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华为p2什么时候上市,迅雷官网地址?
迅雷-构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存储与传输网络 https://www.xunlei.com/。企业简介迅雷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2014年于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股票代码:XNET)。
公司秉持以技术提升效率为宗旨,从获得国际专利的P2SP下载加速到去中心化服务商,迅雷立足技术之本,长期投入技术研发,助力实现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美好愿望。
PHEV怎么样?
领克01PHEV优缺点如下
优点:无
缺点1:P2.5混动架构并不理想,2.5指电机集成在变速箱内部。吉利的P2.5电机集成于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由电机控制偶数挡输出轴与离合器输出动力,HEV模式中可以与内燃机混动输出。这一系统会造成问题非常明显,偶数轴与离合器要承载电机的扭矩则会造成两轴的磨损不同步,虽然这台电机只有小小的60kw功率,但是扭矩至少还有160N·m,这是对变速箱总成耐用性的考验。
缺点2:该车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驱系统只有这么台小功率集成驱动电机,160N·m的参数仅仅相当于一台小功率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动力储备在EV模式中驱动一台整备质量超1.7吨的SUV,其动力体验仅仅是能开而已。而内燃机又是一台NVH体验很差且性能平平的直列三缸1.5T发动机,这就决定了该车在EV和HEV模式下都没有理想的动力表现,性能差凭什么定价22.27-25.98万的高价呢?
缺点3:整个系统只有一台驱动电机,则车辆在亏电后完全成为一台1.5T三缸机驱动的代步车,动力之差深有体会且油耗也会飙升。而主流品牌同价位的其他PHEVSUV已经有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在行驶中可充电则能保证用不亏电,以HEV模式运行油耗更低且性能会始终足够强,这就是差距。而且领克01PHEV电池组容量很小,NEDC测试纯电续航里程仅仅为51公里,去掉保留电量后能行驶接近40公里就算不错,所以这台车长途驾驶体验会很糟糕。
缺点4:这台集成电机的双离合变速箱是台横置变速箱,匹配的发动机自然也是横置;所以这台插电式混动SUV前置前驱,而20万左右的合资燃油动力SUV基本都是四驱车,性能比这台插电混动车竟然还不弱,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技术水平到底有多低。且领克01PHEV的价格重合的竞品SUV有唐Dm和宋ProDm,这套系统的水平到底如何可以看一看宋ProDm低配三款车的混动系统吧。
宋ProDm双擎版低配为普通并联式混动系统,内燃机为1.5T直列四缸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NVH的表现自然会好的多。该发动机集成了一台25kw功率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作用可实现双离合变速箱换挡时稳定转速实现平顺,EV切换HEV模式时拉高转点火快速获得最大扭矩,同时可实现行车发电模式。驱动电机独立布局在P4后桥位置,功率为120kw是领克01的一倍。在EV和REEV行车发电模式中该车为后驱,HEV油电混合模式为四驱,运行模式也要比领克01丰富的多,通过能力自然更强。然而这台NEDC测试纯电续航超80公里,有四轮驱动和行车发电模式的SUV,双擎版价格还不足20万,领克01对比这台车如何?
20万以上的唐和宋Pro是三擎四驱版,混动系统中多出了前置P3驱动电机;双擎版宋Pro破百6.5秒,三擎版破百4.7秒,三擎版唐Dm破百4.3秒,性能的大幅领先再加上多出前置电机实现的全时四驱系统,领克01面对这俩车还有品质可言吗?尝试找一找这台车的优点吧,不好找了。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亮相成都车展的坦克500为何被吐槽?
