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大通证券神通版,真正的孙悟空是不是已经和六耳猕猴调换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意思也能理解,就是有追求有毅力的人分别几天就有很大变化,不要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人家上进了,从内到外气质一新,你能说他被替换了吗?许多人变化太大,以致故人见到后惊叹:唉呀!你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人家只是思想境界升华了,只是好像换了个人,实际上还是原来的他。
从变化者本身来说,过去种种,有如昨日死;未来种种,有如今日生,但这也只是精神的新生,不可能被另一个相貌一样的冒名顶替了。当然冒名顶替的也多,比如近几年暴光的高考生冒顶替,再比如《西游记》里刘洪冒唐僧生父之名作官十八年……但是要尊重原著的话,六耳猕猴绝对没有替代悟空完成取经,而是死在了孙悟空的棒下。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作过论述,但可能还不完备,所以作些补充是有必要的。
六耳猕猴身上附有悟空的心魔,这是他跟悟空外表一模一样且打斗起来不分胜负的主要原因,因为心魔代表的就是悟空自己,悟空的感受就是他的感受,所以唐僧和观音念起紧箍咒时悟空头痛他的头也真实地同步而痛。
照妖镜为什么照不出来呢?我猜想照妖镜类似个X光机的东西,别的妖怪变化了让它一照,显现出本来的骨架,也就是原型毕露;六耳猕猴和悟空一同照镜,显现的都是猴的骨架,所以分辨不出来。
观音为什么也没辙?他只记得紧箍咒是唯一的,忘了真猴子身上还有三根他赐的救命毫毛,那是他净瓶里杨柳叶子所变,想必模仿不了……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烘托佛祖法力的深广,也就是说所有问题只有到了如来那里才不是问题。
关键的问题是,心魔是如何产生又如何附到六耳猕猴身上的。其实作者也很重视这一难,所以伏笔在收服蝎子精那一关就埋下了。
蝎子精擒了唐僧去,一片痴心想跟唐僧交合,在与蝎子精抗拒的两个昼夜中,唐僧实际上已经中了毒,这个毒既有妖怪给他的食物里有形之毒,又有在抵抗美色中自心肉欲滋长的无形之毒。而悟空,更不用说了,被蝎子精在脑门上叮了一下,虽经昴日星君治疗,但残毒却已潜伏下来,进入五脏六腑。
带毒的一对师徒,终于因为随后遇到的强盗而引发了毒性,悟空不仅狂性大发将一干强盗打死,还将留宿他们的杨姓儿子的头割下扔到唐僧脚下,将唐僧惊落马来;唐僧自然毫不客气,将紧箍咒念了一遍又一遍,差点把悟空的铜头勒破,若非八戒沙僧求情,后果不堪设想!然后自然是斗气赶走悟空,在悟空一再认错而且走到半路又返回保证不犯时,依然魔性不消,二话不说,只是狠念紧箍咒。
如此反复凶猛箍勒,终于将悟空的心魔逼出,真悟空满腹委曲,跑去南海号淘大哭;而心魔晃晃悠悠出了体外,一下了附到了六耳猕猴身上。这种附体在乡间常见,就是俗话说的鬼上身。因为同类相吸,所以心魔自然而然选择了猕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六耳猕猴当时离他们不远,而它的最大本领便是耳聪心慧,能知千里外事,能闻千里外音,它听到悟空师徒吵架,心念一动,立马将悟空的心魔感召过来,附入自己身上,然后在心魔的控制下打昏唐僧、抢走包袱……直到这一变故把它带入万劫不复……
想一想六耳猕猴干的这些邪恶事,如来也不可能让他替换悟空吧?悟空是有缺点,但那是个性使然,再杀无辜也没动唐僧一个指头吧?倘若换了他,唐僧还敢闭眼睡觉吗?用脚趾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但按其真正的实力可以排第几位?
观音菩萨,也叫观世音菩萨,因唐朝时翻译佛经,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才叫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是现在的善男信女们最为崇拜的佛教菩萨。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只拜四人,菩提祖师、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唐僧,能被孙悟空顶礼膜拜的观音菩萨为什么在最后佛家排名中,只排到49位,甚至还没有刚成佛的唐僧、孙悟空靠前呢?
