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之殿,洪秀全究竟有多奢靡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堕落之殿,洪秀全究竟有多奢靡?

洪秀全,7岁时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熟读古籍经典,后来三次参加科举均以落第告终。25岁在第三次应试失败后,受到极大打击,在家中大病一场。31岁时,第四次参加考试,结果还是落选。于是,他一气之下扔掉了孔孟之书,创教、传教、起义、建国,把大清搅得是天翻地覆。

后来,洪秀全作为老大,他带领着很多教徒和贫苦大众发动了金田起义。在此后数年间,太平天国的起义军几次都威胁到清朝统治。然而,当起义军攻下南京城后,时局便发生了转变,洪秀全再也藏不住他的真面目了,腐化堕落的皇帝生活从此开始了。

首先,生活极其铺张奢华。

他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纯金的王冠,和一串八斤的纯金项链,龙袍上绣金,甚至连纽扣都是金的,连浴盆、夜壶都是纯金打造的。吃饭的时候更夸张,每顿饭前都要放鞭炮,吃的时候还有一边奏乐,直到吃完。每餐用24个金碗,一尺的金筷子,喝酒也是玉盆玉杯。史书中还记载:“天王每饭,除副膳十六品外,须再备二十四牲。二十四牲者,六禽、六兽、六鳞、六介也。逐日更换,不使相袭。故每饭之资,其价值总在千金以上”,其奢靡程度,真是令人瞠目。

其次,贪恋女色是他最为后人诟病的一点。

据野史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中,竟有2000多佳丽,据洪秀全的儿子口述,洪秀全仅嫔妃就有88位,府中上上下下除了他自己再无旁的男性,只有女人和太监,所有的人都服侍他一人。此外,他还建立了很多管理后宫的“女儿经”,规定女人应该怎样服从于他,比如: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

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

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净,五该打;

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喙不应声,七该打;

面情不欢喜,八该打;

眼左望右望,九该打;

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读后,真是让人汗颜。

此外,他还对男女之间制定了很多奇葩的规定。

洪秀全的儿子8岁的时候,就给他娶了4个老婆,然后把他送到宫外去住,甚至不让他入宫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他还制定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规定,比如:

男孩4岁之后不能与姐姐过于亲密;7岁之后必须和自己的姐妹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9岁之后,母亲、祖母、外祖母都不能看望。

女孩也是一样,女孩5岁之后就不能碰男孩;9岁之后只能和女性为伴,不能见任何男性,包括幼小的弟弟。

虽然太平天国的功绩不可抹杀,但洪秀全以宗教来麻痹民众的,翻身建国,然后又迅速腐朽,个中种种消极影响,并不值得推崇。

那么他的下场有多惨呢?

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后,曾下令让属下将洪秀全“戮尸,举烈火而焚之。”

在威远县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威远著名景点:

船石湖,佛尔岩,俩母山,静宁寺等。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界荣县,北衔资中县, 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接壤,幅员面积1288.85k㎡。

船石湖位于威远县连界镇,威连路直通景区大门。与山幽林密的避暑胜地森林公园隔山相望。湖区群山环抱,奇山怪石点缀其间,令人浮想联翩,孕育出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湖区有大小港岔203条,全岛、半岛100多个,湖长5公里,四季山青水碧,是游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泛舟湖上,山环水绕,波光粼粼,吞碧吐绿,风光无限,让你在诗行中沉醉,在画幅里遐思,在山水里升华。击舟前行,映入眼帘的第一美感便是横跨湖中的关刀桥,宛如天空彩虹,故名"虹桥卧坡"。过石桥,越碧水,前行少许,登山500米,抬头可见,"孔雀寺"。离寺行船不远便见一草木葱郁的小岛,俯看小岛如一弯月,人称"月亮岛",岛上松柏相间,蕨草丛生,湖光掩映,犹如镶嵌在湖中的一颗绿色翡翠。登岛眺望,可见飞来峰丛中一巨石凸显,似猴非猴,似人非人,人称"天外来客"。

离岛前行,左侧便是闻名遐迩的"梭子石",相传它是织女编织天幕彩霞的玉梭,与天兵抗争时,不慎坠落于此。

佛尔岩大佛位于四川威远县东联镇境内,为唐代摩崖造像。大佛身高11.82米,系现已发现的四川省内最大的弥陀接引佛。

大佛身披袈裟,袒胸裸肘,腰系宽大褶裙,左手托舍利于胸前,右手长垂,倚北面南站立于莲台之上。佛像方正丰硕,两耳垂肩,慈眉善目,庄严古朴。

大佛左侧有四座摩崖佛龛,造型精美。佛像均身高两尺余,清巧大方。佛龛之下有山泉涌出,终年不断,水质清澈透明,口味甘醇,大佛下方新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刻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以及普贤菩萨等佛像均金光闪炼,富丽堂皇。每逢庙会,游人络绎不绝。