8月29日开幕的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博览会上,长城汽车携旗下五大整车品牌集结登场,各展台人气爆棚。其中,坦克品牌火力全开,高能演绎“坦克品牌 铁汉柔情”,带来坦克400、坦克500的全球首秀,“3.0T+9AT”旗舰动力也随之正式登场,吸引了大量媒体、用户的驻足观望。
(3.0T+9AT首搭落地)
3.0T+9AT超级动力总成率先搭载于坦克品牌高端豪华系列首款量产车型坦克500上。作为专为长城汽车高端智能越野平台打造的强悍动力系统,凭借长城汽车强大的研发实力、这套3.0T+9AT超级动力总成能够令坦克平台爆发出极致越野性能,让坦克500拥有“王者”实力。
(坦克500)
国内首个高阶动力总成 极致越野性能满足用户全场景需求
作为国内首个完全自研的高阶动力总成,长城汽车坦克平台3.0T+9AT超级动力总成打破合资技术壁垒,采用诸多先进的创新型技术,在各项性能上比肩甚至超越外资豪华品牌。因此,其一直备受市场期待,在此前的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上就成为最受关注的一项创新技术,此次首搭坦克500车型落地,自然吸引众人的目光。
(3.0T+9AT超级动力总成)
3.0T+9AT超级动力总成由长城汽车6Z30发动机与国内首款9速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具有强悍、高效、可靠三大特点。其中的6Z30 3.0T发动机应用双喷射、双VGT增压、米勒循环等技术,拥有500N·m的峰值扭矩,在48V轻混BSG电机的加持下,峰值扭矩进一步提高到550N·m,发动机在1000rpm超低转速下即可输出340N·m强大扭矩,最大攀爬比达到57.2,能够实现100%爬坡,支持全场景四驱功能。同时,6Z30 3.0T发动机热效率达38.5%,且具有宽泛的高效工作区间,燃油消耗率在250g/kWh以下的高效区间占比达70%以上。
(6Z30 3.0T发动机)
9AT变速器则采用紧凑高效的离合器设计、自主开发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方案优选程序以及智能集成的电子液压模块等技术,具有体积小、轻量化、传动效率高、扭矩容量大等特点,实现变速器性能突破,拥有600N·m的变速器承载能力。
拥有极致越野性能的3.0T+9AT超级动力总成可全面满足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包括长途穿越中的恶劣路况穿越和越野爬坡、涉水等场景。3.0T+9AT超级动力总成针对越野需求以动力优先、低扭强化、响应迅速为设计方向,兼顾日常驾驶,可根据不同路况达到动力和经济性的完美平衡。
全场景可靠应用 3.0T+9AT成就高端越野品质
除性能强悍、高效外,3.0T+9AT超级动力总成在可靠性上同样表现突出,其台架试验超过12000h,并经过135万km耐久试验,搭载车型可实现全工况载荷谱覆盖,可靠应用不同场景。同时,该套动力总成各部件均拥有过硬品质,涉水零件防水等级达IPX9K,变速器采用高强度合金钢行星排,保证行星系受力及载荷分布均匀,整体硬件耐久寿命更高,拥有全地形、全环境的极限适应能力。
(9AT变速器)
同时,3.0T+9AT超级动力总成还进行了整机NVH开发,发动机采用主动激励源控制+高频噪声抑制,整机声压级<58dBA,惯性力较四缸机降低25%。而9AT内部集成了Damper减振器结构设计,同样具备更出色的整箱NVH性能。能带来强悍之外舒适体验的3.0T+9AT超级动力总成,可以说提升了用户整体的越野品质。
模块化平台设计全方位赋能 覆盖完整强悍产品矩阵
坦克平台作为高度灵活的硬派越野平台,其基于模块化的平台设计,可支持多品类不同级别车型敏捷开发。除目前搭载坦克500的3.0T+9AT超级动力总成,坦克平台还拥有3.0T+9HAT超级动力总成,其变速器增加了高压150kW大功率P2混动电机和用于变速器与发动机动力断开或结合的C0离合器结构,实现整车的纯电或混合驱动模式,整套动力总成拥有750N·m最大扭矩,未来将搭载长城汽车其他相关高端旗舰车型与用户见面。
坦克平台多样化的动力总成,未来将赋能坦克平台B-D+多品类不同级别车型,可给全类型市场用户带来不同的优异驾驶体验,全方位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
(3.0T+9HAT超级动力总成)
全球研发、超600万公里道路测试 实力保障用户使用体验