其实观音菩萨早已成佛。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观音早在过去无量劫中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因为发大慈悲心,要渡婆娑世界的苦难众生,所以来到人世间现菩萨相。大乘佛教的好多大菩萨都是从佛位上逆转回来普渡众生的,这正是菩萨道推崇的精神。佛教里修行分自觉、觉他、觉行园满三个层次,佛为修炼到觉行园满之界,菩萨为修炼在自觉、觉他境界,罗汉、比丘尼等其修炼则更在下一个层次了。不过佛教讲究众生平等,佛、菩萨、罗汉、揭谛、比丘尼等都是平等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这著名的四大菩萨,其实都早已成佛,只是身怀大慈大悲之心,甘愿逆转回现世,发愿普渡众生,才现菩萨相。观音菩萨的大明咒是大乘佛教七大蜜咒之一,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用观音密咒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将孙悟空牢牢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可见观音密咒在佛界的作用。据说有三生三世佛,或者说按时间分纵三佛,按空间分横三佛。纵三世佛为过去佛燃灯上古佛、现世佛释迦摩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横三世佛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婆娑世界释迦摩尼佛和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观音菩萨按时间在上古已成佛,按空间在西方极乐世界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阿弥陀佛的后继者。观音菩萨在上古和现世,曾渡化不少人成佛成菩萨,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一向不忍杀生,相继渡化黑熊精为守山大神,渡化红孩为善财童子,渡化诸八戒、沙僧、白龙马成了菩萨,渡化唐僧、孙悟空成了佛。据说在上古,释迦摩尼佛也曾接受过观音菩萨的点化,因此观音菩萨有“七佛之师”的称谓,这里的七有多的意思。地藏王菩萨曾许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在当世当然也有宏愿在身,有欲望自然不能成佛。观音菩萨有着崇高的地位。在《西游记》第五回中,孙悟空看守蟠桃园,众仙女奉王母之命来摘仙桃,以做天庭蟠桃会用。当孙悟空问及都请了哪些神仙参加蟠桃会时,仙女们说:“上次会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可见在天庭眼里,观音菩萨和西天佛老,是一个等级,属五方五老。就是三清和玉皇大帝见了观音菩萨,都是笑脸相迎,观音菩萨有什么建议请求,都会给她面子。如当观音菩萨接如来佛旨,要到东土寻找取经人。当得知小白龙因纵火烧了西海龙宫大殿上玉帝所赐明珠,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小白龙忤逆。玉帝大怒,就命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观音菩萨即与木吒撞上南天门里,早有邱、张二天师接着,得知观音菩萨要见玉帝,赶忙上奏。玉帝听说,遂下殿迎接。当观音菩萨替小白龙讲请,要求玉帝将小白龙赐给她,让小白龙做西天取经人的脚力时,“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可见观音菩萨在天庭情面是多么大。在五庄观,那镇元子号称地仙之祖,三清是其朋友,四帝是其故人,九曜是他的晚辈,元辰是他的下宾,当看到观音菩萨到来,慌得镇元子与唐僧等一齐迎出宝殿。可见观音菩萨在镇元子心中的地位是很尊贵的。在人世间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观音菩萨的顶礼膜拜,供奉,都远远超过了对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神通广大。在《西游记》中,如来要派人到东土寻找取经人时,观音菩萨即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佛祖一见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能让如来佛祖认为神通广大,观音菩萨确实神通了得。观音菩萨还曾与道祖太上老君打赌,将玉净瓶中的杨柳枝交给道祖,让他在八卦炉中把杨柳枝烤干,然后交给观音菩萨。菩萨将干杨柳枝插入玉净瓶,不久杨柳枝又起死回生,发绿长叶。道祖愿赌服输,就将炼成的法宝紫金铃输给了菩萨。菩萨将紫金铃绑在了自己的坐骑金毛犼项下。后来金毛犼私逃下届为妖,名曰赛太岁,强抢国王妻子,后被悟空联合国王妻子,用计盗取紫金铃,并用来对付塞太岁。正在这时,观音菩萨赶来,大喝道:“孽畜,还不现出原形,更待何时?”那怪物就地一滚,现了本像,菩萨跨上金毛犼,要悟空交出铃铛。悟空不愿交出,菩萨就说:“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可见这紫金铃的历害。