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诺曼底金币修改,四年级描写人物品格的段落?
1、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2、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3、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4、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木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
战舰世界中哪个系的战列舰比较好?
这是我第几次看到类似的问题了?
不知道,但我还是想写一下,毕竟题主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
战列舰在《战舰世界》这款游戏里可以说是新手导师的存在,想要有比较愉快的游戏体验的玩家基本上都是从战列舰起手的。
当然有些人选择从驱逐舰,巡洋舰或者航母起手我也没啥意见毕竟个人选择。
不扯了进入正题吧。
(不想看下面长篇大论的请直接拉到最后看各级战列舰比较,体感排序不喜勿喷,反正你喷我也不理你)
温馨提示,以下分析基于战舰世界0.8.1版本,即国际服务器最新版本,国服玩家不喜勿喷,毕竟我早就放弃了国服。
另外,纯属个人观点,觉得写的不对的,你自己爱玩啥玩啥,别来找茬,评论区请和谐讨论。
我们先说结论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战舰世界》还真不像隔壁《坦克世界》那样顶级载具强弱区别明显,相对来说平衡性还是不错的,当然航母除外。
由于载具类游戏玩到顶级才算开始,我们先分析一下目前游戏里所有的顶级战列舰。
截止0.8.1版本,我们能在游戏中见到的顶级战列舰一共有七艘,共来自六个国家。
分别是
日本 大和级战列舰一号舰 大和号 Yamato美国 蒙大拿级战列舰 蒙大拿号 Montana德国 H42(魔改)计划 大选帝侯号 Großer Kurfürst苏联 24工程横空出世 克里姆林号 Kreml
没官方图,意淫吧
法国 共和国级战列舰(WG明斯克造船厂荣誉出品)共和国号 République(原名法兰西号)法国 阿尔萨斯级战列舰 勃艮第号 Bourgogne英国 征服者级战列舰 征服者号 Conqueror需要提醒的是克里姆林还在超测当中,预计0.8.3版本会开启苏联战列舰的活动,届时就差不多能大面积见到了,目前只能在十级房里见到。回到问题上来
问题的核心是哪一系的战列舰比较好,我选择从十级战列舰入手的原因便是十级是一条线的终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这条线的起点,毕竟除非你没钱修船了,不然肯定还是愿意作为十级爸爸去打的。(屠幼党请绕道,另外我也并不是说其他等级的船就不好用了)
那么究竟哪一系战列舰比较好用呢?
我就直接说结论了,我个人的看法是(排除掉苏联战列舰,还没上线呢)
如果出于娱乐需求,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信心的玩家,可以选择法系战列舰(不包括勃艮第)和英系战列舰,这两艘船基本上都是爽船,并且特点十足,战场威胁性也够大。如果你对大口径有独特需求,毕竟够粗才是硬道理,那就大和460走起,毕竟那是信仰。
要是你比较喜欢均衡发展,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有一席之地的,蒙大拿是你的好选择,并且优秀的美系炮控会给你惊喜。如果你独爱近战,德系血牛满足你的需求,当然法系小伙伴也可以选择近战流,不过大选帝侯更为适合,毕竟目前裸10W血量的还只有她,克里姆林还在测试呢,德系魔法副炮杀伤力也十足。那么勃艮第适合什么样的玩家?
说实话样本数量太少了,我至今都只在游戏里见过十次一下这艘船,不是很好判断,我大概能给出的结论是如果你阿尔萨斯玩的很棒(法系九级战列舰)那么勃艮第也很适合你,勃艮第是一个全面加强板的阿尔萨斯,副炮主炮均有加强,虽然装甲和血量并没见加强很多。
另外由于这船实在是太贵了又不够强势,我建议你有这么多钢的话,不如把斯大林格勒买了,那才是真的强势船,当然要是你钢够多,当我没说。
为什么这么选?
我真的不想再全面分析一遍十级战列舰的特点,请移步我另一个回答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59347969868824846/
由于游戏近期没有大改,这个基本在一个月前的回答还是可以用的上的。
新手怎么选?
