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大作战英雄图鉴,却立有大功的特殊将军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300大作战英雄图鉴,却立有大功的特殊将军?

中国有一个兵很神奇,不识字、不懂弹道学、不懂带兵打仗、更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凭一门精湛到极致的炮击技术,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而那些久经沙场建奇勋的开国将军们,对此竟无丝毫异议,说起来也只有赵章成独一份,那么赵章成又有哪些特殊功劳呢?

三发炮弹助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挽救红军建奇勋

1935年5月25日,红军来到四川大渡河边安顺场。当时红军刚刚经历湘江血战,兵力由10万人锐减到3万人,损失惨重。大渡河水流湍急易守难攻,红军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且又人困马乏,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太平天国后期,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当时蒋介石步步紧逼决心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红军也只有渡河才能有生存时机。

红一军红一师红一团肩负强渡大渡河任务,可他们只能派两只船运18人渡河。第一只船领队是连长熊尚林,第二只船领队是营长孙继先。

十八勇士冒死渡河,只可惜船到河中央就被打漏,且被敌人重机枪火力压的死死地无法登岸。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急得赶紧命令赵章成火力掩护十八勇士。

赵章成是何许人?杨得志又为何将如此生死攸关的任务交给赵章成呢?

原来赵章成是红一军炮兵营营长。1905年,赵章成出生于河南洛阳,因家境贫寒未上过学。1927年,赵章成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跟着部队认了些字,并接受了炮兵训练。

别看赵章成没啥文化,却对打炮技术一点就通,天生就是做炮兵的料,而且还勤于钻研影响炮击精确度的各种因素,遂很快练就弹无虚发的精湛炮击技术。

虽有记载称1931年4月,赵章成所在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带领下发动宁都起义,赵章成才藉此加入红军。其实赵章成早在宁都起义之前,就自动加入红军,并凭其炮击技术,成为红三军炮训队队长。后来又续任红九师炮兵连长,红一军炮兵营长。

红军来到大渡河时,手中只剩下一架迫击炮,而且零件还在行军作战途中损坏,炮架没有了,只剩光秃秃一个炮筒。

赵章成无奈只能手持炮筒强行发射。可是全军上下只剩5枚炮弹,要知迫击炮属滑膛炮没有膛线,射击命中率低,只有依靠群发打击面积目标才有威力。指望赵章成利用光杆迫击炮,以及仅有的几发炮弹有所作为难于上青天,而赵章成在红军最需火力支援时刻又将怎么做呢?

只见赵章成伸出右臂比划一番,然后手持炮管徒手射出第一发炮弹,只可惜炮弹落在了敌群后方。杨得志有些着急,可赵章成却气定神闲摆摆手,原来第一发炮弹只是试射,现在已经找到手感心中有根了。

紧接着赵章成射出第二发炮弹,正中敌军一个机枪火力点,第三发炮弹正中敌人碉堡,第四发炮弹落在敌群之中。赵章成一气呵成三发炮弹神助攻,敌阵上鬼哭狼嚎一片混乱,红军十八勇士趁机抢滩成功,并为后续增援部队争取时间,打赢大渡河之战。

也许有人不知赵章成发射前伸出右臂比划啥?其实赵章成每次发射前都习惯右臂前伸,肘部稍微弯曲,手掌五指并拢,拇指略微弯曲掌心向左,时常还会俯身下拜。

曾有人说赵章成保留朴素的农民意识,信佛不愿杀生,遂在开炮前拜佛祈祷亡魂不要找他。赵章成信佛之说一传十十传百,甚至在红军高级将领中成为笑谈。

其实赵章成开炮前并非拜佛,而是为提高射击精准度练就的跳目测距法。赵章成不懂弹道学,不会精密数学计算射程,只能靠日常勤观察两物体间距离、沟壑宽度,练就绝佳的目测感觉。

久而久之,别人需要翻阅射表才能计算的东西,都已深深印在赵章成脑子里,这才创造了翼王悲歌地变身红军胜利场的奇迹。

抗日战争赵章成手中迫击炮成为日本鬼子催命炮

1939年,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抗日力量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华北平原挖沟壕筑碉堡,妄想在华北平原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为打破日军封锁,决定调集八路军第129师、第120师共105个团,发动为时三个半月以破袭正太铁路为主要任务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爆发时,八路军包围了日军冈崎大队。日军为拖延时间等待援军,遂占据一个山头利用十几挺机枪组成密集火力网,居高临下压制八路军。