观音菩萨的玉净瓶和杨柳枝更是历害,曾用杨柳枝沾玉净瓶几滴甘露,竟救活了已被悟空推倒的五庄观人参果树,并让落地的果子重新长在了树上。在收降红孩儿一节,玉净瓶扔到海里,竟装下了一海之水,让孙悟空去拿,竟如蜻蜓撼玉柱,莫动分毫,而观音菩萨却上前轻轻拈起,托在了手里。观音菩萨还能用一片莲花瓣化作小船做脚力,同悟空一起前去捉妖。在捉红孩儿妖时,除用智外,还用莫大法力降服了红孩儿妖。在通天河捉鲤鱼精,只用几根紫竹林的竹片扎的竹蓝,在通天河上空,抛下竹蓝,念动咒语,就将鲤鱼精现原形,收进了竹蓝并带回了菩陀山。据说观音菩萨以巨大的慧眼,观天地宇宙,将世间万物,尽纳入眼底,以大慈大悲之心,救苦救难,宏愿普渡众生。只要念动观世音菩萨心咒,观世音菩萨即有感知,即能加持救助,提典渡人向彼岸。
因此,在佛界佛、菩萨、罗汉等只显示修炼层次不同,并没有高下之分。观音菩萨在佛界排名第49位并不能说明什么,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之所以逆转来这婆娑世界甘心做菩萨,正是为了普渡众生,实现慈悲救世大愿。她拥有巨大的智慧和巨大的法力,在佛界可堪与纵横的六世佛祖相匹,实力是相当强大的。
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大家知道多少?
历史上的全真七子,全是山东老乡,全都师承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
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因为被金人焚毁了自己在终南山所居住的茅庵,于是便远赴山东传道立教。
他先后在山东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并在文登(今天的威海市文登区)、宁海(今烟台牟平区)、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登州(今蓬莱市)、莱州(今莱州市)建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又因王重阳在宁海所居住的庵堂名为“全真庵”,所以,后人将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教派,称为“全真教”,而王重阳所收的七位弟子,就是金庸小说中的“全真七子”,道门称“全真北七真”。
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仙逝,由大弟子马钰掌全真教,其余六位弟子,则各自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一带修炼,并开宗立派。
重阳宫全真祖庭
一、丹阳子马钰(1123—1183)
马钰,原名马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改名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宁海人,曾是富甲一方的富豪,人称“马半州”,喜读书、善文学,轻财好施,曾经补试成为郡痒生(秀才),被选为州吏,也算是个基层公务员,娶妻孙不二,生有三个儿子。
大定七年(1167)七月,弃家入道,并斥资为师父王重阳建了一座庵堂,名“全真庵”。
王重阳仙逝之后,便由他执掌全真教,成为全真第二任掌教,并偕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将王重阳葬于终南山刘蒋村昔日曾经结庐修道的地方。
待到服丧期满,在大定十四年(1174)的一个夜晚,四个人在鄠县(今陕西户县)坐在一起论道,各言其志,第二天,便各奔东西,分别去传道。
马钰则返回了宁海祖庭,筑庵闭关修行,四年后出关,行走于关中各地。
后来,金世宗下旨,禁止民间兴建寺观,在大定二十一年(1181),命马钰还俗返乡,马钰在大定二十二年(1182)东归,次年冬天逝世。
一直到了元朝六年(1268),被册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
马钰一生,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璨》、《渐悟集》等著作,所传的道派,擅长以诗词、歌曲等形式来宣扬教义,所以,被称为“遇仙派”。
二、长真子谭处端(1123—1185)
谭处端,原名谭玉,字伯玉,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人,通读经史,书法造诣了得,擅长草书和隶书,为人孝义。
大定七年(1167),皈依全真道,次年和丘处机等人一起,随王重阳入昆山,开烟霞洞。
王重阳逝世后,和马丹阳、刘处玄、丘处机等人结庐于墓侧三年。
后来,居于洛阳朝元宫,创立全真教“南无派”,“南无派”的徒众大多在华北、东北一带活动。
大定二十三年(1183),马丹阳逝世后,继任全真教掌教,成为全真第三位掌教,在大定二十五年(1185)逝世。
一直到至元六年,被册封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
三、长生子刘处玄(1147-1203)