我个人推断,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的十有八九是个新手,或者是没怎么接触过战列舰的玩家(和新手也差不多)
这里没有嘲讽新手的意思,只是想说说新手该如何选择要走的线。
这个其实我也在另一个问答里写过,无论怎么样,我始终推荐新手从战列舰起手,原因和理由和隔壁的《坦克世界》推荐从重坦起手是一样的,容错率高,相对比较容易打伤害,也能扛,活得久你才能更快的学到东西。
另外,最近有些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我现在只推荐新手从美系战列舰起手,原因很简单,蒙大拿足够平均,任何时候都有一战之力,或许蒙大拿因此而不够有特点,但作为新手导师这已经很完美了,其他几条线基本都是特点太明显而导致缺点也很明显的,比如英系的AP弹,德系的射程,法系的全身32MM船壳,日系的2号炮塔......
而且美系战列舰过度平滑,前期有一些射程问题和航速问题,但只要好好处理都不是大问题。
你想从其他舰种起手?我没意见,但祝你游戏愉快。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玩多了战列舰不会玩巡洋舰和驱逐舰了,朋友,不玩你也看过吧,你总不可能每一局游戏都是一群战列舰在肌肉碰撞吧,比谁粗?
就算你被屠幼了,被屠的时候你也能学到东西啊,别人是怎么打的,思路是怎么样,如何卡位,如何针对目标,如何选择目标,再不济,人家怎么跑路的你也能看到吧?
说白了,这游戏是需要积累的,其实每个人适合的打法都不一样,这是熟练度和玩游戏的个性差异决定的,而这些东西都不是绝对的。
你让一艘低级战列舰开到高级战列舰5KM内,一样是能打穿的,就算你口径小。
关键在于你要怎么避免(或者创造)这样的机会,利用地形,利用游戏机制,甚至是利用对方的弱点。
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头会说这游戏不是特别好评判哪一系比较好这种问题。
玩家才是这个游戏的核心。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大选帝侯真的难玩,太容易被针对了,20KM射程实在是......一言难尽,副炮流可能没贴上去就被集火死了。
多说一句
评价一下各级战列舰的强弱吧(不计算金币船,不然实在是太多了)
这里纯属体感,有兴趣的看一下, 没兴趣的请直接退出此界面,别把这段在评论里瞎搅合。
(左边强右边弱,另外由于翻译问题可能名字会不太一样,这个请自己去查吧)
二级:三笠(就你一个还有强弱?)
三级:南卡罗莱纳→柏勒罗丰→河内=杜伦尼=拿骚(其实三级没啥明显的强弱区别,赶紧过了就行)
四级:猎户座→凯撒→怀俄明→科尔贝→妙义(妙义除了个航速,其他都没法看)
五级:金刚→铁公爵→国王→纽约→布列塔尼(金刚的手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糟,356能一路用到六级说明没什么问题,这时候高速就有优势了,还有日系嗑药般的射程)
六级:新墨西哥→扶桑→伊丽莎白女王→诺曼底→巴伐利亚(火烧巴伐利亚了解一下,扶桑新墨西哥孰强孰弱这个大家自有判断,扶桑射界更好新墨西哥更硬,扶桑长的过分但跑的比新墨西哥快点)
七级:里昂→长门→科罗拉多→格奈森瑙→英王乔治五世(KGV的HE很强,AP远距离就是屎,格奈森瑙的投射量没话说,里昂正好是另一个极端,科罗拉多和长门是远古死敌,但依旧强而有力)
八级:黎塞留=北卡罗来纳=俾斯麦→天城→君主(八级是个分水岭,除了日美,各系的特点都出来了,但君主不好用基本是共识。)
九级:阿尔萨斯=衣阿华→腓特烈大帝→狮级→出云(火烧云太容易被针对了,核心也很好出,虽然这船的炮意外的很强,但大多数时候她根本没机会用)
十级:征服者=共和国→蒙大拿→大和→大选帝侯(大猴真的太惨,大和好歹有个炮能用,蒙大拿一如既往的平衡,玩征服者的都不要脸,共和国虽然投射量小但20S的射速谁来和我431一战?)