坦克平台拥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实力,可有效保障产品的品质与性能。该系统总投资200亿,整合了长城全球最优质资源,通过全球超600万公里道路测试,最终才与用户见面,可给用户带来超高品质的使用体验。同时,生产工厂具备高标准化、智能化,基于智能的管理系统系,拥有从零部件供应商到交付客户的完善生产指挥系统,精准保障每个部件的品质。
(高标准化智能绿色工厂)
以技术重新定义品类标准 提升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力
此次车展搭载了3.0T+9AT超级动力总成的坦克500亮相,是长城汽车填补国内行业大排量动力总成空白,满足期待高阶动力越野市场用户的重磅之举,将长城汽车的全球品牌竞争力落实到具体产品上,真正实现在传统动力领域的直道赶超,拥有了与外资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
(坦克平台技术亮点)
除3.0T+9AT超级动力总成外,拥有全球强大研发背景、优秀智能越野基因、高可靠性及灵活的越野平台设计的坦克平台,可为用户带来更多满足各类需求的标杆产品,实现全球强势竞争力。同时,作为长城汽车高端智能越野平台,坦克平台用比肩甚至超越外资品牌的实力开启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新征程,高效助力长城汽车全球销售400万辆和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的2025战略目标实现。
20到40w的又能加油又能充电的新能源SUV有什么推荐?
纯电有续航焦虑的短板,燃油马上就要淘汰,不考虑品牌溢价的话,20-40万价位区间,插电式混动(包括增程式)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新能源车,20万和40万的选车逻辑是不同的,40万预算,要买最好的,而20万预算,只能买最合适的。
20万价位新能源SUV盘点:20万价位,主要是20-25万元区间,这个价位比较值得购买的有宋PLUS DM-i四驱旗舰,唐DM-i,腾势X、拿铁DHT-PHEV、领克01 EM-P。
1、宋PLUS DM-i 四驱旗舰(20.58万—21.68万)
优点是:保有量大,意味着日后保值率高。这个价位有四驱,零百加速5.9秒。维修保养比较便宜。缺点是街车没个性,辅助驾驶比较弱,宋是经济型SUV,即便20万,用料也一般。没有豪华感。
宋PLUS DM-i已经连续蝉联好几个月销冠了,大一点的城市随处可见,关注新能源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了。四驱旗舰版是宋PLUS DM-i的顶配车型,有4G、5G版本,售价分别为20.58万和21.68万。很明显是前者性价比比较高。这款车是典型的“鸡头”,配置很高,动力很猛,还有四驱且省油。可以说是家用车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六边形战士。只不过,鸡头毕竟也是鸡,跟豪华不沾边。
2、唐DM-i(20.58万—27.98万)
优点是:七座,旗舰,有长续航,缺点是只有两驱,而且动力非常一般(零百8.5秒)如果说宋PLUS DM-i四驱版是鸡头的话,那唐DM-i就是凤尾。唐才是比亚迪的旗舰,做工、用料都要明显好于宋,只不过,两驱、零百加速8.5秒,实在有点对不起旗舰这两个字。
唐DM-i,包括比亚迪的汉DM-i,都是畸形的产品。DM-i经济型技术,主打省油。而唐汉则是比亚迪的旗舰车型,给旗舰车型弄了个经济省油的技术,卖得好只能说消费者糊涂。唐、汉就应该只有DM-p,秦宋只有DM-i。
唐DM-i目前在售三个配置,顶配27.98万,这就不用考虑了,有这个预算加点钱买唐DM-p它不香吗?四驱,零百4.3秒,这才叫旗舰。或者等护卫舰07上市,买四驱顶配,一样的价格。当然,顶配贵不是贵在配置上,而是贵在电池上。这应该是目前纯电续航里程最高的插混车型了,哪吒S据说纯电续航300公里,不过人家是增程式,而且只卖20万出头。而实际上,纯电续航200公里以上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有150足够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100Km就够。