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世称长生真人,莱州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事母唯谨,以孝道闻名。
大定九年(1169),师事王重阳,后奉师命西游开封,在城门边上寄住,乞食炼形。
王重阳逝世后,庐于墓侧,守丧三年后,在洛阳隐居,大定二十一年(1181)东归莱州。
马丹阳去世后,由刘处玄与王处一一起主持了丧事,并派人前往洛阳,迎请谭处端嗣教。
但谭处端未能及时接管有关事务,一年多后,在洛阳去世,刘处玄即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继任了全真掌教。
承安二年(1197)冬,应金章宗之请前往燕京,金章宗向刘处玄询问“至道”,刘处玄回应:“至道之要,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七真人年谱》)
第二年,刘处玄便返回了山东,金章宗赐以“灵虚”“太微”“龙翔”“集仙”“妙真”五个观额。
刘处玄门下弟子众多,较为著名的有:于道显、崔道演……等,其创立的教派,被称“随山派”,刘处玄更著有《仙乐集》、《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传世。
后来,被元世祖封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更被元武宗加封为“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人”。
四、长春子丘处机(1148—1227)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人。
丘处机出身名族,幼聪敏强记。大定八年三月师事王重阳,王重阳逝世后,入宝鸡确溪,穴居修炼六年,后隐居陇州龙门山。
大定二十六年(1186)迁住终南山祖庭。
大定二十八年(1188)春,金世宗召丘处机赴燕京,问以教理,后辞归终南,复居祖庵。
明昌二年(1191)返回山东栖霞。
泰和三年(1203)刘处玄去世后,继任为全真教第五任掌教。
卫绍王完颜永济在位末年,蒙古攻打金国,中都(今北京)危急,丘处机为了消解兵火之灾,要进言成吉思汗,但是,后因胡沙虎弑君乱政而做罢。
贞祐二年(1214),金兵讨山东“红袄军”获胜,当时只有登州、宁海未曾平服,丘处机即请命前去抚慰,“所至皆投戈拜命,宁海、登二州遂定”(《甘水仙缘录》),自此之后,金、南宋和蒙古三方争相召请。
兴定三年(1219)应成吉思汗之召,率弟子十八人远赴西域大雪山,被成吉思汗赐号“神仙”,屡次召见问道,丘处机一再进言请止杀,并请敬天爱民,清心寡欲。
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丘处机返归燕京(今北京),应当时朝廷之请,入主大天长观,自此广开教门,遂于燕京建立:平等、灵宝、长生、明真、平安、消灾、长春、万莲等八个教会。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8),朝廷诏改太极宫为长春宫,赐丘处机以金虎牌,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就在这一年的七月,丘处机病逝。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册封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丘处机著有《大丹直指》、《鸣道集》、《摄生消息论》、《蟠溪集》等著作传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真教的主要分支之一“龙门派”,虽然尊丘处机为开派祖师,但其实“龙门派”并不是丘处机所创,丘处机作为当时的全真教共主,没必要再在教内另开一派,根据后世的道书记载,称在明代有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以丘处机的弟子赵道坚,为“龙门派”的第一代律师,传至张静定、沈静圆为龙门第五代,其后,龙门派就分了律师(张)和宗师(沈),这两条支派。
后来经过后世弟子的整理的《龙门心法》,使得全真道由偏重丹法清修,转向了以严持戒律为主,这对清朝之后的全真道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玉阳子王处一(1142—1217)
王处一,字精通,号玉阳子、全阳子,宁海人,自幼好道。
大定八年(1168)赴昆山拜王重阳为师,第二年遵师命到铁查山修道,炼形九年。
后来往来于齐鲁之地,传教授道,创立全真教“嵛山派”。
大定二十七年(1187)、二十八年(1188),金世宗两度召赴阙应对。
承安二年(1197),被金章宗召问养生、性命之道,对答称旨。
泰和七年(1207),元妃李氏,施道经二藏,分送王处一的圣水玉虚观和丘处机的栖霞太虚观。
大安元年(1209),应参政李术鲁之请,王处一迁住于北京华阳观,成为了金朝最重视的全真道首领,甚至比刘处玄、丘处机的影响更大。
有资料说他曾“奉敕主掌教事”(《甘水仙缘录》)。
蒙古忽必烈汗至元六年(1269),册封王处一为“玉阳体玄广度真人”。
王处一著有《云光集》、《西岳华山志》传世。
六、广宁子郝大通(1140—1212)
郝大通,原名郝升,宁海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年少丧父,自小侍奉母,至孝,喜爱读《易》,通阴阳律历之术,却不喜仕途。
