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为什么手机号是十一位数,一辈子都不换电话号码的是什么人?
我的手机号从06年用到现在,十五年了,没有换过。不敢说未来一辈子不会换,但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不打算换。
首先,换手机号得通知联系人吧?可是现在大部分都用微信联系,打电话的时候很少了,特意把你的手机号告诉对方一下觉得怪怪的。不通知吧,有些正式的事情还是要通电话的,临时发现变号了,他却不知道,会很影响心情。这种情况他会觉得是我换号没告诉他,但更有可能是我群发了信息他没有注意,不管怎样都是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换做是我,也很不喜欢对方总换号码,尤其是有的人还会说两个号同时用,旧的号用到什么时候之类的,为了这我还得特意备注一下。
其次,用手机号注册的东西太多了,换号影响太大。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这些注册认证的时候都需要留手机号,换设备登录,都会发送验证码到预留手机号上,换号之后哪怕有一个卡忘了修改信息,后续就会有很多麻烦,而且还不是小麻烦。现在已经实现用手机号转账,在ATM机上用手机号无卡存款,和金融关系越来越紧密,是为了使用方便,如果换号码倒适得其反了。
最后,说一个矫情的原因,怀旧。也希望,多年不联系的好友在某一天想起我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我,被动型人格就是这样吧。
手机号用的年限越久绑定的各种APP越多?
手机号用久了后会发现,它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工作绑定的很深了。平时用手机号绑定的支付宝、微信、银行等以外,还有很多使用过的网站和APP。想要更换手机号也会显得特别的麻烦,曾经我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处理方式。
1、办理一个新号,老号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两号共存
如果决定换号的话,先去办理一个新的手机号码,但是老号也不要注销,两个号码一起使用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将已经明确的绑定在老号上面的APP都换绑到新的手机号上来。但是由于老号使用的年限太久,可能很多注册过的APP或网站暂时记不清了。那么就利用这段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回忆一下,尽可能多的将老号注册过的APP都一一换绑到新号上去。
虽然这样做也无法将所有注册过的APP都换绑到新号,但起码重要的、常用的APP都可以全都换到新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用过几个月后,觉得老号没必要留了,在考虑去营业厅注销老号,实现换号。当然,如果还是觉得不放心,或者想要留住老号的话,也可以去营业厅办理保号套餐,不同的运营商价格也会有不同,比如我用的移动手机号,办理的保号套餐是每月8元,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2、去营业厅办理携号转网业务,不用更换手机号
在去年的11月底,全国已上线携号转网业务。如果你觉得自己当前的运营商不好,只要满足携号转网要求,就可以将你的手机号码转到其他运营商那里,这样就不用换号了。这对于一个号码用了很久的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也不用担心当前手机号绑定的APP太多换绑麻烦的问题了。
对于需要办理携号换网的朋友,建议提前通过网上了解清楚当地的办理流程,毕竟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流程上也有所不同,了解清楚在办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管是使用双卡模式还是携号转网,都能有效的解决因手机号使用年限久绑定APP多的问题。
请问苹果11和苹果11Pro屏幕区别大吗?
感谢邀请请问苹果11和苹果11Pro屏幕区别大吗,哪个待机好?
题主问题的核心是苹果11和苹果11pro屏幕的区别大吗?那个待机更好?其实看到价格我们就基本上知道了,区别还是蛮大的,不过从手机感官角度来讲的话,苹果11虽然弱,但是够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这个等你实际感受一下也许会更加清楚。另外就是续航方面,虽然去年的XR因为屏幕分辨率更低,虽然电池不是最大的,但是续航是第一名的位置,但是今年有些许的差距,我们下面就简单说说两者的差距情况:
一,苹果11和苹果11pro的屏幕区别大吗?
1.从分辨率方面来说,苹果11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1792×828,ppi为326,而手机对比度为1400:1,最高亮度为625nit。不过屏幕材质是LCD屏幕,在相同分辨率之下,因为OLED屏幕和LCD的特性差异化,LCD屏幕会显示更加清晰透亮。
而苹果11pro的屏幕是5.8英寸,屏幕分辨率为2436 x 1125,ppi为458,最高亮度为800nit,这次屏幕的亮度提升了相比去年的XS的屏幕亮度从625nit调整到了800nit,也就是阳光下看的会更清楚。
2.设计方式的不同。其实苹果11pro的设计,其实是来自于三星的COF封装方式,这样的封装方式依然是目前最好的,因为他根据柔性屏幕的特性,下巴采用了弯曲的设计方式,所以屏占比控制的更好。而苹果11其实是LCD屏幕,可塑性相比OLED屏幕要更差,而且因为有背光模组,所以手机厚度其实相比OLED屏幕要更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从X开始采用OELD屏幕的原因。
二,续航方面的不同?