佛尔岩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佛教活动点。来往交通十分便捷,威远县城每天有公共汽车直通佛尔岩。

900余平方公里的四川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奇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威远、荣县、仁寿、资中四县交界地俩母山带。奇特的方山台地,植被茂盛、林海茫茫;奇异的峡谷坑道,呈现地表断裂、遗迹斑斑;奇谜的山势水系,拓展出众多的山脉河流;奇幻的地质地貌,犹如盆地南部一颗明珠。八、九十座古寨矗立深山近800年,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让人痴迷忘返;向家寨东麓围子湾宋代古墓群,气势磅礴;富含高密度负氧离子的高山古寨,是城市人群度假休闲的世外桃源。

两峰并立,娘母山海拔835米,女儿山海拔830米,南大北小,相距50米。娘母山顶部面积800余平方米,四周悬崖绝壁,在相对高度100余米仅筑有一条三曲九拐的通天路,到顶途中筑有寨门一道,寨门上有观察洞、射击孔等。身临其境,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

康熙辅政四大臣和同治赞襄政务八大臣有何区别?

辅政大臣是封建社会在和平年代为年幼的君王选定的辅佐人才,等到君王亲政后,辅政大臣需要把权力交出来的。秦汉以来,第一次选择辅政大臣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选择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辅佐8岁汉昭帝刘弗陵,从历朝历代的情况来看,但凡选择辅政大臣,几乎没有不进行残酷政治斗争的例子。

到了清朝,小皇帝即位的情况也是比较多的,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五位,顺治时期的辅佐大臣表面上有两人: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实际就是多尔衮一人说了算,光绪、宣统就不用说了,都是慈禧太后操纵的,剩下最为典型的辅政就是康熙皇帝与同治皇帝。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即位时的情况与同治皇帝有些类似,顺治18年(1661年),顺治皇帝病逝,年仅8年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被选为继承人,年幼的皇帝无法理政,于是顺治皇帝在遗诏中给康熙找了4个辅佐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咸丰11年(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年仅6年的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被选为继承人,同样是皇帝年幼无法理政,于是咸丰皇帝在遗诏中给同治找了8个顾命大臣,分别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那么顺治皇帝选的辅政大臣与咸丰皇帝选的顾命大臣有何区别?

一、顺治选给康熙的辅政大臣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他们都是清朝的功臣名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名声响亮,同时地位高贵。

索尼

索尼出身赫舍里氏,满州名门之一,正黄旗人,索尼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战功赫赫,皇太极去世后,索尼作为正黄旗人希望从皇太极之子中选择继承人,多尔衮选择福临为继承人,索尼支持福临,但并未成为多尔衮一党,相反与多尔衮保持距离,顺治亲政后,清算了多尔衮,索尼因为与多尔衮不和而受到重用,成为辅政大臣。

苏克萨哈是满州正白旗人,他的父亲苏纳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婿,苏纳同样也是清朝的功臣名将,苏克萨哈因为告发多尔衮有功,得到了顺治帝的信任,同时又有军功,官至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并成为辅政大臣。

遏必隆出身钮祜禄氏,满州八大姓氏之一,镶黄旗人,他的父亲额亦都是协助努尔哈赤开国的五大功臣之一,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遏必隆曾跟随皇太极征战,颇有战功,官至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被顺治选为辅政大臣。

鳌拜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满州八大姓氏之一,镶黄旗人,他的叔父也是跟随努尔哈赤开国的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鳌拜曾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战功赫赫,鳌拜最大的战功就是攻克了皮岛,被皇太极赐于“巴图鲁”(勇士)的称号,号称清朝第一勇士,官至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被顺治选为辅政大臣。

从四人的背景来看,顺治选择的都是功臣名将之后,或者本身就是功臣,同时是非皇族成员,更为重要的是对皇帝忠心,四人分属上三旗,其中正黄旗与镶黄旗是清朝皇帝执掌的两旗,而正白旗原是多尔衮所执掌,由于苏克萨哈告发多尔衮,因此得到了顺治的重用,等于是拉拢了正白旗。

四人背后代表着清朝的四大家族,同时也拉拢并团结了上三旗,顺治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皇族成员排斥在外,因为皇族成员有夺权篡位的可能,顺治从小受多尔衮摆布,对此深有体会,要知道在顺治时期,清朝皇室成员势力强大,虽然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层之外,但是皇族成员可以起到监督辅政四大臣的作用。