大定八年(1168),师事王重阳,后改名磷,号恬然子,传大定十二年(1172)在岐山,遇上了神仙,就改名为大通,字太吉,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世称广宁真人。
大定二十二年(1182),郝大通到了真定(今河北正定),据说又与仙人相遇,被仙人传授了《易》的真正秘义,自此“为人言未来事不差毫发”。
后来,郝大通到了阳居观,升堂演道,远近来听者,常数百人。
明昌元年(1190),郝大通回到了宁海,最后,在宁海的先天观逝世。
郝大通开创了全真教“华山派”。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被册封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到了元武宗,更被加封为“广宁道玄妙极太古真君”。
郝大通著有《太古集》、《太易图》、《心经》等著作传世。
七、清静散人孙不二(1119—1182)
孙不二,名富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人称孙仙姑,宁海人,马丹阳之妻,全真道“清静派”创始人。
大定九年(1169),出家事道,师从王重阳,得授天符云篆秘诀。
大定十五年(1175),居于洛阳风仙姑洞,广收门徒,创立“清净派”,于大定二十二年(1182)羽化。
孙不二主炼内丹,重视性命双修,并建立坤道修炼理论,是坤道丹法的创始人,被称为坤道丹法之祖。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被册封为“清静渊真顺德真人”,后被加封为“清静渊贞玄虚顺化元君”。
孙不二著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三卷传世。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
杜月笙是一位怎样的人?
1902年春天,14岁的杜月笙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裹,决定离开家乡高桥镇。
一路上年迈的外婆紧紧攥着他的手,不舍和担忧写在她的脸上。
大上海没有一个熟悉的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该怎么生存呢?
外婆送杜月笙走了十几里路,实在走不动了,杜月笙劝她回去。
就此分别,外婆拉着杜月笙的手,久久不能松开。
她想起自己悲惨的女儿,看着同样凄惨,无父无母的外孙儿,忍不住放声大哭。
祖孙俩儿在天地的苍茫中哭得像个泪人。
杜月笙回望一眼他自幼生长的高桥镇,温暖和残酷交加在一起。
一个个清晰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
在那里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妹妹因为贫穷饥饿被送给他人。
继母张氏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到温暖。为了养活他,不辞辛苦,给人干苦力。却也在某天离开了,留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以及不太喜欢他的堂哥堂嫂。嫌他吃白饭,动不动就打骂他的舅父舅母。
还有人人看不起,人人讥讽他的高桥镇。
他擦干了眼泪,笃定地对外婆说:“我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回来,起家业,建祠堂,人人仰望,无限风光。”
外婆哭笑不得,说:“傻孩子,好好活着就好。”
心气比天高,但现实依然是残酷的。
初到上海,杜月笙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
见识到上海的风花雪月,喧嚣热闹,他日渐放纵,整日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水果店老板开除。
如果说在高桥镇,他是少年无知地沦落为别人口中的流氓混混,那么此刻,他则是有意识地成为地痞中的一员。
看似不正经,但他内心依然记得临走时跟祖母说的话,出人头地的欲望在燃烧,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靠着陈世昌,马祥生等人,他加入了青帮,并最终进入了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
黄金荣何许人也,他可是从小喽啰,一步步成为上海响当当的黑帮老大的代表。
富贵绝伦,高不可攀。
一波三折,受尽磨难,按理说,杜月笙也该借此机会顺利地往上攀岩。
实则不然,属于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黄公馆,他被安排的职务是下厨房,每天的工作就是烧水,洗菜,打杂。
但是杜月笙明白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每一件小事都干的特别用心。
他想让黄金荣看到并赏识他,可是一连好几个月,他连黄金荣的面都见不到。
但他依然小心翼翼地尽心尽力。他在等待机会的到来,一旦有,他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并抓住。
