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8090se,iPhone到底爽在哪里?
感谢邀请
iPhone到底爽在哪里?
我觉得最爽的地方就是用起来舒服,我最近把我的6splus找了出来,升级了ios15.2.1,发现依然是挺好用的,关键是他打开APP速度虽然很慢,但是当你点击APP的瞬间,他依然可以直接启动,从视觉效果来说,我觉得这是安卓手机所做不到的。
简单一点来说iPhone是把体验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硬件可以不强,但是使用起来一定要快准狠,这可能就是我使用iPhone以来最大的感触。
比如拍照,苹果现在硬件方面也没有跟上安卓的脚步,不过他的神奇之处在于拍照的速度更快,拿起来直接拍照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时拍摄视频也是如此,而且色彩的还原效果也不错,而安卓要想做到如此,确实需要动手去调整一些参数。
再者是系统体验方面。虽然说现在安卓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iPhone那种顺滑的感觉相比,你总是会觉得缺少一些什么。最后我发现还是系统运行的效率问题,当后台打开APP很多的时候,安卓手机就会变得有些慢。但是苹果的ios则是相对来说更加稳定,而且即便是有刷新率的加持,但是动画的效果和点击APP瞬间,你就会发现两者的差距,安卓依然是需要传输指令到虚拟机,所以依然会有短暂的停留和滞后性,不像iPhone那样丝滑。
我当初选择iPhone就是因为前期安卓的卡顿,实在受不了。所以之后选择手机就是不管你配置如何,只要流畅度能保证就可以了。而使用iPhone这几年的时间,我确实能感受到他的丝滑的体验。所以之后我就有说过,如果你在乎的是流畅度和体验,选择iPhone必然是不会后悔的。
因为iPhone也有缺点,信号的问题是偶尔。但是续航和快充的差距,确实太过于明显。和安卓对比,确实明显的不如。
虽然说现在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就像最近升级的ios15.2.1,加入了专注模式,说白了就是在玩游戏或者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屏蔽一些消息和信息。但是和安卓相比还是功能少了点,比如APP的双开的功能,如果工作有这样的需求,确实iPhone有些不适合,另外是一些组件的一些玩法等等。
写在最后
一款手机的灵魂,我觉得就在于他的体验。而iPhone之所以这么受到欢迎,就是因为他体验起来很舒服,很顺滑。毕竟如果连这些都保证不了的话,有再多华丽的功能也是枉然的。所以并不是说人们不愿意在高价位选择安卓机型,而是说iPhone确实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和流畅度,毕竟安卓要说超越iPhone实际早在几年前就有实现了,早期的运行内存,包括像素等等,但是最后体验还是拖了后腿。
所以只要你能保证有好的优化,即便是配置很低,我觉得人们也愿意去选择。这不就像是现在的安卓和苹果,同价位安卓高端的机型配置高了很多,但是体验依然是有些落后的。
八十年代的功放还值得买吗?
个人爱好,如果有幸遇到八九十年代日本或美国生产的品牌进口功放,外观和价格如果自己能接受是首推完全值得购买的,因为它的品质和音质至少狂甩现今同价格(注意,是同价格,相同的卖价)国货精品全新功放几条街!有些国外八十年代的高档发烧器材我们至今为止都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完全知识产权制造出来与之相媲美……你敢挑战吗?!
虽然现如今国内的音响电子科技技术得到国外的帮助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方面也是日新月异不停的更新,但音响电子产品虽然做的花里胡哨功能强大了,但就是不如人家日本和美国八十年代的顶级真材实料所制造的器材性能优异,骨子里面透露出来的都是些仿冒假冒伪劣产品,价格还卖得生贵不说牛皮还吹破了天……
来自日本的Hi-End级的音响品牌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声音表现上更注重音色的精致和优美这点也与欧美品牌不同,比如最为人熟知的Accuphase(金嗓子)和Esoteric(第一极品),还有一个比较低调的Hi-End音响品牌,但其品质也是达到极致水平,这就是Luxman(力仕)。拥有悠久历史的Luxman(力仕)创立于1925年,当时日本刚开始开办公共广播,本土的第一部电台广播接收器(收音头)就是由Luxman所生产,于当时可谓是最高科技的产品。到了1952年,Luxman制作了OY-15高质输出变压器,接着它并赶上真空管机的制作热潮。1958年推出了MA-7单声道后级功放,并采用全球专利的负回授线路(NT-B),1961年SQ-5A真空管合并功放问世,装上漂亮的音压指示标,并设计了音色调控线路,随后在1962年推出的SQ-65则采用动态负回授(NFB)线路,同样是Luxman的全球专利。Luxman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进口、自制到专利电路,开启了Luxman全球销售之路。Luxman的产品所应用的先进技术对播放的音质尤为重要,正如其生产过程中都不放过错综复杂的细节,每一件Luxman产品内部零件,如电容、电阻、集成电路甚至接线等每个微小元件都要经过人手精心挑选和测试。此外Luxman深信每个音响组件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设计师存设计产品时均考虑其形状、轮廓、颜色、感觉及其它感官特性。
八十年代许多Lux放大器都还能看到C-1000的影子。C-1000前级为全晶体设计,采用差动放大全频段直接交连方式,有多种唱头放大选择,输出级为A类工作。Luxman M-6000后级功放,M-6000后级每声道输出300瓦功率,输入级采用A类放大,输出级是AB类放大,总共用了十二对功率晶体管。当时的日本只有Accuphase的M-60、Marantz 510M、Sansui BA-5000等极少数几部扩大机的功率可以和M-6000相提并论,以品质来说Lux无疑是最高级的。Luxman历史上还有一款机器不得不提——MB-300B,这是Lux唯一的300B放大器。1984年正当真空管复古风潮开始风起之时,Luxman空前绝后地推出了MB-300B,说它是空前绝后是因为MB-300B是他们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300B。这部MB-300B使用正厂黑底黄色闪电字体的W.E. 300B真空管,真空管上还特别加印了「This tube is specially selected by Western Electric for LUX CORPORATION」字样,证明其尊贵的身分。MB-300B单声道单端使用扼流圈及直热型整流管,电路材料特别找到史普瑞电容、碳精电阻以及德国Shurter插头,输入灵敏度可做三段调整,CD直入没问题。背板备有Luxman的LPS AC电源极性判别装置以确保确实电源接地的效果。因为W.E. 300B真空管数量有限,所以MB-300B限量生产,250套卖完就没了,现在即使您想要应该也很难找了!
