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昆明水货手机,为何禁止进口澳大利亚牛肉?
在国际上有两个国家对华态度始终极度不友好,其中一个是澳大利亚。
01
澳大利亚真的不够“精明”,作为特朗普坚定的小跟班,却连特朗普的皮毛都没学到。特朗普在疫情爆发后三天两头怪中国,指责中国,搞得好像要和我们彻底决裂一样,可嘴炮归嘴炮,生意归生意,特朗普嘴上骂得凶,私底下却还在拼命和中国做生意。
澳大利亚却是从上到下都死咬着中国,跟中国深仇大恨似的,即便赔上经济也要和中国斗到底。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后,澳大利亚是第一个提出要成立独立调查组织,来对中国进行调查的国家。
中国驻澳大使曾严正警告澳方:“如果澳大利亚一意孤行要搞所谓的‘独立调查’,那中方将对澳大利亚的产品及旅游业进行抵制”
没想到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伯明罕”听了,态度也很硬:“澳大利亚绝不会因为经济胁迫或恐吓,而改变国家安全政策立场,更加不会改变我们对重大公共卫生政策的立场。”
什么意思?铁了心的要办“独立调查”?非要“硬碰硬”喽?
02
对于澳大利亚在“反华”一事上总是冲锋在前,环球总编这么说道: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因部分澳洲肉企输华的肉类产品存在违反检验检疫的问题,中国已吊销至少四家澳洲肉品企业的执照。
据统计这四家肉企占到澳洲对华牛肉出口量的35%。原本这四家肉企今年和中国的贸易额将达到35亿澳元(约合160亿人民币),如今这160亿人民币的生意,恐怕要打水漂了。
同时中国还将对澳洲出口的大麦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农产品一直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支柱,而我们是澳洲大麦的主力买家,2017年澳洲卖给中国648万吨大麦,占澳洲大麦出口的51%,总价值约106亿美元。
03
毛主席曾说过:“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某些西方国家。
中国已经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国了。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100年了,这句话没有变化。
有变化的是,我们也有大炮了,而且特别诗意——东风夜放花千树。
欢迎关注「司离看世界」,每天分享奇闻趣事、时事思考,为生活增添一点色彩!
哪个城市主城区已建成城区不含农村的面积更大?
好多人(特别是成都人)比较城市大小喜欢用灯光图,夜间灯光图误差太大了,首先我们看一张,这张图看成都和西安差不多,比重庆大。这是为什么了,因为灯光图跟地形,海拔高度,一个地区的居民路灯用电量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大家看看台湾西部,恐怕5个成都加在一起都不如台湾西部的光团大。这是因为台湾西部是人口密集区,农村也一样有路灯。长三角地区也是这样的情况。你不能说台湾西部和长三角都是一个城市吧。成都也是这样的情况,成都是平原,成都周围有很多农村的房子一样可以发光,加上平原散光大,所以显得光团就大。而重庆周围都是600多米的山,光是不可能越过大山,所以重庆的灯光显示的是真实大小。
其实要比大小用谷歌白天的地图就一目了然,为什么要用夜间的呢?恐怕是有些人发现了夜间图自己的城市显得大,就高潮了。天天发夜间图,这叫什么?我们这里有句话叫“捏到鼻子哄眼睛”“装瞎”。好了,下面发几张同框重庆成都的谷歌卫星地图,大家一目了然。
加一张图,把灯光图与谷歌卫星地图何在一起,让大家看看,成都地区农村会有强灯光,当然这些地方包括广汉,什邡,德阳等。
有成都人回答写上了重庆主城区的GDP,数据乱求写,而成都的要加郊区,那么这里我也写上重庆主城9区的GDP和成都主城5区的GDP。
一、老重庆主城区
两江新区直管区 1240亿 增长128,名义11.5
渝北1447.2增量153.85,名义11.89
九龙坡1130.44增量40.77,名义3.60
渝中区1122.20增量71.79,名义6.85
江北879.4增量101.39,名义13.03
沙坪坝860.20增量74.23,名义9.44
南岸区791.60增量46.10,名义6.18
巴南716.6增量81.25,名义12.78
北碚530增量54.59,名义11.48
大渡口196.5增量19.84,名义11.23
研发R&D:364.63
重庆主城区合计:9278.77亿
成都主城5区加高新区单独计算的GDP:4871.1 高新区有武侯区4个街道就算500亿。成都主城区合计5371.1
面临失业困境如何破局?
