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3gbbs,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需要多少钱?
大家好,我是临山羡桃!首先感谢邀请!
自己做过《种子猫》《种子猫Ⅱ》《咪啪咪啪》 《命运幻想乡》,同时也帮助过数不清的服务器做过一些有偿技术支持,现在研发公益项目CatSeedLogin 高版本的minecraft服务器登录插件,以及在做网易的《零号任务》的技术开发,以及偶尔做一下网易PE端的模组。
没有做过这么大的在线服务器,而且根据你服务端不同类型,需要的服务器也不同。
小游戏主要吃带宽,mod,插件或者混合比较吃cpu,内存,管理人力。
如果按照自身情况分析 :
2014年开始做mc服务器的
那时候没钱 没技术 租着苏特互联的空间
1个月100左右 30人上限 cpu也不知道是什么型号的,内存估计是共享,价格越高人数上限越大,内存越多,带宽是共享的
玩家日益增多 我也砸钱升级配置
技术问题全部自己善用搜索引擎(谷歌 百度 mcbbs)
有问题全部自己研究,自己查,自己动手解决
而且服务器商特别不稳定经常出现硬盘爆满,导致无法读写,最后导致回档 数据丢失,三天两头被ddos
空间升级到后面上限人数可以80人 但是由于cpu不怎么样 再怎么升级所谓的配置也没用 每个月大概300左右,但是性能并不够达标80人的水平
后来就花钱租了“上帝的左手”的虚拟机 一个月450元
cpu e5 四核 具体型号忘了,主频最高的时候能到3.0,内存8g,带宽独享8m,上下行对等
当时服务器带了100人,经常出现卡顿,内存溢出,被左手老板说了几次,我就开始研究优化
从原来每天8g爆满常年 tps不高于15 优化成 5g占用 tps 18 到 19左右
2015年左右 左手群里认识一位已经不开服务器的人,要转手二手卖掉他的服务器,2100元 而且还主动找我,想让我买掉,他说缺钱,机器性能是x5650 32g 硬盘256g SSD
然后我看平常群里一起聊的挺欢 我就买了,买了之后还主动要当我服务器免费技术(会写php 易语言 有点蹩脚的前端技术,但不会java 其实感觉他更多是想用我服务器的空闲资源自己用),然后我每天过着数框框的生活
但是重点来了,买了服务器并不是没有日后的成本了,你需要把机器放到机房,才能运行
这时候我托管在了苏州的机房 一个月550,10m上下行对等的带宽,双线有一丁点防御,两个独立ip 一个电信,一个网通
当时觉得贵爆了,这还不是投入最大的时候
服务器慢慢做到150人在线的程度 tps经常掉到15以下 不是机器不好 也不是自己优化不好
而是服务端核心的"特性" 运行的时候基本只用一个线程的cpu 如果想充分利用其他cpu核心 就要多开几个 然后用一个中转服务器来转发到其他服务器
于是我开了小游戏子服 用于分发cpu的压力 这时候发生了带宽不够用的情况 人多的时候 延迟 掉线
我就跟机房申请弄到20m了 一个月 900元
再后来我就把这个机器拆开卖掉了 只留下硬盘
然后买了一台全新的服务器z97主板 i7 4790k,32g内存,128g SSD,2u机箱 ,结果更坑的来了 2u机箱放在机房要多交钱的,一个月多了250元 当时那年代这配置的机器总价大概7000多,这时候我每个月还要支出至少1150元来维持服务器
由于i7 单核性能强大 我把服务器上限也开到300人 一个服务端230人左右可以稳定在18左右tps 由于内存才32g 也没有做负载均衡 买i7初衷也是为了单核性能好。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我用2u机箱风冷,之前有个同行《自由天地》的运营者,曾经也用着i7 4790k并且超频,用了水冷,1u的机箱,虽然在机房的费用节省了,性能也很强悍,最后出现水冷液漏,整台机器祭天了。
除非你能做到半年~一年检修一次,否则我非常不建议用,建议优先追求稳定。
接下来 人多也会面临带宽不够用 这时候又加了10m 到了30m 一个月需要1500元的支出
以上单单说的是服务器的机器 带宽费用
接下来来说说技术费用
定制一个服务端java插件,少的100左右,多的500左右 修核心底层代码的,狮子大开口 2000多
除了这些,其他疑难杂症自己还是有很多经验阅历,都能自己解决,而且各大QQ群所谓自称技术的人,有偿帮你做XX的,水平真的是参差不齐。
2017年,看着网易云课堂,自学JAVA编程,每天敲一些JAVA代码,写一下笔记,经常从知乎,CSDN的干货文章学习,反编译别人代码研究,自学摸打一段时间就开始写服务端插件了,这还省去了找技术外包定制插件的费用,再后来,随着技术熟练,已经也开始接单写插件。
2014年一直做到现在 现在还在一直做。
现在minecraft的pc端玩家现在已经很少了,存在的 也大多都去网易玩了, 5000人服务器 可以说是做梦了 。你可以像我一样从小的开始做起。
依我看来 现在一个人 没有平台的帮助 借助贴吧 mcbbs 这些发布宣传 也就节假日50在线 算很多很多人了 ,投资这个需要理智,用户量就这么点,5000人谁来占满呢?
