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三星爆炸,你还会购买三星手机吗?
我是从2010年开始用三星i8000(WM6.5.系统)手机到现在的S10+ ,我一直用三星的原因是屏幕与拍照就这两点。三星手机销量全球第二 ,note7手机自燃的质量问题如放在全球销量上看,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电池问题,国内手机厂商也有过,不过在处理手法上,三星区别对待中国用户是令人气愤的,因品质问题note7最终也就停产了,这也给三星重重一击。我觉得看待某种产品好不好,不是因出现个别问题来判断的,而是看厂商处理事件的态度和行动,如售后对用户的态度,研发工厂对产品的改进等多个环节来看,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产品,当然如果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连续出现问题,没有一家厂商敢保证自己的产品绝对没问题的,假如这次note7自燃了,接着note8或note9又出现问题,那就可以说这三星的产品不行了,不要买了。在note7上市之前,我用的是note5,本来打算换note7的,结果note7出事了一直没换,后面s8s9note8note9我都没考虑,因为我也在关注三星手机后面的会不会出现老问题或其它大家认为是问题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两年三星手机的产品更新升级都算满意,所以今年终于出手10+,把我用了多年的note5换掉。以下几张图片是用S10+随拍的
7爆炸原因公布了吗?
三星闹特7出现爆炸时,一群脑残kol极力洗地,说是用户用微波炉加温导致的,说是华为搞得鬼,最后一一被打脸,那些拿棒子的钱的网上kol真的什么事做的做的出来啊,三星也够厉害的,手机利润下降了,直接提高闪存和屏幕的价格来保证盈利,而华为有可能是三星这一举措的最大受害者,mate9 Pro受屏幕的影响出货量不是太大(这个估计也跟三星的产能有关),而p10的闪存门事件基本上关注这款产品的都知道。本人很反感三星的手段,国产零部件制造商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在某些关键零部件上打破三星等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
如何看待三星爆炸案的二审宣判?
谢邀!
其实这件事三星确实是此前处理不厚道,我们知道,三星note7爆炸事件波及全球,那么大的影响力,但三星就在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上,死挺着不认错。
最近这件事情重新审判的时候,依然是没有确定三星的主要责任,三星也并不准备向消费者道歉等等,而作为当事人,消费者也是并不满意,表示可能会继续上诉。
其实目前站在三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很难处理这件事情,首先爆炸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也就是说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但如果这件事情三星公开道歉的话,就会重新让这件事情发酵并走向大众,那么也就是说这么几年三星的努力又白费了。
但如果三星不道歉的话,这件事情仍然会被媒体爆料,而且,影响力可能比道歉还要更恶劣。这目前已经让三星走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尤其是今年三星es10系列刚刚在中国打开市场,销量也节节攀升,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把以前的事拉出来重新审判的话,对三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其实三星的处理办法就错了,如果早在几年前,就将这件事情处理好的话,那么经过了这两三年,整个事情的影响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三星也可以重新在中国市场继续运营的,挽回其品牌形象。
但目前就看,这个当事人是否还要继续追究责任?如果继续追究责任的话,那显然对三星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当然当事人可能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诉讼会消耗自己大量的时间,包括精力。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觉得三星当年确实做得不太厚道,首先区别对待这件事情,太恶劣,除此之外,在全球都召回道歉的情况下,唯独对中国用户进行双标处理,这是我最讨厌的行为。
为什么三星和苹果手机都发生过爆炸?
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描述八部iPhone 6手机电池起火的报告中也提及手机电源耗尽前异常关机的情况——苹果曾在11月20日宣布iPhone 6全球召回,处理异常关机问题,而这些手机不在召回范围之内。
另据央视报道,一位来自浙江的苹果忠实用户,在2015年3月购买了一部iPhone 6 Plus手机,在今年8月31日,手机突然发生爆炸。而另一位江苏的iPhone 6 Plus用户,在正常充电的情况下,手机也发生了爆炸。
另据台湾“中央社”11月21日报道,香港传出一名6s用户疑因机身过热灼伤大腿。而爆炸事件也在iPhone7用户身上时不时有发生。
通过上述新闻材料里我们能发现一个很微妙的东西——时间点。苹果手机爆炸出现的时间和被炒的沸沸扬扬的三星note7爆炸被召回事件的时间惊人的相似!
我们用一张图片来简单的回顾下三星note7爆炸门事件的始末。
全球两大手机行业巨头接连在8月底9月初这段时间被曝出手机爆炸事件,难道是两家公司相约牵手为即将重回智能手机市场的诺基亚在铺路吗?难道这是对曾经移动通信终端巨头诺基亚的致敬?
当然不可能。
都是爆炸,但显然苹果并没有“720度向后翻腾两周螺旋爆炸”,而三星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地位已经荡然无存。
三星在被曝出接连发生爆炸后迅速收回了在全球范围内已销售出去的250万部Note7手机,但其中不包括中国。
在被中国质监总局约谈后,三星才决定召回1858台note7手机,国行版仍然面对市场销售。直到爆炸事件发酵近一个月后,三星才决定召回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Note7手机。
三星的这种 “差别待遇”彻底寒了中国消费者的心,随后三星强推盖世系列的S7用来填坑中国消费者也并不买账,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
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三星和中国消费的关系就是:“你的态度让你已经快要失去本宝宝了”。
和三星note7爆炸不一样,苹果手机这次爆炸的新闻你在各大媒体平台的门户网站上基本找不到!
