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井一夫,锤子和一加各自的情怀在哪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平井一夫,锤子和一加各自的情怀在哪?

为何有创新精神的锤子手机屡报危机,趋同堆料的一加却风生水起?几乎同时发售的两个年轻品牌,创始人具有鲜明的个性;锤子手机屡次拿出颠覆行业的创新,却数次暴出财务危机;一加手机多被人诟病外观与OPPO相似但销量屡创新高;是创新者的窘境?还是商业时代的悲哀?

那一年是手机创业的黄金年份,锤子SmartisanT1与一加Oneplus一代都2014年发售,初期还曾相互欣赏,但是几年过去了,如今的锤子手机多次被媒体爆料被收购,财政赤字甚至员工的工资都要延期,初期是不信的,一直到法人变更的事实。锤子手机从推出伊始就满是争议,但是谁没有被老罗的工匠精神打动过?一个外行杀入手机行业,带来了如此多数量的创新,甚至用过SmartisanOS的人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当前最好用的安卓系统界面之一,如此励志的故事,怎能不让人唏嘘?

一加手机如今混的风生水起

2014年4月Oneplus一代发布定价1999,使用了当时主流的旗舰的硬件骁龙801系列与3G运行内存,外观采用了悬浮屏的设计,主打手感,与当时的OPPOfind7确有几分相似,但是网友扒出一加的设计师确实就是设计find7的那个来打消疑虑,两款手机价格相差1000以上,一加一跃成为了当时性价比很高的手机,一月之后发售当日就销售一空,与刷机团队CM合作,顺利获得国际口碑维持到现在,初期专心做硬件的一加一代甚至还可以刷机成SmartisanOS系统。反观锤子5月发布,迟迟不能供货,首战便延误了战机。

很多人都说一加是OPPO发展线上的子品牌,刘作虎曾经的OPPO高管背景与股权结构证实了这点,4年过去了,近期发布的一加6T依然采用了当前高通骁龙平台顶级硬件配置了,骁龙845处理器与8G运行内存,配置了IMX519感光元件的主摄像头,依然主打性价比,虽然4时间里随着整个行业的硬件成本升高与工艺品质的提升,价格不再是1999而变成了3399,但是外观越来越像OPPOR17了,连屏幕大小都不舍得改动一下,虽然毫无创新可言,但是一加的销量却是节节升高。

我想一加唯一值得称道的贡献就是价格了吧。消费者不管你创新或者情怀,以较低的价格拿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让人掏腰包,商业时代就是这么残酷。

情怀依旧但是现实很残酷

还记得锤子T1发布会的三小时激情相声,每次发布会都座无虚席,只因工匠精神的情怀感动,创始人罗永浩有着争议的品格张扬而口无遮拦,但是他做出的产品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曾经与王自如的3小时直播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行业内幕。

4年时间锤子的变化很大,从棱角分明逐渐变得圆滑,从硬件到软件都从乔布斯式的孤傲变得逐渐接受了世俗的批评而改变,在坚果发布时还有T系列的坚持,到坚果系列销量成熟而暂时抛弃了T系列,定价也逐渐朝着性价比手机迈进,但锤子手机的采购量所限一直没有拿到旗舰级别的硬件。

坚果R1虽然配置了骁龙845平台,摄像头也升级为IMX363感光元件,但是LCD材质的屏幕同主流OLED屏幕的差别拖了后腿,并且利用存储从6+64到8+1T的变化,把一款手机定位三档人群,从2K价位到8K的定价,就像米8与iPhone X外观一样,我们实在分不出拿在手里的是2K的手机还是8K的手机。

但是在当前同质化严重的诸多手机中,锤子依然特立独行,锤子的创新不是小小的升级,每一个都是实际体验上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在软件层面。

SmartisanOS6的无限屏推出几乎开启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比时下的全面屏概念更具创新意义;子弹短信提供了更高效的语音沟通方式;闪电胶囊1.0提升记录效率;大爆炸2.0改变复制黏贴方式;一步1.5快速切换应用,还有很多的真正好用的功能给整个行业带来一股清流。

当锤子利用坚果系列的成功拿到了几乎主流的硬件配置,再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逐渐走入正轨的时候,危机从未离开,手机行业是财富聚集地,创新是用钱堆出来的,虽然锤子让投资者看到了未来的,估值逐年上升,但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资金链的危机从开始保持到了现在。挖角拼凑的手机制造与品控团队对于产品力的把控很难真正完善,从而暴露出诸多小问题,每一个都会被盯住的媒体大肆渲染,一些设计的细节确实还需要经历几代更替才能逐步完善,与更拥有曾经摩托罗拉硬件班底的小米和OPPO背后支持的一加甚至独立加工的魅族相比都难有胜算。

讨论

说实话,我们不希望这样一家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企业如同乐视、酷派、金立一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锤子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上的进步,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商业世界没有同情,产品力是核心竞争力,每次要下单锤子手机的时候总是会被一些细节所阻拦,情怀虽然很感性,但是消费是理性主导。虽然励志故事悲情结局会让人铭记,但希望罗永浩与锤子手机还有更好的明天。

我会分享一些有趣数码观点,

体验一些新奇的数码好物,

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数码自媒体《卢旭》

微软现状如何?