其余两个配置倒是不算贵,如果有七座刚需的话,是可以考虑的。20万级别的七座插混SUV,说实话也没谁了。8.5秒的零百加速水平,和燃油车比倒是不吃亏,家用两驱也无所谓。
3、腾势X(唐DM 2021款)(21万起)
腾势X严格来说是一款已经过时的车,甚至在腾势官网上都已经没有了介绍。这是比亚迪和奔驰合作的合资品牌,腾势X就是一辆换壳的唐(对应DM和EV两个版本,我们只讨论其中的DM版)。技术都是DM3.0的,不过性能却一点不过时:零百加速4.3秒,2.0T发动机,全系双电机四驱。这车新出的时候顶配都31万了,不过目前优惠幅度比较大,最高能谈到八九万,顶配在25万内能落地,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对应比亚迪的唐DM,现在也是停产在售状态,4S店里还有少量库存。只不过唐的入门款是前发动机,后单电机,零百加速5.1秒,纯电后驱,混动才是四驱。如果电池电量低,甚至会变成前驱。而双电机版入门26.98万,谈的余地没那么大,估计优惠也就在1万左右。
这两款车相当于一款车的不同配置。腾势X的缺点是电池没有终身质保,而比亚迪三电首任车主都是终身保的,电芯质保更是跟车不跟人。本来是唐DM性价比更高,不过因为腾势X降价,导致产品力倒置了。比亚迪品牌力,大于比亚迪+奔驰的综合品牌力,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2比亚迪大于比亚迪+奔驰,两边再抵消一个比亚迪,得出的结论是比亚迪的品牌力大于奔驰……
这车(两款)的优点是动力强,全系四驱,七座。而且保留传统变速箱,油电两套系统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如果电机、电池等电路系统故障,发动机一样可以驱动车辆,纯油行驶,相当于双保险,比较适合全国自驾游。缺点是馈电油耗略高(7.5L),保电能力不如DM-i,而且车机、人机交互和辅助驾驶比较落后。
4、领克01 EM-P(19.98万—22.78万)
领克01新能源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保留传统变速箱的P2.5结构,这种不推荐,这里比较推荐的是刚上市的领克01 EM-P,也就是吉利雷神Hi·X的三挡DHT。这款车刚上市,我还没来得及试驾,不过通过对领克01EM-F的体验可以判断,这车的整体素质是不错的。EM-F是HEV不能插电的混动,而EM-P则是插电式混动。和比亚迪DM-p不同,比亚迪是Powerful的意思,指动力强筋,而这里和雷神Hi·P一样,是PHEV的简写。
领克01 EM-P(我体验的是EM-F),优点是3DHT换挡无顿挫,三缸机也不抖,底盘素质非常好,行驶品质上乘,主打运动风格,有一定操控性(公路试驾,没能深度体验)。另外,领克一向舍得用料,基本上是不用工业回收棉的,底盘也是大梁铝合金件。动力没有实测,不过推背感很明显,官方标称零百7.6秒,感觉实测还能快一点。
至于说缺点,也是很明显,纯电续航70km,没有快充,也不支持外放电。实话说有点不够用。最起码不能市区纯电,长途才拥有。没能实现插电式混动的质变,而且只有前驱。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三缸。
这里要吐槽的是,13万的帝豪雷神Hi·p有100km纯电续航,发动机也是四缸的1.5T。而领克作为吉利的高端品牌,给了个三缸机和70km纯电续航……当然,我知道,这款三缸机的热效率43.32%,比比亚迪的晓云1.5L还高一线,是目前的量产车之最。而且三缸配合混动是没问题的,的确不抖。要不是用三缸,也不可能把发动机热效率做这么高。(少一个缸,比四缸机少四分之一的摩擦阻力)。
帝豪雷神Hi·P,作为入门级家轿,13万左右,三缸机更容易接受,而且油耗更低。续航减到70km,也能压缩成本,价格降个五千一万的,竞争力更强。而领克01 EM-P 20万左右的售价,贵个1万块钱,纯电续航增加到100km大部分人是愿意拿这个钱的,而且四缸机即便热效率低一些,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实际上,并非是领克不想,而是受车型所限,电池装不下了。这就是油改电车型的问题所在,布局受限。想必使用三缸机也和这款发动机的体型小巧有关。
综合看,领克01 EM-p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偏运动属性,还能兼顾家用。各方面比较均衡,比较适合年轻人。只不过前驱和不算强劲的动力,略显遗憾。
