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松果处理器,小米收购了哪些公司?
1、联芯
国内的三大手机芯片企业海思、展讯和联芯,海思的母公司华为公司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设备商,实力雄厚;展讯被紫光收购后,另一家芯片企业锐迪科也被紫光并购,如此紫光的技术实力和财力都变得很强大。
2015年,联芯要想与海思、展讯竞争就需要找到一个合作者,日前小米与联芯组建合资公司,推出了自家松果处理器。
2、Gopro
2018年4月份,据报道,小米正考虑收向GoPro抛出橄榄枝。给出此次爆料的消息人士称,GoPro可能最终被作价最高10亿美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
Gopro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运动相机厂商。
3、江苏紫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公司旗下自有品牌ZMI,目前涉及移动电源、随身路由器、手机配件、应用APP等产品,秉承专注的精神,做极致的产品,以互联网模式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4、上海迈外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评价雷军写给小米员工的公开信?
看完雷军的公开信,让人激情满满。这是创业者必须有的创业激情、创业品质和创业理念。
首先公开信对小米8年创业进行了回顾,这是对员工普及公司履历,也是向外界展示公司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其次是成绩的展示,从创业之初的十余人到如今的7000多人,规模不断扩大,业绩增长速度快,盈利能力越来越强。这不仅仅鼓舞了员工士气,也向外界展示了实力,更向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供参考。
再次,是向这一次香港IPO启动预热和造势,同时宣布了公司员工持股和期权情况,再一次鼓舞了员工士气。
从这些角度来说,雷军的公开信,是非常完美的,甚至充满了激情与梦想,让人一如既往地感受到小米的活力。
但是,细心一看,作为业界观察人员,不难发现,雷军在科技创新上并没有提及太多,至少没有具体提到创新成果,比如松果处理器的情况,没有进行披露。
当然这也是小米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小米IPO的必要性,是小米未来趁趋而上的最大可能!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处理器要台积电代工?
感谢邀请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处理器要台积电代工,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来?
我一直觉得如果给华为时间,华为确实也可以实现芯片自产化。不过这个时间确实有点长,就像是上海微电子实际是作为我国自研发光刻机的龙头企业,他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研发目前依然是没有突破28nm大关,而华为虽然在手机处理器方面可以实现自主的设计,而且还有获得了ARMv8的架构。不过确实是做不出来芯片,因为可以生产芯片的条件虽然看似只需要一台光刻机,但是光刻机的生产并不是很简单。而且即便是生产出来了光刻机,那么工艺制程方面确实依然是需要靠自己的。
实际早些时候ASML就有说过,即便是给我们图纸,我们也生产不出来光刻机。虽然听上去好像有些讽刺的意味,不过实际确实是如此。因为光刻机的生产确实需要条件,一台光刻机的零件都要好几万个。同时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环节,曝光,刻量单位,光学镜片等等,这些确实就连ASML也是使用其他国家的,比如在镜片方面是来自于德国的蔡司,在刻量单位方面确实来自于美国,就像我们刚才所说国内也有花费重金去投入和研发,但是依然是有些不尽人意。而且即便是研发出来28nm工艺,手机中确实也很难去用到,因为现在手机芯片确实已经普遍来到了5nm。
另外在购买方面,确实也有些难。因为中芯国际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向ASML订购的7nm光刻机截止到现在来说,依然是拖延,这件事情确实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但是国外确实一直在阻拦,所以订购合同确实也只能进一步拖延。
同时我们也有看到了,虽然在科技方面美国很强大。但是他们在芯片工艺制程方面依然是停留在10nm左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前一段时间,要“胁迫”台积电和三星交出数据,目的实际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芯片工艺。同时还有邀请台积电在自己的地盘去建芯片生产基地。说这个的原因就在于,虽然他们也可以去购买ASML的光刻机,不过在芯片工艺方面依然是做不到像三星以及台积电的5nm芯片,甚至包括3nm,所以并不是说简单的把光刻机生产或者是买回来就可以了。
所以从这几个层面来说华为如果要自己研发,实际也是难上加难,同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比华为等级更高的苹果,确实从头到尾也一直没有打算自己去生产光刻机或者是自己去生产芯片。因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我们也要知道的是术业有专攻。芯片的工艺每年都在提升,并不是停滞不前的,所以即便是研发出来,确实和目前顶级的台积电以及三星也会有着差距。最为关键的是花费很大的成本研发出来之后,如果只是给自己代工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三星可以生产芯片是在于三星体量很大,而手机芯片只是三星电子中的一部分,而三星电子只是整个三星集团的一小部分,而且三星也算是韩国的支柱性产业,可见其需求量确实也比较大。
而台积电就更不用说了,他的芯片技术确实是目前最强的,每年不仅仅有华为麒麟处理器的订单,还有苹果,以及高通,包括联发科。而国产手机每年上亿的销量的,他们使用芯片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台积电生产,另外还有包括一些其他行业需要用到的芯片,比如电脑芯片英伟达以及AMD等厂商。同时他不仅仅有着电脑和处理器订单,而且现在行业中还有很多使用到的老工艺,比如28nm这些芯片,实际台积电的订单量也有很多。
写在最后。
实际我们知道华为在处理器方面可以实现自研发,系统方面也有鸿蒙,但是在芯片生产方面,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的,不过在光刻机方面实际上海微电子确实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以相信他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消息,同时他的成功也将预示着我国在芯片自主研发方面更加精进,虽然对于华为来说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不过相信随着工艺的不断的提升,在芯片生产方面终会赶超。
联发科技原共同营运长COO朱尚祖正式加入小米?