赵章成带着一门迫击炮与十几个战友,跑到与日军阵地直线距离只有30米的山脚下,竟将迫击炮调至几乎垂直的88.5℃超大射角。如果遇到逆风,稍有不慎就可能炸到自己,可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到山头的日军。

此时的赵章成独自操作唯一的迫击炮,其余战友只负责为其不间断递送炮弹。只见赵章成以每分钟40~50发速度,超速发射6分钟近240发炮弹,平均1秒半1发炮弹。

当时迫击炮最大射角的世界纪录是85℃,最快射速是每分钟30发。可以说赵章成以两项超世界军事纪录的表现,炸懵了冈崎大队。

日军还不知炮弹从何而来,就已死伤无数,所有轻重机枪皆被炸瘫,以致日军指挥官根据炮火密度判断,八路军有一个迫击炮排亦或迫击炮连进行齐射,却不知只有赵章成一个人与一门迫击炮而已。赵章成助力我军步兵一举夺取阵地,全歼冈崎大队400余人。

赵章成不仅打炮准,还能利用迫击炮本身结构,随心所欲变换出新花样。

日军针对八路军缺乏重炮等重型武器的情况,四处建碉堡,欲构造密集封锁网。百团大战榆辽战斗时,八路军在管头遇到日军碉堡群,鉴于迫击炮本身威力小,对躲在碉堡中的日军一时也无可奈何。

赵章成突发奇想,竟拆开迫击炮弹,倒出部分炸药换上辣椒面。这种特制的辣椒炸弹,虽然威力更小,可其爆炸后辛辣刺鼻的辣椒面在碉堡中弥漫,到处都是红色烟雾。

时常使用毒气弹的日军,竟以为被芥子气袭击,吓得屁滚尿流逃出丝毫无损的碉堡,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全歼的下场喽。

1942年8月,赵章成又将全世界范围内只能曲射的迫击炮,成功改装成可以平射的迫击炮,藉此加大迫击炮攻击碉堡威力。

原来时任129师师长刘伯承,指示时任129师炮兵主任的赵章成必须设法消除敌人碉堡。可是八路军缺乏重型火炮,赵章成只能利用迫击炮打碉堡。

迫击炮是曲射武器,炮弹沿大的抛物线轨迹落地,其射击精度因受瞄准精度以及气温、气压、风速以及地形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差。可见赵章成使用射击精度比较差的迫击炮打碉堡也属无奈之举。

赵章成经过研究只有将曲射炮改为平射炮,才能对日军碉堡构成杀伤力,可又如何改造迫击炮呢?

迫击炮发射原理就是其尾部有一个底火,炮弹以自由落体落到底部,炮尾的击针撞击底火,引发炮弹发射。如果迫击炮仰角较低时,炮弹下滑速度降低,其撞击力度就不足以引爆底火,那么炮弹就发射不出去。

赵章成看到状如炮筒通条的擦炮工具洗把杆上有一个圆孔,就用这个圆孔套住炮弹头,使劲向下压以便撞击底火激发炮弹。

实验成功了,炮弹平射出去,可是洗把杆也跟着飞出很远。那么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洗把杆,既能起到激发炮弹的作用,又能随处可取并有极高的机动性灵活性呢?

赵章成又瞄准了太行山上随处可见的高粱杆。高粱杆对于洗把杆来说最大优点就是随手可取,只要用高粱杆粗端顶住炮弹头部,将其用力推入炮膛就能激发炮弹。而高粱杆的弊端则是必须由技术熟练炮兵操作,不然容易引起炸膛。

赵章成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将高粱杆平射迫击炮用于实战中,成为攻击日军碉堡利器。在我军武器弹药匮乏年代,赵章成当之无愧成为我军炮兵第一人。

结语

也许迫击炮对于现代先进武器来说一文不值,可赵章成依靠天赋苦心钻研发明创新,一炮多用,将迫击炮威力由小炮变成大炮,其炮击技术真的达到“人炮合一”境地,为红军强渡大渡河以及抗日反扫荡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

不过人无完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缴获国民党军大量重炮,并组建了大量炮兵部队。这时赵章成凸现文化水平低的短板,不但学习掌握重炮技术速度慢,而且也不知该如何指挥炮兵部队。

由此在大兵团作战的解放战争时期,与其他将帅相较,赵章成未指挥过任何一次小型战役,未立下太大功勋。

但是瑕不掩瑜,建国后赵章成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授少将军衔。所有炮兵部队高层,无一人对此任命不服,因为赵章成对革命曾经的贡献,堪配这个职务与军衔。

赵章成授衔将军后,最喜欢的依旧是自己的迫击炮,即便年逾花甲仍亲自上阵教导炮兵如何开炮,甚至还在水中演练无依托空手射击。如今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炮兵会徒手扶炮管绝技。

1969年,赵章成病逝于北京,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其灵前最醒目的就是两座精巧的迫击炮模型,以此纪念特殊炮神赵章成。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女将?