都是全球寡头型企业,难道企业公关的差距如此之大吗?
其实这应该归功于一个神奇的群体——粉丝。
小米的粉丝叫自己米粉;华为的粉丝称自己花粉;诺基亚的粉丝称自己为诺粉。而苹果之所以能够将爆炸事件的危机公关做得如此完美,除了他们本身的优秀之外,果粉的洗白同样至关重要。
小编在知乎看到一个非常热门的帖子。有个用户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 iPhone 和 Note 7 都爆炸,但苹果却不召回呢?
之后就可以看到这个问题被大量网友一边倒的反驳,以下摘选了部分网友评论:
人们对于苹果爆炸表现出来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的维护苹果,即便苹果爆炸事件确实是个案或者是外力挤压所致,但人们似乎没有也并不愿去稍微质疑一下。
如果说是一部手机发生爆炸可以解释为偶然现象,那么在密集的几个月内,苹果多起手机发生了爆炸事件与故障,说苹果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也应该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知道,吸烟者在看到禁烟的信息、广告或图片时,脑子会自动屏蔽这些信息。即人们会倾向于忽视那些与自己观点与利益相悖的信息,而重视那些与自己观点与利益一致的信息。
因此苹果的公关的方式就采取了顺应果粉的这种心理,让人们相信并坚持这种信念。
比如说自动关机现象,苹果基于外界的压力下给出了这样的回应:“少数于 2015 年 9 月到 10 月期间生产的 iPhone 6s 设备中,某项电池元件被装进电池包之前在受控环境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使电池电量消耗速度快于正常水平,导致意外关机。通俗一点解释是,某一批次的 iPhone 6s 电池元件在封装之前被氧化或者受潮了,而使其性能下降。”
基于手机自燃现象,苹果的回应是:这些设备明显受过外部物理损坏,从而导致自燃。
另一方面,如果它有问题,按照苹果傲慢的处理方式,沟通渠道是非常欠缺的,不回应不召回不赔偿几乎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类似央视报道的刘女士苹果6 Plus手机在正常充电的情况下,发生了爆炸,苹果方面没有承认自己的产品问题,“(苹果方面)说这个东西要寄到美国去检测,但是时间比较长”。
所以,苹果手机爆炸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也就可以解释了,这会让它的持有者陷入痛苦之中,人们对一个品牌的迷恋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品牌了解与体验磨合、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很高的适应成本与时间成本,在当下人们究竟要选择什么品牌来替代苹果,这太难了。
在很多人眼里,除了苹果的产品,真的还有更多选择吗?
并没有。失去它,这会让人们不可避免的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所以,人们更愿意希望苹果产品会越来越好,爆炸是偶发性事件、或者真实性无法确认。
如何评价三星公布的Note7爆炸原因调查结果?
首先让我们把时间回放至2016年8月,那时刚刚上市的三星Galaxy Note 7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惊艳。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上百起Note 7爆炸事件的发生,三星开始频繁的陷入舆论危机。
时至今日,距离三星Note 7全球首炸已经过去近5个月的时间,三星官方终于就此事件召开发布会,公布造成爆炸的真正原因。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总裁高东真(DJ Koh)表示,“三星为了追求创新与卓越的设计设置了Note7电池的规格和标准,而这种电池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未能在Note7发布之前发现和证实。也就是说,因为三星过于追求设计导致电池的不合理,而且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整场发布会开下来,不难看出三星始终将重点放在电池缺陷的问题上,但是在镁客君看来,电池只不过是一个背锅侠。
三星去年急于推出Note 7,就是为了抢在iPhone7之前,拿出自己最新的旗舰机型。老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三星过于心急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验证这款机器的各方面细节。我们知道,三星Note 7在设计上,采用了不少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比方说使用了虹膜识别,此外还拥有众多的内部电子元件。如此一来,过于紧凑的元器件导致了许多设计上的难题,而电池设计的不合理就是因为三星Note 7内部空间布局过于紧凑。
诚然,在智能手机诞生初期,三星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傲视群雄。只不过好景不长,国内市场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的崛起,三星的销量在15年甚至连前五都排不上。尽管在全球市场上,三星仍然处于销量霸主位置,iPhone的需求日益放缓,但是三星的硬件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所以,三星不得不选择了激进,甚至近乎于冒进的策略,寄希望于拥有虹膜读取技术的Note 7,继续捍卫高端市场中的销量优势,并给对手施压。
科技创新本身或许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但是比技术难题更困难的是如何让其走上商业化的道路。纵观整个三星Note 7事件,再加上少数iPhone7存在的发热及杂音问题不难看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并非易事。因为这种创新并非将几个“黑科技”进行所谓的叠加,而是需要从产品整体性出发,进而形成系统性的创新。而且在技术创新到技术商用化的进程上,还必然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可行性认证和稳定性测试。
新技术商业化需要经历的这一过程,其实不仅仅是对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对整个科技界的各行各业亦是如此。就比方说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但仍旧需要大量的实际测试来验证该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
所以说,Note 7事件的发生,其实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所有科技公司来说,都是一次警醒,也是一种激励。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