个人建议 租一家良心的虚拟机 开始做吧 不要在意贵, 便宜过头的 甚至有人说永久的,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猫腻和水分。
最后喜欢这次回答的可以点赞收藏加回答谢谢大家!
5还会够用吗?
WiFi6出现了,但WiFi5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够用。
举个例子:自微软2015年发布Windows10,到现在Windows7停止维护了,但依然有超过20%的用户还在使用Windows7。
这必然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平滑过渡的过程。绝大多数普通用户不太可能将现在能用的路由器、手机等网络设备换成支持WiFi6。
初期,一部分尝鲜用户、发烧友会以较高的价格提前的使用支持WiFi6的网络设备;中期,很多用户的网络设备坏了(或性能跟不上了)就会以较适中的价格更换支持WiFi6的网络设备;成熟期,厂商生产的新设备只支持WiFi6了,这时用户就已经无感升级到了WiFi6了。目前WiFi6体现更多的是它的商业价值,并不能完全的凸显它的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WiFi6是未来的风向标。在别的厂商还没有推出基于WiFi6的设备时率先推出,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也能作为卖点而博得更多的眼球。
1、WiFi6的理论速率最大值是9.6Gbps,但入户宽带只有100M,也是白瞎,外网网速提升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并不能发挥WiFi6的高速性能,但局域网文件传输会明显的提升。
2、现在能够支持WiFi6的设备不多,比如:路由器支持WiFi6,手机仅支持WiFi5,连接时还是会回落到WiFi5。
3、在线看视频时:如果视频服务器的带宽有限,或同时连接同一个视频服务器的用户数较大造成卡顿。这种情况下,WiFi6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4、都说WiFi6可以观看8K的在线视频,可是目前支持4K的在线视频都很少。
5、WiFi6并不是万能的,下载文件时还得看下载资源好不好。比如:百度云普通用户限速了,入户宽带就算是千兆的也没法更快。
所以,你会发现任何一个产品的普及都是产业上、下游带动的。
WiFi6不仅仅是体现的是速度,体现更多的是它处理数据的能力。
如果将WiFi6的信号比作一辆辆汽车,那每辆汽车能载的货增多了,且马路变宽了。
这样汽车行进的路上不容易堵车,单位时间内能载的货物就更多。(1024-QAM提供一条讯号能包装更多资料,每个标记可负载10bits,比传统256-QAM的8bits提升25%速度。)
每辆卡车可同时传输多件货物给多个设备。
在多用户上网环境,大幅改善每一位用户的平均传输率,平均网络延时降低75%,网络效率明显提升。尤其是多人手游场景,网络延迟降低对游戏体验有明显改善。(OFDMA改变了传统WiFi每辆卡车同时只传输一件货给一个设备的情况。)
每一辆卡车上、下关口都有一个通道,而不需要在一个关口“一一排队、顺序通过”,而是高效率的“齐头并进”。(WiFi6的8 x 8 MU-MIMO可同时用于多台终端的上传和下载。)
WiFi6标准是一次大跃进。它使用了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OFDMA(正交频分多址)、BBS Coloring(着色机制)、TWT(目标唤醒时间)等技术来增加频谱利用率且更加省电。
BBS Coloring(着色机制)
WiFi6的着色机制可以让相同或相邻信道的WiFi冲突最小化,避免邻近WiFi信号干扰导致的减速。
TWT
目标唤醒时间让设备可自行协商它们什么时候,多隔多久的时间唤醒,来发送或接收资料。这样可以增加设备的休眠时间并显著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
支持WiFi6的设备确实是很香,但普通用户在考虑入手WiFi6设备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毕竟现在支持WiFi6的设备还是价格偏贵。
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WiFi5能满足我们的对网络资源和宽带资源的需求。未来随着WiFi6的普及,WiFi6联网设备的价格会越来越亲民,我们也会渐渐无感的开始使用WiFi6。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如何理解大数据?
您好!我是 数据僧!以下是我的理解,不对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大数据”中的就包含了两层含义。
何为大?
第一层 大,是指数据很多,量很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普及,数据以爆炸方式增长。全球数据总量增长率将维持在50%左右;到2020 年,全球的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
第二层 大,是指数据的相互关系更加复杂,多样,有连续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3G/4G/5G,人与人的连结,人与物的连结,物与物的连结 变得越来越容易。随之产生的数据,也更加复杂。
截至2016 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近7.0亿,占整体网民数量的95.1%。
2016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日在线时长超过2,500百万小时,同比增长率超过30%。手机网民持续增长,使得大数据采集群体更加广泛;移动端使用时长增加,信息采集更加丰富连贯;场景化特征为大数据发展带来新契机。
何为数据?
