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粮食价格预测(这说明价格会一直下跌吗)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今日粮食价格预测,这说明价格会一直下跌吗?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一起共话三农。

自进入11月份以来,不管是玉米价格还是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看到这种情况,好多农户的心里都打了鼓,觉得是不是该卖粮食了?毕竟这样跌下去,我们真的损失不小。那粮食价格会不会一直下跌呢?

前期下跌理由

我国的玉米主产区是东北,而东北的玉米产量能占到全国玉米产量的3成以上,每年的11月份,都是东北新玉米的集中上市期,尤其是今年,更甚以往,因为今年东北在15天以内受到了3次台风的影响,虽然对产量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玉米倒伏严重,延长了收获期,对后期的玉米储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农户由先前的惜售心理变成了现在的担心,担心玉米会发霉,影响价格,趁着现在的价格还“可以”,不如变现。所以出现了大量玉米集中上市,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厂的到车辆增加就足以证明。

玉米来量增加,企业顺势压价也就很正常了。

小麦

当玉米价格在“高位的时候”,用粮单位可以选择小麦或者谷物代替,当时除了玉米之外的粮食也“跟风”似的上涨。现在玉米降价了,对于其他粮食的选择就小了,所以其他的粮食价格也会呈现偏弱运行的现象。

大家可以在上图中看一下,今天是11月12号,而北方港口和南方粮食销区已经有了止跌上涨的势头。华中地区还是以跌为主。

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粮食价格到底会不会一直下跌呢?

可以肯定的说:不会!

首先从世界这个大环境看,国外的疫情如此严重,而且有好多地区出现了二次自然灾害,对粮食的生产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粮价上涨是目前的全球共识。

我们国内由于疫情控制良好,生猪养殖业得以迅速恢复,对于饲料的需求大大增加,虽然近期生猪价格有所下跌,但是并没有影响养殖户的扩栏想法,生猪产能依然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在加大。

而根据农村农业部的消息来看,我国2020-2021年度的玉米缺口量已经到了2500万吨以上。

粮食深加工企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而偏偏没了库存,企业前期的压价底气根本不足。

近两天,华北地区的中储粮各大粮库刚刚开始收粮,比如石家庄,河南的漯河召陵粮库,都是刚刚才开始行动。所以我是很看好后期粮食涨价的。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就请点赞支持一下。

尿素降价近千元?

虽然我不种田,但是我对农副产品以及服务三农的配套产品的价格涨跌非常关心,因为我国特别是我省是一个农业大国、大省……那么农产品以及服务三农配套产品的价格国家一定要出台政策,严格把控!不能让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让农民摸不着头脑,搞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更加不能让投机取巧的商户赚得盆满钵满,长此以往,严重挫丧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种田的热情!也助长了不良商贩买空卖空、囤积货物把控价格 ,坑害百姓的不良风气!

看到友友的问题后,我又查一下资料,觉得尿素价格又开始回升。

今天看到的尿素价格又开始涨价了!

为什么到了老百姓开始需要的时候(小麦、油菜需要施肥)又开始涨价?国家能不能出台政策进行调控价格,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呢?

至于猪肉价格开始“变脸”,也是有许许多多因素的。前一段时间的“抢购风”让商家火了一把后,大多数家里“囤积”货物过多,需要一定的时候消耗,所以猪肉价格回落,现在大多数家里储藏猪肉没有了,加上人们开始大量罐制香肠,猪肉需要量开始增大,所以价格又开始涨价了!

总之我觉得,无论什么价格都应该国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调控,让广大老百姓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快快乐乐过好幸福的日子,充分体现我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大好时光!

现在感觉农村种水稻的越来越少?

会涨

今年我们用囤粮食不?

