的消息该机计划在3月上旬发布,不过这个日期目前并不十分准确。今天公司在推特上发布了Realme 3的产品预热,宣传图上写有“简单的算术还是某些更大的东西?”,配图是Realme 1加上Realme 2。
根据IDC亚太地区季度移动手机追踪报告显示,2018年第4季度OPPO旗下的Realme品牌出货量为270万台,市场占比为7.5%。Realme凭借其价格实惠且价格实惠的Realme 2和Realme 2 Pro系列进入了排名第五的供应商名单。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