我再说一遍,以上排序并不是绝对的,别拿这个排名说事,强不强纯属体感,和隔壁《WOT》一样,你玩的好的我不一定玩得好,我玩的好的在你手里可能伤害都打不出来,就跟某位dalao玩不来268工程4型一样。(纯属调侃没别的意思)
金币船个人认为没有排序的意义,不是谁都能弄得到的,所以就不加进去了。
最后例行一张图结尾吧
二战时一场战役双方死亡人数会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
“...当意大利人的炮火结束后,我们暂时也可以休整一下,长官命令我带人去清点一下人数,将伤员抢回来,并且将能带回的尸体一同带回来......那些曾经健康活泼的小伙子们如今一个个倒在这里,很多人已经分不清面孔,甚至有些烧焦的尸体连敌军和我军都分不清,四处满是断掉的四肢和碎肉,你想找到一具完好的尸体吗?那一定不现实.....”
这是英联邦陆军上尉劳尔琼斯写在他的《战争日记》中的亲身经历。
二战是全世界人民的沉痛过往,在这场战争中,涉及了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战争中死亡的就有7000余万人!
那么,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这些遇难的尸体是如何治理的呢?
针对二战中的士兵尸体处理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军事纪实资料,现做出以下整理。
其实,这个答案也是因国而异的。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人道主义精神也不互通,在处理士兵尸体这件事上,有的国家做法残忍,有的则十分暖人。
中国:贯彻到底的人道主义。
以1984年的中越战争为例。
1984年7月12日,我军取得松毛岭大捷,而在我军阵地前倒下的,有3700多具越军尸体。
秉承人道主义精神,我军给越军第二军区指挥部发去了以下通告:
我军本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允许你们到我军阵地前沿将死亡越军官兵的尸体运回,以告慰他们的亲属。
你方来运尸体的人员每次不得超过五十人,要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打着“红十字”的旗帜来,不携带武器。只要按此办理,我军决不开枪、开炮,确保你方人员的生命安全。
没想到越军根本不按规矩办事,他们不仅没有打旗子,反而还100多人架着机枪就来抢尸体。
这种行为自然遭到了我军一阵排炮的轰鸣,结果阵地前又多了十多具死尸。
此番冒进的越军干脆对这些尸体不闻不问,彻底不管了。
当时正值夏天酷热难耐,为了体现人道主义,我军只得无奈地选择浇上汽油用火焰喷射器焚烧。
经过后期的长久协商,越军最终派人将这些尸体残骸运走,才使得这3700多人入土为安。
对于我军自己的尸体,中国军队更是尽可能地一个都不能少。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清点人员装备后,发现少了10具牺牲战士遗体。团领导在报告上级批准后,全团返回作战地域作战这些遗体!
经过一个昼夜的寻找后,才找到了5具。
回国后,由于尸体未全部找回,该团的主要领导全部受到了纪律处分!可见,战场上我们是尽最大能力带走自己战友的遗体,这是留给后人的情感寄托,更是部队的纪律规定。
日本:丧心病狂地毁尸灭迹。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最黑暗的一天。
侵华日军在南京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除此之外,日本为了消除证据,竟然丧心病狂的焚尸灭迹,甚至还活埋战俘!
再来反观日本士兵对自己战友的处理方式:
在二战中,有一个日军上等兵,叫做河野高太郎。他曾经参在新几内亚岛与澳大利亚军团作战,最终日军以失败告终。
澳大利亚人对待日军也是出了名的狠,根本不给日军留活口。
河野高太郎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恨透了那些跟袋鼠做朋友的家伙,他们根本就不把我们当人看待,我看到过有投降的士兵被他们当场打死。我想捡回同乡江渡君的尸体都变成了一种奢侈,我和小野君他们几个试了好几次,但是敌人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将同乡的尸体丢下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我曾在入伍前答应过他的父母,如果他战死要将他的骨灰带回去.....”
“最终,我没有办法将江渡君带回来,因为长官要求我们更换阵地,对方的机枪手死死盯着我们,也许还有狙击手藏在某个地方,用尸体做诱饵引我们上钩,我的腰被自己的刺刀柄弄伤,这令我的行动变缓慢,如果我强行过去,一定会跟他一样将尸体丢在这里,我们大和民族是不能抛弃朋友的,我们只要能做到,就一定要将尸体抢回来,然后烧掉,让他们早一点到达天照大神哪里.....”