这一天,机会终于再次来临。
黄公馆的女主人林桂生,也就是黄金荣的老婆,病倒了。
先生说她是冲了妖魔鬼怪,需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身边守护。
当然,杜月笙也在其列。
和别的小伙子在床边呆呆地做着不同,杜月笙几乎是调动了全身心的细胞,几近虔诚地一边守护她,一边干些杂活。
察觉到老板娘有任何需求,不等她开口,他便积极主动地做了。
杜月笙的竭尽全力和用心,也得到了老板娘的暗暗称赞。
从此,她开始留意杜月笙。
留意归留意,对于精明犀利,见多识广的林桂生来说,想要得到重用,光有花拳绣腿的功夫可不行,你还得有真本事。
一次,林桂生赌博刚开场就称有事先行离去,让杜月笙接手。
赌博对他来说,那是驾轻就熟的事。
最后,他赢了很多钱。
杜月笙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对于穷困潦倒的他来说,钱太重要了。但他依然想都没想,把钱送到了林桂生的面前。
说都是老板娘赢的,自己根本没有出钱。
林桂生不收,推了过去,杜月笙难为地接着了。
杜月笙回到家,把钱一字摆开,一共两千四百多块大洋。这足够他买豪宅了。
但他没有,他来到了十六铺,大肆疏财给兄弟们。
杜月笙近照
这一切被林桂生看在眼里。
她断定杜月笙绝非池中物。不拘泥于眼前的困境,懂得用金钱收拢人心,够有远见,够有格局。
于是向黄金荣提议,让他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公兴俱乐部。黄金荣有些犹豫,但还是听从了老婆的建议。
可以说林桂生是杜月笙的第一个真正的贵人。
至此,杜月笙拉开了自己峥嵘岁月的序幕。
他成立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他进军金融业,跻身上流社会,成为经济巨头。
涉足实业界,成为上海的大企业家。
深入报界,掌握舆论动向。
几乎整个上海滩的生意没有不跟他沾边的,工商界,文学界,政界都会对他礼让三分。
他声望和财富剧增,不仅是三大亨之一,还成了三大亨之首。
在汽车还是奢华品的旧上海,杜月笙就豪车成排。
他有9辆汽车,光司机和助手就有18个,贴身保镖不下10个。
杜月笙的座驾是1930年雪佛兰,车牌7777。旧上海人一看到7777就知道杜月笙来了。
而杜公馆每年需要200万大洋,几乎是当时上海市民的2万倍!
上海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杜月笙会做人,张啸林善打。
青帮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杜月笙不仅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还善于处理各派军阀的关系。他有能力收敛钱财,但也看淡钱财,乐于散财。
他以品格为主力,钱财为辅助,收服了社会各个领域名流大咖。
黎元洪赞他为春申君,撰写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来褒扬他。
他附庸风雅,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都是他的座上客。
他情商极高,又很谦卑,虽然是粗人出身,自知年少失学,胸无点墨,所以一直对文化很是向往和敬畏。
对有学问的人也是极为尊重。
国学大师章太炎一开始对杜月笙有偏见,不料侄子遇难,他只好找杜月笙帮忙。
章太炎
杜月笙不但没有记前嫌,还倍感荣光,竭尽全力帮他侄儿摆脱了纠纷。
此后,他还专门去拜访章太炎。
离别之际,悄悄地塞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在茶杯底下,算是对文人的馈赠。
回到上海,他每个月都差遣人往张府送些钱,接济生活拮据的章太炎。
并且深谙文人爱面子,钱财从不在有他人在的情况下给。
章太炎欣赏杜月笙的讲义气,重礼节。
至此,头号流氓和国学大师成为挚交。
杜月笙的笙就是章太炎改的,他原名是杜月生。这样一改立添神韵了许多。
黑帮老大也有文艺青年的一面。
这一面的杜月笙是文质彬彬的,极有涵养的,不光男人喜欢,女人更是蜂拥而上。
民国时期,坊间曾盛传着一句话:要嫁就嫁杜月笙。
杜月笙一生明媒正娶了5个女人,其中三个都是舞女或演员。最有名的当属民国十大名媛之一的孟小冬。
杜月笙对每个女人都很好,疼爱有加。
1929年,他娶了京剧演员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孟小冬生于梨园世家,她扮相英气,俊朗,虽然没有其他女子那样的妖娆妩媚,但却明朗活泼,落落大方。
他倾慕了孟小冬十年,期间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复又离婚。
杜月笙不但为她出头,让梅兰芳出4万大洋的赡养费,还极力支持她捧她,专门找来京剧大师余叔岩教她唱老生。
孟小冬和杜月笙
杜月笙的爱,是宽广而自由的,他一直尽力帮助孟小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支持她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有所成就。
在姚玉兰的撮合下,孟小冬和杜月笙走到了一起。这该是多大的魅力,才能让自己的妻子介绍别的女人给自己!