黑暗中的觉醒:Always Connected PC。

在这样一个冬日,外面已经开始起了寒风,有先见的人早已经加上了厚外套,抵御日益下降的温度。而对于微软来说,它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境况。该公司宣布与移动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全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推向 Snapdragon ARM 处理器,这与当今智能手机中使用的芯片非常相似。虽然目前来看还不算是棉袄,但至少可以算是件风衣,让微软的 Windows 产品不至于在风中被吹得瑟瑟发抖。

PC 销量下滑,英特尔联盟崩塌

在智能手机崛起之前,Wintel 联盟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微软与英特尔之间紧密合作,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两家巨头携手合作,共同打造 PC 的软件和硬件平台。

而随后,风云突变。根据市场调研公司 IDC 在本周二发布的报告称,今年全球个人计算设备 (PCD) 出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 2.7%,虽然这一下降比例相比于去年有所减少,但在 2018 年的出货量还将进一步下降 4%。到 2021 年的时候,全球个人计算设备的出货量将从今年的 4.233 亿下降到 3.939 亿。而传统 PC 的出货量将从 2016 年的 2.602 亿下降到 2.481 亿。

随后,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芯片上无法给予微软足够的支持。同时自身也没有在手机芯片上获得成功,被高通压制最终在市场惨败。虽然有过想收付智能手机市场的努力,但最终大势已去,无法挽救。

另外,英特尔也在设法摆脱对 Windows 系统和整个 PC 市场的依赖。PC 行业的总营收已经连续下滑了 5 年,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数据中心和物联网是英特尔目前面临的最大机会,但这已经让原本的 Wintel 联盟摇摇欲坠。

智能手机惨淡,等待救赎

微软需要一个产品,来帮忙稳住智能手机产品带来的市场空缺。

截止到 2017 年 10 月底的三个月内,Windows 手机系统在各地的份额纷纷同比锐减,比如德国从 2.4%降至 1.3%,在英国从 3.2%降至 1.1%,在法国从 4.8%降至 1.0%(跌幅最大),在意大利从 4.3%降至 1.7%,在美国从 1.2%降至 0.5%,在澳大利亚从 3%降至 0.4%,在日本从 0.2%降至 0.1%。总结一句话,这是个基本完全被放弃的产品线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一款产品,能够帮忙承接一部分高端的移动用户,为未来的新产品留存用户,是再好不过了。

近日,网上曝光了一份微软职位说明,显示微软正在打造基于骁龙 845(代号 SDM845) 的设备,该设备有可能就是传言中的 Surface 手机,也有可能是适用于 Surface LTE 版设备。而在这个产品出现之前,Always Connected PC 是最佳的市场突围者。

Always Connected PC 始终连接电脑,中间形态的卡位产品

在微软和合作伙伴将如何定位这些新设备的重大转变中,品牌“Always Connected”将被用于指在 ARM 上运行 Windows 10 的设备。这意味着在零售店里,当客户走进去时,会有台式机,游戏笔记本电脑,商务笔记本电脑,超极本,现在有一个新选项:始终连接。

永远连接的个人电脑和标准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区别是显着的,但也有很多重叠。微软公司 Windows 和设备副总裁马特·巴洛(Matt Barlow)表示,ARM 的 Windows 10 已经完全重新编译为高通公司的硬件,许多应用程序(包括经过优化的 Office 365 版本)的响应速度非常快。Qualcomm Snapdragon 835 是 ARM 首次针对 Windows 10 推出的处理器,具有合理的性能,但功耗却比我们在 PC 领域,特别是在低功耗状态下所使用的功耗要低。

始终连接的 PC 运行完整的 Windows 10(无论是 Windows 10 S,Windows 10 Home 还是 Windows 10 Pro),并且可以运行所有 Win32 应用程序,无论是从 Windows 应用商店(桥接 Centennial 应用)还是通过传统方式安装。

Windows 10 在 ARM 和 Always Connected PC 上的主要优势归结为三个主要特点:

即时开启 -与您的智能手机一样,Always Connected PC 不会休眠; 相反,即使在待机几小时之后,他们也会立即开机。始终连接 -像智能手机一样,无需使用 Wi-Fi 或 LTE 网络与 ARM 上的 Windows 10 断开连接; 这些电脑将会收到通知,提醒和拉取数据,而不会断开连接。电池寿命 -智能手机已经获得了全天的电池使用寿命,但 Always Connected PC 的尺寸至少是其四倍,这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可以匹配相同的硬件。所以维持整整一周的使用而不充电是可能的。

Always Connected PC 有卡位的重要性。面对传统 PC 的短板,其永远在线和长续航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务用户,维持住一定的 PC 市场热度。同时,其特性又和智能手机有些类似,可以为微软目前空白的移动产品争取一些用户。如果传说中的 Surface Phone 后续能够跟上,那么这是非常好的中间态产品。

两款单品已经首发,有望聚集起久违的 OEM 伙伴

惠普和华硕这两款新设备将于 2018 年初上市销售,并将通过传统零售商和微软销售。联想也将在 2018 年初推出一款产品。

惠普 Envy X2 是一款运行 Snapdragon 835 的超薄型平板电脑,具有 4G LTE2,Wi-Fi 和长达 20 小时的电池续航使用时间。Envy x2 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和手写笔(Windows Ink 笔,能通过笔和触摸同时进行自然的绘画和写作体验)。无风扇,轻薄的 CNC 加工铝合金平板电脑的厚度仅为 6.9mm。它具有完美的 12.3 英寸对角线触摸 WUXGA +显示屏和 Corning Gorilla 玻璃,可提高耐用性和耐刮擦性。它只有 6.9 毫米薄,重量为 1.5 磅(680 克)。

华硕 NovaGo 是“世界上第一台千兆比特 LTE 笔记本电脑”,据说可以在短短 10 秒内(在很少存在的理想条件下)下载两小时的电影。NovaGo 更像是一个带铰链的传统笔记本电脑,将显示屏翻转成平板电脑,演示或帐篷模式。电池续航力为 22 小时有效使用和 30 天待机状态。一个 4GB 的 NovaGo 存储容量为 64GB,售价为 599 美元,8GB 和 256GB 售价为 799 美元。

Always Connected PC 看起来像是苹果和 iPad 产品线不断挑战的答案,而苹果和 iPad 产品线虽然日渐萎缩,但仍然是消费者甚至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软在早前表示:客户告诉我们,他们希望拥有始终连接网络的电脑,这将以极具优势的性价比提供极大的生产力,我们有信心将这些引人注目的设备推向市场,并与广泛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

Always Connected PC,能否带领微软走出移动硬件行业的黑暗,见到光明,我们拭目以待。

索尼为何一直不愿意放弃亏损的手机业务?

其实这个问题早些时间,网友们就已讨论过。我直接“拿来主义”分享下:

其实有几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智能终端的应用上趋势,在很多应用范畴内都离不开手机的支持,这一点也是很多互联网巨头都不愿意舍弃移动智能终端的因素之一。包括微软,谷歌等企业都是如此,索尼作为消费电子企业曾经的霸主之一,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市场。

其二是索尼本身在传感器、摄像头等细分市场都有不俗的技术优势,因此也希望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虽然可以借助给其他手机终端厂商的产品提供服务,但显然索尼还希望自己也能保持这方面的示范效应,因此不愿意舍弃自己的移动终端产品。

其三是索尼估计也难以找到真正接手的对象。毕竟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像以前,众多的新兴品牌商已经崛起,他们的市场美誉度也不俗,也能够扛起自己的一片天,甚至在和苹果三星的竞争中都不遑多让了,这时候接手索尼这个品牌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大。因此选择的余地太窄。包括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等等整合带来的难度都不小,甚至索尼自己的PC子品牌的出手之后的再生能力也一般,因此市场对于索尼智能手机品牌的追捧力度不足,也是较难出手的原因之一。

其四是虽然索尼发展VR的重点是PS4等游戏市场,但是构建在智能手机市场的VR应用也是发展趋势所在,因此索尼只要在VR市场要不断布局,就希望继续保留智能手机品牌以及相应的产品系列。

平井一夫为何是索尼的救世主?

在2012年4月,平井一夫接替索尼第一位外籍掌门人Howard Stringer,成为新一任索尼社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当时面临的不是营业利润超高的上市公司,而是世风日下的超4500亿日元的巨额亏损外加暴跌至1300日元左右的股价。

平井一夫上任后,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的改革,他回归了日本企业本来面目,效仿“乔布斯”,把没用的项目全部砍掉,然后又回归“科技领先一步”“专攻尖端产品”,集中力量做好“尖端产品”……令索尼“起死回生”。

到2017财年,得益于游戏和网络业务的强劲表现,索尼实现了7349亿日元营业利润,创出了公司史上的最高记录。

由此看来,平井一夫不正是拯救索尼与水火之中的救世主吗?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