日本军在中国人面前是杀人如麻的魔鬼,在自己战友面前,他们居然也能体会到心痛。
不过呢,这位河野高太郎最终没有抢回尸体,只能任由他们成为热带虫蚁的腹中之物。
英军日记实录:挖坑掩埋、汽油助燃。
参考的是英联邦陆军上尉劳尔琼斯写在他的《战争日记》:
“我命令阿里斯上士带着他的人不论是我军还是敌人的尸体,都捡回来,但是遭到了他的反对,我气愤地告诉他这是命令,他惧怕我,不得不按照我的命令去办事,他们这些小伙子将昔日的战友和敌人的尸体都捡回来,丢进三个很大的弹坑中.....半个小时后,就在那三个弹坑快要填满时,我接到命令,长官命令我快速转移阵地......”
“为了节省有限的油料,我们只能将少量油料浇在这些破碎的尸体上面,我猜想这里面也许还有人活着,只是不能说话了而已,但我们顾不了这么多.....当火焰点起后,我听到肌肉燃烧爆开的声音,我强行令自己不去听,但是这些声音还是传到我的耳中,我命令士兵快些离开这里,很快就有飞机来轰炸这里。那些遗留在战场上的士兵们,只能丢弃在那里,显然我们捡回的尸体连四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没有办法,谁让这是该死的战争时期呢.....”
由此观之,在紧急的战情中,本就是兵荒马乱,再去处理这些尸体实在不容易。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下,这些尸体就只能扔在地上,无人问津了!
尽管有人心如豺狼,有人善良温暖,在战场上,士兵们最重要的是厮杀,是取得胜利。而那些倒下的队友,也只能尽可能地去减少遗憾。
以下做个总结:
方式一:挖坑掩埋。
一般来说只能草草处理,而在野外的战场上,就地掩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对于胜利方来说,战胜方的尸体处理较为精细,可以挖坑单埋,如果死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在场,还能尽量给做个像样的坟。
方式二:火化焚烧。
这个方式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尸体很多且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尸体腐烂,引起瘟疫,补给充足的部队一般会选择火化。
方式三:大坑集体掩埋。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找个大坑(比如大口径火炮的弹坑)一股脑儿填进去埋了。
还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牺牲士兵的尸体都是完整的,很多人可能是死无全尸,残余的身体器官请各位自行想象,处理这些细碎的尸体,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搓到一堆,集体给掩埋。
说了这么多,战场上的尸体处理方式无非就是掩埋、烧掉、丢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怪就怪这无情的战争吧!
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贵族拥有怎样的特权?
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贵族政治权力已经很小的,有的只有部分经济特权,没有政治权力意味着他们不再像传统的封建领主一样履行义务,但是同时他们又占有很多经济资源,而法国人民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一、已经丧失政治权力的法国贵族
法国的中央集权化开始于15世纪,到了18世纪末,经由路易十四等历代君主的努力,法国贵族在地方的势力和政治权力已经基本被清除,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贵族不再具有征税和组织军队的权力,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丧失了领地,进而破产,保有领地和财富的贵族不足3%。大部分失去权力的贵族都被路易十四移到了首都进行看管。
在大革命前的法国,贵族的荣耀不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来自于地方,而是来自于国王的赏赐,一些得到国王赏识的贵族,比如拉法耶特伯爵,可以出将入相,但是无论他们多风光,他们的权力都是国王赋予的,如果国王想剥夺是轻而易举。
此时的法国贵族与其说更像传统的封建领主,不如说更像国王的廷臣,以至于路易十四时期的大臣说道:凡是远离陛下的贵族都是粗野之人。越接近国王越尊贵,越受宠爱,实际上标志着贵族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性。
二、法国贵族依然保有经济特权
虽然大部分贵族没了政治权力,但是他们的经济特权还是不小,他们的经济特权主要来自于两个,一是国王赏赐的领地和财宝。二是他们通过关系躲避的税赋。
就赏赐方面,很多贵族的薪水往往十分巨大,一些最小的督军收入也达3万利弗尔,而一些大的督办,比如卡拉芒伯爵,收入更是多达60万利弗尔,比如佩里戈尔伯爵和他的夫人首次莅临三级会议时,便分别获得了国王1.2万利弗尔的津贴。
关于避税方面,往往是农民作为最穷的群体,交税最多,而贵族那么富裕却交的很少,税赋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包括什一税、军役税、人头税、二十分之一税、道路劳役捐,间接税则包括盐税和商品税。