受此次疫情的影响,流通环节受阻,国外有些国家粮食出口暂停,粮食也是当前备受热议的话题之一。俗话说“无粮不稳”,粮食是人们生活稳定的基础,因此,粮食安全同样也是备受各国重视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此情况下,有人就预估今后粮食会涨价,以此作为囤积粮食的依据,其实在我看来,农民朋友还是不要贸然参与屯粮。

我国有着18亿亩的耕地基础,每年的粮食产量又多是稳增的状态,国家粮食储备是充裕的。虽然说近期进口粮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减少,但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是以大豆为主,大豆主要是作为食用油和饲料使用,因此对于人们生活的主粮并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国外疫情慢慢好转,可能用不上多长的时间,目前暂停粮食出口国还会重新打开市场,这么短时间的冲击,对粮食价格的稳定影响不会太大,要说有影响,也多是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即便会带动部分地区粮食价格出现微调,大范围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也是根本不太可能会发生的。

疫情的因素,短时间内影响了交通运输,影响了往日的正常商业往来,但是粮食的生产大体上并不会受到影响,粮食的产量上也并无妨碍,粮食还是那么多的粮食,人们用不完那就会过剩,粮食只有出口才能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因此,等疫情好转之后,相信很快各国的粮食贸易还会重新恢复正常。

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夏季粮食丰收在望,也不具备粮食价格会有上涨的条件。无粮不稳,国家也是不能够让粮食价格会有大起大落出现的,假如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行情,势必就会带动其他物价的跟涨,这样肯定也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如果是现在看到粮食价格有上涨,倒不失是选择卖粮的时机,可以在合适的价位卖出粮食,而不是去囤积粮食。现在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也是受到当前疫情的影响,待全球的疫情被控制,进出口粮食贸易全面开通后,势必就会造成粮食价格下调。

农民朋友俗话常说“手有余粮,心里不慌”,也是可以理解大家有囤积粮食这种想法的,这也是不少农民向来喜欢在家里囤放粮食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嫌粮食价格便宜,想把自己辛辛苦苦产出的粮食卖个好价钱,惜售待涨;二就是生怕哪年年景不好,不够吃的,等着收了新粮再卖旧粮。

在当前的这种情形下,手里放些口粮用于家里使用,倒是也没啥关系,但是要是说大量的囤积粮食,等待着粮食出现大涨,以此卖个好价钱,我觉得这样并不可取。会压上不少资金不说,囤积待涨的方式原本就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还具有一定赌的成分,赌对了能多赚些,如果赌错了呢,那就要陪大了。

以上属个人的综合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是不是要囤积粮食等着上涨,囤积多少粮食等,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及个人的实际能力,还有个人或家庭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

难道明年粮食价格很贵吗?

“豆子贵如金”这个映射到农作物上面来看是很典型的豆科类农作物,最典型的就是黄豆、大豆这两种了,所谓“豆子贵如金”难道是“物以稀为贵”造成的吗?因此咱们要来看看,这“一年两立春”对于豆类农作物和其他农作物一年生长周期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呢?

“一年两立春”从本年度的时间长度和气候是否影响到本年度秋季里面豆子的最后产量和质量呢?产量少,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在市场上面必然是会出现“豆子贵如金”的现象的。

1、“一年两立春”,注意在2020年的农历一整年里面是有两个立春的,第1个立春是在2020年2月4日,农历的正月十一这一天里面。第2次立春是在2021年的2月3日,农历是在2020年的腊月廿二这一天里面。

那么咱们再来看看,整个2020年农历是有是有384天的,注意有一个鼠年里面的“闰四月”有29天时间,跨过的节气是“小满”、“芒种”这两个节气。

那么第一个立春出现的比较晚一些,是在正月里面了,正月中旬的第一天里面,第二个立春比较早,是在腊月下旬里面了。

2、“豆子贵如金”,这里很明显与种植大豆之后的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贵如金”的原因就是因为“少、质量好的少”。

那么从气候来看,明年有一个闰四月,是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种”,那么2020年的清明节气是在农历的3月十二这一天里面的,由于“清明”节气距离第一个立春是最近的,再加之有“闰四月”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作用下就会在大豆种植后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

所谓“倒春寒”的发生,主要还是集中在大豆刚出苗不久之后的,并且在种植大豆之前应该整体气候是比较干旱的,会把这个雨水留到闰四月里面才会有大量的下,所以明年种植大豆之前比较干旱,种植刚出苗之后会有“倒春寒”,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大豆最终的产量与质量,“贵如金”也是必然趋势了。

总结

“一年两立春,豆子贵如金”说明了种植大豆与气候的一种密切的关系,这是关系到生长期间的管理和最终产量品质的,所以要注意种植的措施和预防“倒春寒”冻害的发生,做好防治预防工作。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