杜月笙两句经典的话做了解释:打什么都别打女人,伤什么都别伤女人的心,女人是用来疼的,用来爱的。
一代枭雄杜月笙也有铁骨柔情的一面,这也是女人都爱他的原因。
他的情义不只是给女人的,而是面向所有人的。
对于陈世昌,他曾经靠他进入了青帮,发达后的杜月笙便管他吃住。
不仅管他,还管他那不争气的儿子。三番五次给陈世昌的儿子钱,供他解围。
对于黄金荣,于他有提携之恩,是恩师,也是老板。
所以,在他为了争夺戏子露兰春,打了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被关进大牢,准备处刑时。
杜月笙单刀赴会,不惜用自己公司的股份,把他救了出来。
对于林桂生,于他有知遇之恩,是桂生姐,也是师母。
在黄金荣因为露兰春跟她离婚后,她的生活清贫了许多,杜月笙就照顾起了她的起居,还给她置办宅院,经常去探望。
此时的杜月笙已经站在了权利和财富的顶尖,但他没有忘记任何人。
杜月笙晚年
甚至,后来杜月笙离开上海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林桂生。
他只做雪中送碳的事情,对锦上添花的事不屑一顾。
抗战期间,梅兰芳寓居上海,因为拒绝为日本人唱戏,靠字画为生的他,生活捉襟见肘。
杜月笙为了帮衬他,派人偷偷去买他的字画,帮他度过难关。
杜月笙说:“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他的会做人,高情商和魄力,让他积攒下足以让他在大上海立足的人情。
跟他接触过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受他恩惠的。
他传奇就传奇在,他是黑帮的大亨,但却儒雅,斯文,有情有义。他是流氓,但也真真的是君子。
他是复杂的多面体。
他本身污迹斑斑,是黑社会巨头,却极重视自我教育和子女的教育。
他用听评书的方法来了解历史和时事,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并且家里的门厅还高悬着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时时鞭策自己。
他学习历史知识和古人的处世方式,不仅勤练书法,还非常注重仪表。
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
不仅如此,他还禁止手下门徒衣冠不整、赤膊袒胸。
俗语说,最怕流氓有文化,杜月笙便是有文化的流氓。
他十四岁那年,告别外婆,说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人人敬仰。
他承受了太多别人的不屑眼神,指指点点,和鄙夷的目光,他想要的成功是别人的尊敬。
他一生都让孩子读书学习。
他对儿女的教育和他本身是截然相反的,他贩卖鸦片,开赌馆,赌技了得,但他严格教育子女不沾鸦片和赌博。
大儿子杜维藩不好好学习,杜月笙就狠狠揍他。
大女儿杜美如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十下。
其八子三女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至今活跃在海外商界。
杜月笙全家福
他通过走私鸦片,开设赌场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但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来路备受诟病,因此做起善事来也是不遗余力。
他界限分明,自始至终爱国。
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洪流,组织了上海市救护委员会。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给家乡修了23座石桥,筹建医院和学校。抗战前,他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上海如果有人去世无钱殓,杜月笙也会施送棺材和寿衣。
这位曾经上海滩上的中国版教父,一生仗义疏财,帮人无数。他临终前仅剩11万大洋。
时间来到了1951年的一天,杜月笙的哮喘病越来越严重了。
他清楚自己很快将撒手西去。
于是让大女儿杜美如去银行拿来一个保险柜。打开,保险柜里满满都是借条。
最少的一张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500根金条,有商界大亨,有政界大元。
杜月笙一张一张看,又一张一张撕掉。
儿女们非常不解,都很诧异。
他说了句: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钱,实际上是交情。
感恩的,会永远记住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们去要,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我不希望,我死后,家里还碰刀斧。
他撕掉借条,别人所欠的钱也就在尘世一笔勾销了。
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时任国民大会秘书长的洪兰友,奉总统蒋介石之命带来问候。