农民的税赋没法逃避,而贵族可以用各种方式避税,比如人头税,贵族则可以通过关系予以躲避,某位伯爵,收入为4万利弗尔,按照税表,须缴纳1700-2500利弗尔,但实际纳税只有400利弗尔。而军役税,奥尔良督办坦诚贵族所交只占其收入的百分之一,军役税方面,最有钱的贵族所缴税额,仅为应纳税额的八分之一,其上缴税赋总量仅为平民的10%。
这些经济特权使得贵族占有了国家太多的经济资源,虽然贵族中也有拉法耶特伯爵那样的能臣良将,但是大部分的贵族还只有宫廷小丑一样的存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取悦国王。
三、民众最恨寄生虫,而且压迫者
法国大革命告诉我们的一点就是,民众最恨的其实不是压迫者,而是寄生虫,过去的封建贵族虽然剥削农民,但是同样负责保护农民,维持秩序和司法裁判,对农业生产也十分关心,因此那会的贵族固然冷酷,但绝对不是废物,到时打仗大工程,还得贵族老爷上。
而到了大革命前,法国贵族不履行义务了,失去权力了,但是却享有经济特权,民众的一大部分税赋都用来养不劳而获的他们,这就是间接剥削而不是直接剥削,民众当然恨他们了。
拥有经济特权而不履行政治义务是法国人民憎恨贵族最大的原因。
松下员工朋友圈发勿忘国耻被领导威胁离职?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员工朋友圈发“勿忘国耻”是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一种爱国行为,无可挑剔和指责。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强我国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借口柳条沟事件,炮轰北大营,彻底撕毁了“邻友和平”的假面。89年前,东北军在“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战自退,日军轻易拿下沈阳城……从那一天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拿起枪,扛起炮,开始保卫自己的家园。
望着残破的祖国山河,每个中国人脸上都留着泪,心中都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千千万万赤子视死如归,他们用身躯建造起了保卫祖国母亲的“万里长城”,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正是他们谱写了无愧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使我们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陶行知先生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分。中华英雄儿女们完美的诠释了爱国的意义。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员工9月18日当天在朋友圈发“勿忘国耻”是爱国行为的一种正常表现,合情合理,合规合法。不应该因为在松下电器上班,受到公司领导的威胁。松下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不应该受到 玷污!
第二,如果被威胁的领导是中方管理人员,我对其不了解历史,做出如此愚昧无知的行为表示可恨又可怜。
如果威胁员工的是中方管理人员,我对其所作所为表示强烈不满。首先,其不了解历史,或者了解历史而忘记过去,和背叛自己的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有一颗爱国心,有国才有家,如果他连家和国都不爱,我想问他还能爱什么?最后,如果是因为日方管理公司领导给了几个臭钱就出卖自己国家的尊严和民族自尊性,这和汉奸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因为金钱就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和国家尊严,其所做所为注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员工和领导孰对孰非,一目了然。
第三,如果被威胁的领导是日方管理人员,我想说的是,只有尊重历史,才能面向未来,历史就是历史,不容篡改。
如果员工的领导是日方管理人员,我想说的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容篡改,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
今日之中国已不再是100多年前的清政府。请日本政客和日本人民尊重历史,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只有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中日友好合作的未来。
松下作为日本的知名企业,如果企业文化发展方向错了,每前进一步都是漆黑的一团,我相信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这种不尊重历史的企业会给予相应的制裁。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请松下企业领导和管理高层自省,自爱,自重。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游走在笔尖上的舞者 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