5、拿铁DHT-PHEV(22.9万—26.3万)
也是刚上市的新车,长城柠檬两档DHT,串并联混动,仅从混动架构上来看,是要优于比亚迪的EHS一档混动的。(比亚迪是靠优秀的三电系统来弥补混动技术的不足)拿铁这款车有两驱、四驱选项,对标的是宋PLUS DM-i,宋PLUS DM-i有的优点它都有,虽然贵了5万左右,但是纯电续航历程也多了近100km。性价比其实并不弱。
拿铁DHT-PHEV,优点是省油,纯电续航里程长,两驱版纯电续航WLTC工况184km,如果换算成NEDC的话,能达到220km左右。四驱版155km,换算成NEDC有188km左右(根据比例粗略估算,每车适宜的工况不同,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误差)
四驱版零百加速5.2秒,比宋PLUS DM-i四驱旗舰还强,馈电油耗6.2L,个人认为无伤大雅。纯电续航历程足够长了,其实很少用油。另外,辅助驾驶功能也较比亚迪丰富得多。而且整车终身质保!缺点的话,目前实在没看出来,对比宋PLUS DM-i来说,主要是贵,虽然贵的物有所值吧。四驱版26.3万,已经非常接近护卫舰07的价格了。要我说只能根据预算选,预算26万,它还真不虚谁。
而两个前驱版,对比宋PLUS DM-i 四驱旗舰显然就没什么优势了。同价位为什么不选择四驱和更好的动力呢?这款车其实也代表着WEY牌的尴尬,如果没有比亚迪,它绝对是同价位最值得买的。但是比成本控制,它是真打不过比亚迪。有点一时瑜亮的感觉。
四十万级新能源SUV盘点
40万的买车逻辑和20万不同,毕竟钱花到位了,不管你需求如何,该有的要有,哪怕我不用,也要有!40万,你值得最好的。20万级别各有优缺点,但40万级别就能分出一二三来。目前在售的新能源SUV,(30万以上)主流有一下几款,理想ONE、问界M5、M7、领克09 PHEV、唐DM-p、护卫舰07、摩卡DHT-PHEV等。坦克500新能源也值得关注,不过估计40万下不来。
1、理想ONE:大六座,没有续航焦虑的纯电车,让三缸增程式的理想的确挺火。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水平也是在线的,而且很多设计细节,人机工程学非常好。只不过,1.2T三缸,就不值这个价。而且三电,包括电池没有终身质保。
没有大六座,没有中大型新能源时,理想ONE的潜在客户没得选择。营销服务做得好,销量高也不算奇怪。现在新能源MPV如雨后春笋,理想能不能保住目前的市场份额,我表示怀疑。它的技术底蕴有限——我下过比较武断的结论:理想整合能力差,它至少目前,没有能力造小车,只能中大型SUV、全尺寸SUV。全靠供应商,所以产品卖得贵,自己利润也并不理想。对于理想ONE这款车,你可以买,但是我真的不推荐。它至少不符合这个价位的逻辑。十几万的车可以用1.2T,可以用三缸机,但是30多万的车不行。
我个人对理想是带有一定偏见的,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李想这个人吧。感觉理想这家车企太过功利化。企业是要逐利,理想也在其能力范围内很努力的去造好车。只不过它的最终目的是把车卖出去,而并非是打造一个屹立不倒的品牌,在消费者和股东之间,明显它选择了后者。
2、岚图FREE:东风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确很贵,不过还是对得起售价的,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大五座,售价31.36万—37.99万(本文只讨论增程式,纯电不讨论了)。有实力硬刚比亚迪的护卫舰07。
这款车是可以买的,用料基本上达到了百万级豪车的水平,热成型钢最高强度2000兆帕,占比也非常高。全系电四驱,零百加速4.5秒,顶配4.3秒,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纯电续航里程140km,而且支持快充。全系支持辅助驾驶,中高配都有空气悬挂,甚至还能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架软硬,也就是所谓的“魔毯”功能,舒适度基本拉满。这款车甚至还具备一定的越野能力,虽然没有大梁,但是整车刚性特别高,四驱的脱困能力也很强,上滑轮组单后轮即可脱困。