35岁年薪20万,面临失业困境,如何破局?
我认为,面临失业困境,如何破局。和你的年龄、收入无关。只和你自己有关。具体可以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破局。
分析现状
1)个人身体状况自查表
这里说到的【个人状况自查表】主要是自己的记忆力、精力状况、时间安排状况。
你的记忆力、个人精力和时间安排是不是能成为支持你下一步工作方向的基础。如果你每天只能保证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那当下能选择的只有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等;如果你每天可以付出大部分时间在工作上,那你可以选择的职业空间就会比较大。
当然,这一切都要依据你的个人状况自查表的数据来作为你选择合适的基础。面临失业的困境,如何破局就是在你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做合适自己的选择。例如你不能在每天早上8点、下午5点必须接送孩子的条件下,去选择需要你起早贪黑的工作。
2)个人阅历总结表
【个人阅历总结表】是对你当下具备的能力做一份总结。比如,你之前在工作中积累了哪些专业技能:会计技能、计算机程序技能、律师技能等等;亦或是你具备了哪些通用技能:沟通能力、演讲能力、PPT技能等等。
通过对自己现在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做出分析和总结,为自己下一步工作提供知识方面和经验方面的基础。
比如你具备会计技能,那你可以选择新的专业型岗位,同时根据你的阅历和积累,拓宽你的适应圈,参与会计技能讲座分享,开通会计分享类自媒体账号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你快速破局的强力武器。
3)现状支出分析表
【现状支出分析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很多人着重于长远规划,往往被忽略的当下负担拖死。比如你现在每个月有房贷,车贷,家庭开支和赡养老人等等算下来,每月需要支出8000元。那你就必须选择放弃每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选择,即使它半年或者一年后可能实现每月收入大几万。
原因显而易见,你不一定能撑到那一天。
规划未来
1)确定方向
这就非常简单了。结合现状分析的三张表格,你对失业后的选择已经很明显了,看看有哪些优势能够支撑你快速转型,或者无缝衔接你当下的困境。总结出合你自己心意的三条选择。
在这三条选择中,采用排除法留下最合心意的一条选择。每个人的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更新瞬息万变和存量爆炸的时代。开始阶段或者说是要破局就要磨出一个针尖,快速打通一条出路。
2)结合当下
确定选择以后,并不意味着你就能立马开始,还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
比如你具备会计专业技能,确定了会计知识和实操经验的分享成为你的突破点。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加入会计培训学校,也可以选择自媒体分享。
具体选择哪一个就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比如自媒体是选择文字分享,短视频分享还是其他形式的分享都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趋势,反之很快你将又会面临困境。
3)开始行动
开始行动,就是当你确定好最后的选择,就不要有任何的顾忌和焦虑。简单直白的开始。也许刚开始会有波折,但只要开始,就会有破局的希望。
最后,35岁,年薪20万,面临失业困境如何破局?一句话,失业不是灾难,也是一种机会。很可能你会在新的选择下成为人生新的起点。
我是@企业财税的秋天,欢迎关注我,关注企业财税知识,关注职场故事。
一龙发出最强宣言不惧任何对手?