人类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所有数据,基本衣、食、住、行;以及其它各种负责的商业活动等等,最终在计算机留下的只有0,1。
这些0,1 却包含着很多的关联性。仅仅通过传统的计算机处理手段,已经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新,及时下结论。所以围绕着大数据 产生了相关的技术,挖掘手段,应用场景,更加方便帮助人们生活、工作。
在另外一个层面讲 大数据值得是围绕着大数据的整个数据处理产业。
目前全球大数据市场中,行业解决方案、计算分析服务、存储服务、数据库服务和大数据应用为市场份额排名最靠前的细分市场,分别占据 33.0%、14.7%、17.2%、15.2% 和 7.1% 的市场份额。
以上就是我对大数据的理解,欢迎来找 数据僧 一起探讨大数据相关的问题。
头条号:数据僧
微信号:数据僧
蚊子吸了艾滋病病人的血?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蚊子吸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又叮咬正常人而传染出去。
对于艾滋病来说,目前人们依然没有好的办法把艾滋病治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类主要是导致人体免疫出现严重缺陷,艾滋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发热、厌食、食欲减退、长期拉肚子、体重下降、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病情进展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继发肿瘤。
既然艾滋病那么难治疗,那么艾滋病传染源和艾滋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传染源:
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根之木,艾滋病是有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
传播途径:
①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常见的包括吸毒患者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污染艾滋病病毒的针头刺破皮肤、共用修脚、修眉工具,输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和器官移植。
②通过异性或者同性之间传播。
③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胎盘、产道生产孩子、产后哺乳。
结束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蚊子等昆虫叮咬、消化道、呼吸道、泪液和汗液、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以及握手传播。
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啥?
1987年,我所在的村子里,电视机依然是比较稀罕的物件。至于互联网,整个村子的人都没听过。
1997年,我第一次听到键盘这个词,并且是在高考英语的阅读理解中。
1998年的9月份,我第一次从一个大学同学那里知道了因特奈特这个词。
1998年的年底,我第一次和同学一起走进了网吧。
那时候,上网比较贵,而且经常需要排队。那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email,却不知道可以写封电邮给谁。那时候,网络聊天室比较流行,上网除了看新闻,就是在聊天室和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瞎聊。
1999年,在网吧老板的推荐下,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QQ(那时候叫OICQ)号码,开启了自己的网络新世界。
2000年,第一次知道了“BBS”的存在,开始在当年比较火的中青论坛上瞎逛瞎写。在这个论坛上,知道了和菜头、李方等牛人。通过这个论坛,自己瞎写的一些帖子变成了铅字,有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
2001年,第一次通过网络寻求治疗病痛相关的信息。当我坐在医科大学的老教授的面前,告诉她我是通过网络了解到她的相关信息的时候,她觉得不可思议。即使当时已经是2001年。
2002年,通过网络,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对话》的栏目组。虽然只是个打酱油的群演,但对于没见过市面的我而言,高兴了很久。
2003年,通过网络,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女朋友,也是最后一个女朋友——我现在的孩子他妈。
2004年,办公室的小姑娘开始在淘宝上不停的买衣服,而我却对淘宝无处不在的广告烦不胜烦。
在这一年,我开始使用电驴下载一些不可描述的电影。
同样是在这一年,我也千方百计弄到了一个Gmail的邀请码。
2005年,通过淘宝,有了第一次网络购物的经历。
2006年,通过网络,第一次被《越狱》和《迷失》等美剧所震撼。那时候,经常加班画图。干的比较烦躁的时候,就开始看美剧。
2007年,有了自己的房子,开通了第一条属于自己的宽带。然后,下班后,就开启了和老婆一人一台电脑,她看电视我刷论坛的生活。
在这一年,注册了大众点评的账号,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条点评。那时候,大众点评不像现在这么水。
2008年,在长沙的某五星级酒店,第一次体会到了10M宽带的网速。看着电驴的下载进度条,畅想着100M宽带会是什么样子的。
2009年,注册了自己第一个微博账号。那时候,3G网络才开始慢慢普及。那时候,很多人的微博还处于自说自话的阶段,不像现在有那么强的媒体属性。
2011年6月份前后,开始使用微信。当时,觉得微信最吸引我的是可以发语音。
2015年,我开始使用网约车软件。那时候,可能真的没有想到,网约车对出行的影响会有这么大。
2016年,我开始使用各种共享单车。没有想到的是,共享单车会泛滥成灾。随着寡头的出现,马路两边的共享单车应该会越来越有序。但是,同样因为寡头的出现,对于用户而言,不会再有免费的午餐。
2017年,家里的宽带变成了100M。山顶卖水的阿婆开始用二维码收钱。家里的电脑慢慢成了摆设,手机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互联网终端。
2018年和2019年自媒体大爆发……今日头条以后肯定会超过百度……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