缺点呢,就是贵,入门级也31.36万了,顶配37.99万,增程式并不适合作高端车,除非是那种搭配轮毂电机的黑科技产物。价位比唐DM-p都高出了一大截。当然,悬挂、舒适性和辅助驾驶方面,岚图FREE有优势,但是唐DM-p显然底蕴更厚重,适用性也更广。另外一点就是馈电油耗略高,实际影响是不大的,但是暴露了增程式的技术缺陷。
岚图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品牌,舍得堆料,像是岚图梦想家这种MPV都给你弄个前双叉臂前悬。为了让你有物有所值的感觉,不管你需不需要,都要硬塞给你。不过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营销也差点意思,目前一直不温不火。岚图FREE这款车除了贵没别的毛病,虽然它也贵得算是物有所值吧,但是品牌知名度上不去,所有的好都只能归为“内秀”。这算是这款车的最大短板,我花了小40万,但是没人知道我这车值40万。
3、问界M5、M7:
M5,售价25.98—33.18万(增程式),M7售价31.98—37.98万。优点是舒适度极高,车机流畅,人机交互,包括辅助驾驶都是强项。纯电续航里程比较长,能达到150km(WLTC,换算成NEDC差不多能到180km)前交流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搭配比较合理,能很好的兼顾续航和动力。零百加速最高4.4秒,M7零百4.8秒。动力非常强劲。
缺点就是增程式——这是成本较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确很适合我们国家的路况,可是低成本应该对应的是低售价,这也是我吐槽岚图FREE和理想ONE的地方。同是增程式,我比较推崇的是深蓝SL03和哪吒S,原因无他,便宜。
需要加95的油,馈电油耗较高算是短板。95并非是用车成本高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兼容性问题。两车的入门两驱版就算了吧,不值得考虑,后驱SUV也不算什么卖点。四驱的话,M7的六座空间很一般,5米车身,轴距只有2820,第三排体验很差。理想ONE可以叫大六座,它只能叫六座。
总而言之,这两款车是不推荐的。贵、增程式和岚图FREE的特点比较像,可是连三电终身质保都没有,电池只质保8年16万公里。人家岚图好歹是整车终身质保。这车是东风小康造的,并非华为,而华为只提供了智能座舱,体验的确加分,不过报价也很贵。
4、领克09 PHEV 31.99万—37.49万
这是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一款车,确实有豪车范儿,用料也足够豪华。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沃尔沃的XC90。这是一款基于P2结构的插电混,和唐DM2.0比较类似。优点是用料和底盘,动力强劲,零百加速5.6秒,而且整车终身质保。开起来更接近燃油车。
缺点是纯电续航略短,只有80km,一般来说是够用了,只是有点对不起这个价格。油改电的车型,布局受限。第三排空间小得可怜,几乎没办法坐成年人。另外就是不容易保电,亏电油耗比较高。
领克09 PHEV这款车感觉卡在了燃油豪车和新能源性能车中间,不上不下,有些纠结。用料豪华和整车终身质保,这款车是可以买的。从用料角度来看,这是一款豪车,从设计研发的角度来看,这款车的技术还是不够成熟。
5、唐DM-p:28.98万—32.98万
目前唐DM-p,算是这个价位的性能标杆。零百加速4.3秒,全系电四驱,亏电油耗6.5L,有大六座可选。纯电续航里程215km,全系支持悬架软硬调节,顶配有后桥差速锁和主动悬架。1万元选装包就有大六座和后配的座椅加热通风按摩,性价比很高。
唐DM-p是非常均衡的一款车,而且并非是平庸,是各方面都很极致。4.3秒的零百加速,再快已经没什么意义了。215km纯电历程和6.5L亏电油耗,用车成本远低于这个级别。非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1.5T的发动机,排量不够“正义”。辅助驾驶的性能一般,前悬也没给个双叉臂。
其实光看纸面参数的话,唐DM-p对比前面的增程式也没有碾压级别的优势。不过比亚迪厉害在技术底蕴方面。比如说iTAC扭矩转移系统,d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目前只搭载在海豹上,不过理论上所有纯电四驱车型都可以升级的。包括刚刚曝出来,防爆胎专利,我猜测应该是基于iTAC系统和主动悬架打造的,硬件其实都有,没准以后就能OTA升级。