说到朱尚祖,朱尚祖拥有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加入联发科技,先后担任消费电子事业部和数码相机芯片事业部总经理。2010年建立联发科技智能手机芯片事业部,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做到年营收40亿美元的规模,为联发科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小米刚刚发布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松果处理器,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第四家具备“手机终端+芯片”的企业。
小米本身是没有Soc的硬件研发实力的,没有任何经验要想平地起高楼,就得靠买。2014年11月,大唐电信和松果签署协议,向松果电子授权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的专利SDR1860平台,这实际上就是澎湃S1的技术基础。而此时松果刚刚成立一个月,媒体爆料称松果由小米和联芯联合成立,小米占股51%,联芯占股49%,小米出钱,联芯出人和技术。
老实说,自研手机芯片其实对小米的形象有效果不错的提升。以前小米总曾在网络上被戏称为“组装厂”,如今自己能给出核心硬件,至少在消费者的认知上更具有说服力了。同时,按照华为的先例来看,自研手机芯片可以给企业套上“爱国光环”,当年华为凭借自家的手机芯片圈了不少有爱国情怀的消费者,这说不定对小米也能奏效。
发布了澎湃S1过后,小米成为了国内第二家自研Soc的手机厂商,一时间荣誉等身,还获得了来自人民日报的赞赏。不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需要指出的是,芯片是边际效应很强的产业,只有出货量够多,才能摊薄成本。一块消费级芯片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被做出来了,而更多地在于其提供的体验和最终的出货量。
当然,想要在芯片上取得成功,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雷军也曾经激动落泪,做芯片几乎是要有九死一生的决心才能够成功,如今从这一点看来,小米距离自己定下的“我心澎湃”又迈出了一步。
而这次,小米邀请他的加入,也是看好了他能敏锐的看到行业的前景。
为什么小米不用海思的芯片一定要用美国高通的?
华为、小米都是国内两大人尽皆知的手机厂商,并且在印度、欧洲等市场它们都有着辉煌的战绩。同为中国品牌,为什么小米不采用国产顶级cpu海思芯片,而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骁龙处理器呢?题主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且听听答主的一些看法吧。
海思芯片是华为耗费多年心血,投入巨大时间、精力研发出来的,是华为人的智慧结晶,目前,仅被自家华为和荣耀系列手机所采用。不对外出售的原则,不仅保留了华为手机的独特性,更有利于华为在手机行业的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掌握自主权。比如2015年许多手机厂商被“火龙”骁龙810所坑,但华为却幸免于难,与其自家的海思芯片是分不开的。
一旦将海思芯片出售给小米,作为国内两大手机厂商,必然会有一场更激烈的交锋,这对于华为而言,显然吃力不讨好。海思作为其自家研发的芯片,也表现了华为不容小觑的研发实力,对于提升品牌形象有着诸多好处。
同时,由于研发成本高昂和生产控制问题,海思单颗芯片的成本要高于骁龙系列,以目前小米单机本就不高的利润,小米也不愿意购买更贵的海思。而且,海思芯片都是与自家手机相关深度定制,适合华为,却不一定适合小米。
在所有的手机部件中,处理器所处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近年来,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助力华为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可见手机处理器的价值所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掌握核心科技才会有话语权。所以我们看到,去年小米发布了自研第一代处理器澎湃S1,开启了自研cpu的新征程。
自研处理器,更大的意义-在未来!
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如果你也对数码感兴趣,请关注我吧^*^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