康熙四大辅臣

当顺治帝遗诏公布出来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跪拜在清朝皇族成员面前请求共同辅政,这其实上是一种以退为进,毕竟遗诏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皇族成员也不敢干涉的。

辅政四大臣以索尼为首,但是索尼为人圆滑、明哲保身,权力欲不强,后期四人之间的政治斗争主要在苏克萨哈与鳌拜之间进行,索尼无间调解苏克萨哈与鳌拜之间的矛盾,选择了坐壁上观,而遏必隆与鳌拜同为镶黄旗,则依附于鳌拜,鳌拜虽然排名最末,但实际上在四辅臣中权力最大,最终鳌拜联合班布尔善害死了苏克萨哈。

二、咸丰选给同治的顾命大臣

载垣是清朝皇族成员,他是康熙帝的六世孙,清朝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孙,而咸丰出自康熙第四子雍正帝之后,算起来载垣是咸丰帝是同族侄子辈,载垣是顾命八大臣名义之首。

同治皇帝

端华是清朝皇族成员,镶蓝旗人,他是努尔哈赤侄子济尔哈朗的七世孙,在道光帝时期,端华就是咸丰帝的顾命大臣,一直受到咸丰帝的信任,被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景寿是镶黄旗人,满州功臣之后,还是道光帝的女婿,他的父亲是工部尚书博启图,景寿的身份就是功臣之后,皇帝之亲,被咸丰帝选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肃顺是清朝皇族成员,镶蓝旗人,是端华的弟弟,他也是顾命八大臣中最有能力的人,是顾命八大臣的实际首领,肃顺主张重用汉人,是咸丰帝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在咸丰帝一朝地位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咸丰帝一朝最有实权的人物。

肃顺

穆荫是正白旗人,得到咸丰帝的信任与重用,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后担任兵部尚书,曾与载垣一起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谈判,被咸丰选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匡源是汉人,在道光帝时期,以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是当时最为年轻的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咸丰帝时期,匡源得到信任与重用,担任礼部尚书,并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上习行走,后被咸丰帝选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杜翰是汉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的父亲杜受田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杜翰在道光时期考中进士,到咸丰帝时期,被提升为工部侍郎,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后被咸丰帝选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焦佑瀛是汉人,是道光时期的举人,很有才华,文笔很好,皇帝的诏书大多出自其手,被肃顺推荐给咸丰帝而得到重用,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后被咸丰帝选为顾命八大臣之一。

顾命八大臣

从顾命八大臣的身份来看,咸丰帝选择了3位皇室远支成员+2名功臣之后+3名有才能的汉人,注意了:咸丰选择的是清朝皇室远支成员,载垣、端华、肃顺三人与咸丰帝的关系已经很远了,他们虽然是清朝皇室成员,但根本没有继承权,相当于刘表是汉朝皇室成员差不多的关系。

相反,像咸丰帝自己的亲兄弟则受到了打压,比如恭亲王奕訢,是咸丰帝的弟弟,却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这也是奕訢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的原因。

咸丰帝选择顾命大臣的原则是:自己提拔亲信。像载垣、端华、肃顺等皇族成员,如果不是咸丰重用,他们很难在朝廷提升高官,最多也就是继承祖先的爵位,而穆荫与景寿的提拔,多少沾了他们父辈的光,但也是咸丰帝一手提拔,而匡源、杜翰、焦佑瀛三个汉人能进入顾命大臣行列,这多半是肃顺的建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这三人同时又是咸丰提拔,所以对肃顺和咸丰都会比较忠心。

咸丰皇帝犯了个严重错误

比如顺治帝与咸丰帝选择辅政大臣,就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顺治帝选择的没有皇室成员,全部是功臣名将,因为当时的清朝处于创业阶段,有军功的家族非常多,势力也比较强大,选择这些人几乎是肯定的事,不仅能拉拢家族,还能获取旗人支持。

到咸丰帝时期就不一样,几乎没啥功臣名将了,清朝到了咸丰时期已经衰弱得厉害了,八国英法联军都打进了北京城,咸丰提拔的是没落的贵族和有才能的士人,期望借助这些人的才能重振清朝,这是两者所处时期的不一样。

另一个不同就是顺治不用皇室成员,咸丰重用远支皇室成员,虽然做法不一样,但背后的道理都差不多,就是防近支皇室成员,重用远支皇室成员,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像曹丕重用曹真、曹休,不用曹植一样的道理。

慈禧太后野心极大

然而,咸丰帝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弄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御印,并且把这两枚把印玺放在了两宫皇太后之手,皇帝所颁布一切诏书都需要两宫皇太后手中的御印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诏书,这等于是让两宫皇太后来制衡顾命八大臣。