6、护卫舰07 22—28万元
这款车可以理解为唐的插混换壳车,中低配对应唐DM-i,顶配对应唐DM-p。前面唐DM-i说了,除了7座刚需以外并不推荐。护卫舰07中低配连7座都没有,个人认为不如拿铁DHT-PHEV或者宋PLUS DM-i四驱旗舰。28万的顶配倒是可以考虑,零百加速4.7秒,纯电续航200km。现在新车未上市,没有太多详细资料。从我得到的一些技术细节上判断,这是唐DM-p的五座版,缩减了部分电池容量,减小了电机功率,零百加速多了0.4秒,亏电油耗也降低了0.4L。其实是整体上更加均衡的一款车,值得关注。
7、摩卡DHT-PHEV :31.5万。
两驱29.5万的就不讨论了,毫无价值。不过四驱版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公平地说,2DHT的确要比DM-i的单挡位先进,只是比亚迪的三电水平太高,弥补了混动技术的短板。摩卡DHT-PHEV对应的是护卫舰07,只能说既生瑜、何生亮。
在唐DM-p出来之前,它是30万最值得买的性能SUV。零百加速4.8秒,NEDC纯电续航里程应该也超过200了。(官方标称WLTC175km)亏电油耗6.3L。有5个毫米波雷达,辅助驾驶方面是要明显超过唐DM-p的。
只不过,唐DM-p有七座和大六座可选,而摩卡只有无座。对比护卫舰07的话,人家顶配28万,而且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号召力的确比WEY强得多。这是一款好车,也值得买,只是可惜,和比亚迪同台竞技。不过换一个角度说,也能看出我们国产车的强大,新能源领域,目前比亚迪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头牌了。不过长城告诉我们,哪怕没有比亚迪,我们依旧不缺第二个能站出来的领军人物。
以上就是20—40万,几乎全部值得考虑的可油可电的SUV车型了。像是一些合资品牌的油改电车型,这里就不赘述了,你只需知道,在新能源领域,国产才是最吊的。
华为是从哪款手机开始崛起的?
华为手机的崛起是最近三年IT行业里最重要的事件,不仅是因为华为手机取得了世界前三的市场地位,更重要的是华为展示出了技术创新驱动的中国制造。在华为的带动下,中国手机行业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正从疯狂营销逐步向技术创新转变,科技正能量正在越来越浓。
在一月初的CES上,Mate8闪亮登场,而华为在CES还透露了Mate8不到一个月卖了100多万。作为一款在CES 2016一举囊括13项大奖的产品,Mate8的市场号召力展示了华为手机高端战略的初步成功,mate8将会成为销售突破千万的高端机型,华为已经是国产高端手机的领导者,也正在成为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创变者。
伴随着高端产品的热卖,加上麒麟950等世界领先自主研发芯片的护航,华为手机在高端之路越来越顺,开始真正发起向三星、苹果的全球攻势。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在欧洲市场已经是第二大安卓智能手机品牌,在日本公开市场排名第一,2015年华为终端收入超过200亿美金。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华为手机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并在高端手机市场建立了品牌认知和良好占有。华为有强大自主研发能力、强大供应链体系、优秀的自我革新能力,只要不犯重大失误,在中国市场里几年内基本会是无敌的,而华为手机的战略重心也更加聚焦到高端手机产品。
在最近一次的华为内部大会上,任正非提出了华为终端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收入的目标。1000亿美金意味着是2015年华为终端收入的五倍,余承东必须带领华为终端保持持续的高增长,高端战略、渠道下沉、全球化是华为终端2016年的核心看点。
领导国产高端手机,市场期待高涨,引来模仿潮
华为Mate8发布会是中国手机史上规模最大最震撼的一次发布会,现场有3000多位合作伙伴和媒体记者,有700多万人在看网上视频直播,让Mate8瞬间成为大众焦点。在接下来的行业动态里,我们看到很多厂商旗舰新品开始模仿Mate8,个别厂商产品出现了像素级相似,虽然华为肯定不喜欢自己被过分模仿,但行业模仿也确实是一种致敬。