已在弥留之际的杜月笙,听得真真切切,他忍不住地点头,艰难地说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好,好,我没希望了,你们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自此,这位贫民窟走出来的上海“土皇帝”,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杜月笙估计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传奇的大人物。
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
他身世极为悲惨,却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他挣着黑心钱,却淡泊名利,一生康概解囊。
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
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
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
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
他面目平静,寡言少语,却游刃于红道、黑道,商界、政界。
他是一代枭雄,非正面人物,但却几乎零差评。
如此鲜明而又复杂的人物性格,造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像一面多棱镜,每一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色彩。
但不得不说,他是沉稳平和的,他的一生是惊心动魄的。
作者:rose
历史上达摩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感谢邀请,我是海天玄宇,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家之言,只供谈资。
史料记载: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传说达摩活了150岁,个人认为这个可信度非常低。
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话不投机,于是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在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而梁武帝寿命是86岁,从464年到549年。
梁普通年中达摩来到中国(520—526),另一说 是南朝宋末,自言150多岁。那么我们就做个加减法:以536年为末,减去526年,就是10年,也就是最后达摩大师按他自己说法得是160多岁,那么他东渡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是140岁到150岁的罕见的风烛残年老人。这是不可能的。
一、以当时的医疗和饮食等条件不支持这个结果。
二、以150岁左右高龄,以当时的航海条件不支持这个结果。
三、以150岁左右的高龄,不支持自渡长江。
四、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的先天寿命在200岁左右,由于后天的种种因缘,只会减少这个数字。除非更改DNA的密码。
五、人体的细胞主要分四大类,其中以神经细胞为最长寿,一辈子大约分裂50次,每次大约是二点四年左右。大致人类的寿命极限目前的医疗和饮食养护大约就是120到150左右。
六、当时年代的科技和修行不具备改变DNA密码。
七、当时年代的户籍政策虽然有,但不完备,尤其是印度的古历史,现在来看也主要为《大唐西域记》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所以达摩祖师在印度的人生经历不是详尽和确实的。
八、达摩祖师东渡中国,为弘扬大乘佛法。出心为善,为坚固弟子心。这不足为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取的。
九、也许是中印记录年岁不同的结果。
十、这只是传说,达摩祖师也许根本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是弟子附会。譬如如今的太极拳把祖师吹嘘的神乎其技。一个是景仰和尊敬,也有抬高自己,另有吸纳弟子,广为宣传的意味。不过从中我们也能了解达摩祖师一定是个高寿的人,正如梁武帝,空穴不来风。
与其关注达摩祖师的寿命,不如关注他的“道”。
一家之言,没有冒犯之意,期待人类基因科技进步,拓展人类的生命极限,让科技实现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佛就是智慧与慈悲。智慧是科技,慈悲是用科技来造福人类。
感谢阅读,一家之言,以资谈资。
海天玄宇说:“你问我何是佛心,冬日一缕暖阳,夏日一股清泉,春日一场春雨,秋日一片晴空,四季流转,我不觉!当他说再见时,是一生!佛心如此,当之,如沐春风;离之,梦牵魂绕!悲喜剧。四季若人世,不妨碍你适时做那缕暖阳,那股清泉,那场春雨,那片晴空!你问我何是佛心,逆时动,顺时行,悲欣万分!情至深处,情不迷;情至广处,情不妄。与之相处,轻松自在,近似佛心,不论人不论物。
有缘关注,多情转发;真诚点赞,手有余香。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