顾命八大臣商议出来的所有政令,都需要得到两宫皇太后的同意,再盖上御印才能成为诏书,如果两宫皇太后不同意呢?顾命八大臣的政令就没用,这是巨大的漏洞,咸丰帝等于是鼓励后宫干政,说白了咸丰皇帝还是不信任顾命八大臣。

如果这两枚御印在顾命八大臣手中,就是顾命八大臣的内斗,不会涉及两宫皇太后,咸丰这么做看似聪明,实际上埋下了后宫干政的祸根,而偏偏咸丰帝的妃子慈禧太后又是非常有野心的人,结果就直接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

顾命八大臣完全不如两宫皇太后

从咸丰帝的角度来说,他当然不希望任何一方打败另一方,他只希望顾命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和平相处,但在权力面前,根本没有和平一说,有权力的地方必有争斗,这也是咸丰帝所任命的顾命八大臣被慈禧太后轻易打倒的原因所在,因为两宫皇太后有2枚御印,可以直接绕过顾命八大臣发布诏书,但凡咸丰给顾命八大臣一枚御印,慈禧也没这么容易扳倒顾命八大臣。

从这个角度来看,顺治的辅政大臣没有这个漏洞,但顺治这边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四大臣内斗,鳌拜弄死了苏克萨哈,索尼又年老去世,最终大权被鳌拜掌控,而鳌拜却遇到了清朝最有能力的君主康熙,而被康熙挫败,相反,同治帝的能力则是远远不如康熙帝的。

战神4王之谷怎么进去?

回答如下:进入战神4的王之谷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1. 在游戏中完成前三个主要任务。

2. 在完成第三个主要任务后,你将被送到一个名为“龙神之殿”的地方。在这里,你会遇到一个名为“希腊女神”的NPC。

3. 与希腊女神交谈后,她会告诉你需要找到三个被称为“维京王子”的人。

4. 找到这三个维京王子后,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王之谷的一些信息。

5. 然后你需要前往“堕落之城”,这是一个地下城市,在那里你会找到一个名为“塞壬之歌”的NPC。

6. 与塞壬之歌交谈后,她会告诉你需要完成一些任务才能进入王之谷。

7. 完成这些任务后,你将被允许进入王之谷。

为何很多人都喜欢把满清和明朝作比较?

的确有很多人热衷于满清和大明的对比,甚至产生了“清粉明黑vs清黑明粉”这样的对立性论证。

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简单,明与清是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与近现代的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历史很值得现代人比较和思考。

原因1:晚清的腐败落后,造成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让人对大明充满幻想和希冀

近代的百年屈辱,是中国人心中最沉重的痛,中华文明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才得以重焕新生。而开启这段“落后挨打”历史的,正是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

从清朝中叶开始接触西方后,统治者对待先进的科技文明毫无兴趣,斥之为“奇技淫巧”,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清朝中后期的腐败,更让国家实力不断衰弱,官僚体系和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堕落,国家毫无生气。直到鸦片战争时期,国门被列强用武力打开,清朝政府依然不肯做深刻的制度改革,严重限制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的这些满清王朝的真实弊端,也成为当今饱受诟病的“槽点”,给人一种“怒其不争”的愤懑之情。

特别是临近的日本,同样被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大门,却凭着明治维新转身变成强国。随后日本还借着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博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从此开始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和凌辱。

这样的落差,加剧了人们对满清王朝的失望,大明朝转而受到更多关注和思考。

崇祯的种种失误、李自成造反、小冰河期下的困窘——明朝灭亡的很多诱因被人们发掘出来,甚至不少人认为满清完全是捡了个漏,明朝完全可以存续更长时间。而晚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更使人充满幻想和希冀——如果明朝撑过了内忧外患,或许能赶在西方之前建立“君主立宪制”,中国也不再会有近代的百年屈辱。

原因2:民族情绪下,对汉人王朝的同情

尽管满清政府借鉴了蒙古人的失败经验,在民族政策上要比元朝宽松很多,但是汉人的民族情绪始终存在。反清复明的口号从清初的天地会持续到清末的光复会,孙中山也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

而大明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尽管中晚明同样存在各种腐败和黑暗,但是由于间隔数百年,并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相比较而言,不少人更喜欢探讨明代汉族统治者的各种亮点,乃至于出现了“明粉”。

结语

比较满清和大明,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个最后的封建王朝,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把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发展到了最高峰,也给中华文明的科技进步造成了巨大障碍。

但这种比较,不应当带有偏见和成见,必须看到明清两代各自的优缺点。而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整个清朝政府,晚明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