Mate8在外观设计、功能设计、产品理念等诸多维度都引流了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潮流,立足高端的华为品牌在产品力、创新力上都表现出了一流水准。如果说Mate7是华为手机在高端商务手机市场的一次大胆试验,那么,Mate8则是华为建立国产高端商务手机领导者地位的拳头产品,无论在技术创新维度,还是品牌号召力维度,华为现在都是No.1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一年里,Mate8还会出现更多模仿者,但华为的市场地位却会越来越巩固。华为品牌认知度和渗透率在不断的升级,有了Mate7的良好口碑铺垫作为基础,Mate8的市场需求度越来越升温,注定会成为华为的一款销量破千万的经典机型。
鏖战全球的国货英雄,为中国制造赢得口碑
在中国大卖的同时,Mate8也正在推向全球市场,Mate8将成为鏖战全球的国产高端手机,成为真正走出国门的国货英雄。过去,中国制造大多数密集于中低端产品,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过去基本上只能抢占中低端市场,而华为正在改变这一局面,Mate7已经做了先锋,Mate8将是国产高端手机在全球市场的一次实力证明。
在华为手机发货量破亿的庆典上,华为曾表示过华为正在接收HTC等厂商让出的市场,而这个市场非常大,华为会稳健推进市场占有,而不会追求爆发式成长。华为更加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这是一个成熟领导的素养,华为正在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口碑,Mate8成为华为手机的高端先锋。
技术创新驱动,引领行业产品走向
高端智能手机是技术创新的精华聚合,Mate8身上浓缩了华为众多自主技术创新,从世界领先的海思麒麟950芯片,到情景智能、天际通等,软硬件创新无处不在。
华为Mate8在商务场景的众多设计思想正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且在走向未来智慧手机,如果说过去是苹果引领手机行业潮流趋势,那么,在下一个五年里引领行业创新潮流的更可能是华为。
华为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高端,一方面是华为Mate8等高端手机产品的品质过硬,另一方面是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难以复制和超越。在国产高端商务手机市场,未来几年里,华为的地位会相对稳定,其他国内厂商会全力争夺老二的位置。
赢得商务精英人群,奠定华为手机高端品牌基石
当下,华为手机经历了烈火重生般的变革,用了三五年时间,取得了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惊艳成绩。华为手机的巨大成功推动华为品牌跻身interbrand前100,而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华为终端背后还有一个世界第一通信企业做支撑。
当华为手机赢得世界认同之时,国人不仅看到了一个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更是看到了一个奋斗者为本、自主技术研发立业的技术驱动型消费电子品牌的崛起。
国人看到了一个引以为傲的世界级创新企业,中国商务精英人群率先成为华为的铁杆花粉,华为品牌不经意间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圈层口碑传播。这种口碑建立在优秀产品之上,建立在华为不走捷径的阿甘精神之上,建立在华为的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之上。
华为终端在2016年将推出千县计划,加速布局县级销售网络,华为手机将会在掀起手机行业的强烈的洗牌,而Mate8成为这一场大潮的开端。华为手机的高端之路将进入爆发期,也是走向千亿美元目标的开始,中国手机品牌正在走向世界之巅,路不会太平坦,但以行践言,未来看的见。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