Luxman(力仕)重要产品:
综合放大器类——L-509u、L-509A II、L-550A II、L-505u、SQ-N100(采用真空管放大)、L-509f、L-509f SE、L-507f、L-505f、SQ-38u;
前级——C-1000f、C-800f、C-600f、C-70f、C-8f、CL-88(采用真空管放大)、CU-80(多声道);
后级——B-1000f、M-800A、M-600A、M-70f、M-8f、MQ-88(采用真空管放大)、MU-80(多声道);
还有诸如美国的麦景图Mclntosh MC275 Gordon Gow 1989年版本经典胆机。几十年来,麦景图公司可以说是始终保持其显赫形象的少数名牌之一……
不多说了,介绍一下。下图是笔者曾经用过的日本力士器材:
L-570。 vvvvvvvvv
c-02前级。vvvvvvvvv
音响器材,不一定买新的就好(就是卖的价格好),就能长久使用。以上的老旧日本器材至今依然坚强的工作着:扒拉扒拉国货精品,又有几件能坚持这么多年呢?良心坏了,只知道上市坑钱骗人,所以做什么都不灵!
不喜勿喷!你可以视而不见,也可以交流评论…(有些段落素材于网络,搬运非盈利)
为什么江小白在短短几年迅速崛起?
江小白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在2017年的糖酒会上,其创始人也谈到了自己的发家过程,让我们一起看下。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消费预言家,关注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本季糖酒会的主办城市重庆,最常见的白酒品牌便是在出租车灯牌的江小白了。
让来重庆参加糖酒会的厂家们一下子就感受到「重庆是江小白的主场」。
这个起步山城的白酒品牌是怎么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的呢?
11月7日,2017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上,江记酒庄董事长陶石泉就分享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江小白的初步成功是营销,持续发展则是背靠“营销”、“品质”两座大山。
定位营销,抓住年轻人白酒的巨大市场
对于江小白,大家最可能想到也许是他们铺天盖地的文案营销,甚至可以和杜蕾斯的文案营销一拼。
不过,这只是表面文章,对于江小白的成功更大的是因为对年轻人市场的精准定位。
中国白酒消费者年龄分布调研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白酒消费70后占40%,80后、90后占26%,50后占34%,白酒主要消费群体平均年龄39岁。
更要紧的是,62%的消费人群对于酒类产品具有抗拒心理,或者根本不喜欢饮用酒类产品,而在剩余的喜欢饮酒或者有饮酒习惯的38%的人群中,86%的年轻人的第一选择不会是白酒,而是啤酒、葡萄酒、洋酒等等。
不过,江小白却独辟蹊径,将自己和年轻人的孤独与焦虑结合起来,找到了现在都市年轻人排泄情绪的出口,更是找到了「年轻人聚会」这个消费场景。
看到有意思,打动自己心灵的文案包装,年轻人会毫不犹豫地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都可以拿来发一发,这有利于江小白的传播,同时也是用户的参与感。
这也是江小白病毒式传播成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5年的时间里,江小白完成了自身的逆袭,从0到10亿的销售成绩,这可以说是白酒业的神话。
注重品质,每一分钱都用来提高质量
在2017全国光瓶酒领袖大会上,江小白明星单品表达瓶(Se100)获“年度十大冠军产品”。
不过在随后的交流阶段,江小白创始人,江记酒庄董事长陶石泉却口出惊人之语。
不管未来市场规模是1000亿还是2000亿,其实与我们关系不大。因为总的来说,短期之内我们不太想看到江小白特别大规模的增长。
原来,江小白在目前更像做一个小众的品牌,把精力放到品质提升上,“为了提升20%的质量,愿意付出200%的成本”,这样的决心甚至不惜放弃空间广阔的市场。
陶石泉说,我们企业是集中精力只一款小瓶酒产品,认认真真把他做好。经常有人问“江小白”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小白”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就跟今天年轻人一样,它会努力持续的改善、提升,这就是精品化。
关注并转发本文,更多精彩文章推荐给你。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