很多人都会想着苹果11会不会延续XR的续航,但是显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次苹果11也采用了双层主办的设计,其实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节省内部的空间,但是发热量也会更高,这也是很多人说苹果X开始功耗和发热就会相比以往的苹果手机更大的原因,而XR去年虽然是LCD屏幕设计,但是依然是采用的单层主板的设计,所以功耗和发热才会更小,自然是续航也比较不错。
而续航方面,苹果11的电池容量为3110mAh电池,而苹果11pro为3190mAh电池,之前国外的网站9to5mac对于苹果的三款手机做出了一个续航的测试,给出的结果就是苹果11是这三款手机中续航最差的一个。测试内容就是反复完成Instagram、相机、3D游戏、音乐流媒体和Shazam等任务,直至手机关机。
最后的结果是iPhone 11耗时5小时2分钟;iPhone 11 Pro耗时6小时42分钟;iPhone 11 Pro Max耗时8小时32分钟
总结:
如果说更好的话,自然是苹果11pro,不过毕竟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也要考虑5G的影响,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来说的话,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加的合适,毕竟反正都是过两年就要更换的,所以你现在买什么好像没有什么所谓,而苹果11的性价比确实极高,而对于屏幕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实体店看一下,估计你的看法会有所改观的。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以前的手机号可以解绑吗?
可以尝试下列步骤更换手机号、申诉审核或重新注册一个账号。
以OPPO A57为例,oppo账号原手机号已停用更换新手机号步骤:
1、手机桌面打开设置。
2、下滑找到OPPO账号,点击OPPO账号。
3、点击登录与安全。
4、点击手机号码。
5、点击更换手机号码。
6、在输入原手机号收到的验证码界面,点击收不到验证码。
7、点击手机号已停用。
8、输入完整手机号码验证。
9、点击下一步。
10、输入新的手机号码。
11、点击下一步。
12、输入新手机号码收到的验证码。
13、点击绑定。
14、等待审核即可。24小时候生效,此期间可以撤销更换,并且期间如果用新手机号注册OPPO账号和绑定紧急联系人是会自动撤销更换。
11系列你后悔了吗?
现在各大安卓厂商都发布了新款的旗舰手机,关键是价格都提升了上来,很多想要换手机的朋友就感到纠结了,面对新款的安卓旗舰手机确实很心动,但仍忘不了口碑爆棚但小有降价的iPhone 11。本文我就想聊聊发布了大半年的iPhone 11,现在买它还值得吗?
去年9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11系列,其中标准版的iPhone 11凭借加量但降价的优势,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追捧的畅销产品。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31日,iPhone 11在发布后的短短3个多月里就卖了3730万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年度爆款王。
作为首批消费者,在使用iPhone 11大半年后,我有着这样一些感受,首先早期的iOS 13系统确实把我折腾得够呛,各种BUG层出不穷,卡顿、耗电等问题都发生过,但这个问题也只是早期系统不稳定的原因,随着版本迭代,现在用起来明显流畅度吊打安卓。
外观可能是很多人表示不满的地方,但我想说的是iPhone 11的外观包括质感,真机要比你所看到的图片或者评测文厉害得多,而且别看它是LCD屏幕,它的屏幕色准比之前的华为、OVM的旗舰都要强得多,当然最新款的小米10、Find X2肯定要更好一些了。
在拍照方面,iPhone 11可以用合格来评价,和华为、小米的最新旗舰比起来自然是有些弱,但用起来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得自然,相比其它品牌的大像素、大光圈,iPhone 11依然用得1200万双摄,优点就是拍照成片快,色彩还原到位,在普通消费者眼里,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很舒服。
整体上来说,iPhone 11给我的感觉就是适合长时间通勤,无负担的使用体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款手机就值得购买呢?作为使用了大半年的用户,打心里说我现在确实有些后悔买它了,原因就是iPhone 11对5G的缺失,让我没法体验到更快速的网络。
随着现在5G基站的大面积建成,很多城市或者城市的中心地段都能够正常使用5G了,看着我身边的朋友,很多用华为的、小米的人都可以用5G网络放飞自我的打游戏,自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种零延时的体验真的是4G用户感受不到的,只有体验过了才知道。
所以现在我心里确实有些小后悔购买了iPhone 11,但考虑到系统方面的流畅性,再加上无负担的日常通勤,这个缺点也是可以接受的。至于iPhone 11现在值不值得买,那就看你个人的需求了,如果不考虑5G,买它物有所值,如果要5G的话就买安卓,或者等下一代iPhone发布。
以上就是我对iPhone 11的一些体验和看法,如果你现在依然对此感到迷茫,不知道要不要购买它,不妨思考一下我上面说的,你真的对5G网络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吗?相信绝大多数人心里都会认为并不迫切吧,如果是那样的话,iPhone 11现在依然是最值得购买的手机之一,你值得拥有!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