好吧,我来回答一下,来满足各位观众的好奇心。当然李景亮更厉害。就两人的跨界对决来一次分析吧
1.首先来讨论一下李景亮和一龙开打的可能性,(1)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赛场ufc打比赛的mma选手,李景亮与ufc签订有正规比赛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与ufc一方签有比赛合同时不得与其他mma赛事有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李既然现在在ufc打比赛就不能在国内某合法赛事打比赛,李要和一龙打比赛也要等到李打完与ufc签的所有比赛之后。(2)再说一下,决定两人比赛成型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两人的比赛要能吸引足够的观众,这样才能获取资金。毕竟职业选手也是为了挣钱,钱才是第一位的,只要合法,无可非议。
2.再从两人专业技术层面推断一下比赛结果。
两人所从事搏击运动种类有一些区别,即使同属搏击类运动大项。李打的叫做mma(综合格斗),一龙打的叫踢拳(站立搏击的一种)。
两人体重不同,李需要降重到与一龙相同的体重,两人交手,打mma规则对李来说相当有优势,一龙地面技术欠缺,只要被李摔倒,很容易会被降服,即使打mma规则的站立比赛,李习惯戴分指手套,体力好,有重拳,抗击打能力也好,而反观一龙,拳击力度欠缺,步伐又混乱,头部防守漏洞百出,一龙几乎没有赢的可能。若打站立踢拳规则,李依然优势明显,(同上mma规则时打站立)李是散打出人,平常也会戴拳击手套进行拳法训练,站立技术也好外加身高臂展优势,科班出身的李赢半路出家的一龙依然没有什么问题。
整体来说,如果两人开打,一龙获胜几率微乎其微。(除非甲醛)
另外一龙那些被观众诟病的往期比赛,以及某风的包装问题我就不说了
985211跟双非大学差距真的那么大吗?
985、211院校跟双非大学的差距,的确很大,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就业门槛、圈子人脉等方面。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你自己有多大的决心,想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了。
缪老师先聊院校之间的差距,再聊应该怎么对待院校层次的差距。
(缪老师拍摄的清华大学)
一、教育资源
教育是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的,学术大牛、重点项目、实验设备、顶级待遇、视野平台、社会认可,哪一点不需要巨量的资金作为基础?
985工程也好、211工程也好、双一流也好,对大学来说,入选与否归根结底决定了资金的充足程度。毕竟我们的大学,多数是公办性质,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
平台更高的大学,拿到了最大的“蛋糕”,自然养得起最好的师资,吸引了最好的生源,建设了最好的实验室,有机会参与国际和国内的竞赛和活动,有顶级的衣食住行。
(缪老师在北京林业大学)
二、就业门槛
越是大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时候越看重学历。那些非985不要,非211不招的招聘条件,你还见得少吗?
大学生刚出校门的时候,没有社会经验,没有职场体验,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用人单位只好先卡毕业院校,以便降低自己人力资源工作的识别成本。
即便是招聘门槛放低,不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同一家用人单位的时候,待遇还有可能不同,晋升机会也不同。
(缪老师拍摄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三、圈子人脉
缪老师在教育资源部分里面说过,顶级院校招揽了最好的生源。在一堆学霸里面,你不想前进,可能都不得不前进,因为你高中积累的那一点点自信心,可能在跟室友或者同学的对比中被碾压到粉碎。
你上铺可能是高考状元,邻桌可能是竞赛国家队成员,这些人毕业之后,大概率是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而他们也是你潜在的资源。这一点你看看清华北大校友会对校友企业的扶持力度就非常清楚了。
(缪老师在湖南师范大学)
四、作为个体
如果你没能被录取到顶尖高校,是不是就要自暴自弃呢?当然不是啦。这也许对你来说,反而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你可能不会得一种叫做“眼高手低”的疾病,你可能不会被压力逼的崩溃,你可能在十年后自豪的说出:老子不是名校生,走到今天全靠自己的双手,你可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生活。
但是,从你入学的那天起,你最好思考清楚三个问题:
①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②你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③未来你最想从事的行业或者职业是什么?
如果这三个问题你暂时没有答案,你就思考一下:通过什么方式你可以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什么人、什么书可以帮助你。
只要你有心,再搭配规划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即便没有进入名校,你的前途也注定不会太差,相信我。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