谢谢邀请!

选几位晚清时期的吧!

(一)王聪儿

王聪儿大约是清朝嘉庆时期的人。清朝嘉庆年间,王聪儿等人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莲教大起义”,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王聪儿还被称为了“白莲圣母”。白莲教起义曾经一度让清政府感到恐慌。后来,白莲教起义被清政府镇压失败了,王聪儿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二)洪宣娇

据说洪宣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天王”洪秀全的族妹。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宣娇和许许多多的贫苦劳动妇女们,也积极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中,在残酷的斗争当中,洪宣娇逐渐成长成为一员文武双全的女将。1865年,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洪宣娇也是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了。

(三)朱红灯

1899年,朱红灯等人领导的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山东一带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主张,并且很快就蔓延到了津京等地区。1900年,美英日俄法德意奥八个国家组成了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这样,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很快就失败了!朱红灯等人最终难逃死难!

(四)秋瑾

“鉴湖女侠”秋瑾是同盟会女革命党人。1907年,为了配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的起义,秋瑾在浙江嘉兴酝酿策划发动起义以响应徐锡麟。结果,起义计划被泄露,秋瑾等革命党人最终被捕死难!周恩来总理称赞秋瑾为“鉴湖女侠”!

能迷惑眼睛到什么地步?

迷彩作战服是一种二战时期就已经兴起的事物,它们的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布料上印染的花纹,让士兵能更快地与作战环境融为一体,让对手产生更大的辨识困难,从而增加人员的隐蔽性。

普通的迷彩作战服并不稀奇,每年大量的官兵复员退役,他们身着的迷彩作战服也被带入了民间;这些作战服没有某些穿越的网络小说里那么神,趴到敌人眼皮底下都不会被发现。在一定距离内,不管是树丛还是草丛,瞎子都能看到穿迷彩服的人。

迷彩作训服可不是变色龙身上的皮,能趴哪儿就融入哪儿,迷彩花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需要真正的融入环境,其实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度伪装。

一个伪装好的士兵,完全可以做到眼前过人都不被发现。

这种深度伪装有时候对服装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不扎眼就行了。如当年邱少云他们搞埋伏,美军并未看出什么端倪,打燃烧弹都没破坏他们的伪装,英雄钢铁般的意志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小看迷彩服带来的加成作用,尤其是现代的新型迷彩服,不仅迷惑肉眼,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迷惑观测仪器的光学成像或电子像素。毕竟现代战争早就是远程为主、决胜千里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了。

用于特种作战的迷彩伪装服比大头兵的作战服当然性能更好,如今比较出名的是给狙击手等特种潜伏人员使用的“吉利服”。

比如上图这种“反视觉”吉利服,它使用计算机进行了像素、明度、纯度方面的色彩分阶调和,没有光泽反射,还抗紫外线和微生物破坏,能阻燃自熄,非常轻易地让狙击手融入环境。

上图是这种吉利服的演示图,眼尖的可以试着观察下人员隐藏在哪里?

如果他愿意躺在草丛里,可以说不提醒这里藏个人的话,是真的不会注意到他的。

还记得《指环王》里的把弗罗多伪装成石头的那个隐身斗篷么?以色列军队如今也开发了一款类似的石头伪装衣“Kit 300”。

以色列方面将其诠释为:重新设计的迷彩网,人眼和热像仪几乎都“看不见”士兵,适合在野外多用途使用并提高作战能力。

他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热视觉隐蔽 (TVC) 材料的布,然后又结合了微纤维、金属和聚合物。这种迷彩罩布类似以前以军的网状迷彩罩衣,它可以遮阳挡雨,还能双面使用,一面伪装岩石,一面伪装树丛。

用以色列国防部探测器和成像技术部门负责人加尔哈拉里博士的话说,如果有人从远处用望远镜观看,他们只会看到石头。人类的眼睛常常更关注那些眼熟的人造物或动物,而非随处可见的石头。

最简单的可能是雪地伪装,只需要一块白布就行了,再撒上点雪,士兵们能很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不踩在上头都难得发现有埋伏。类似的伪装衣在二战、朝鲜战争以及现代战争中都有出现,唯一的缺点是太冷了。

其实现代作战除了视觉上的“隐形”以外,红外上的隐形也非常重要,要知道,战场上的“眼睛”可不仅仅是人的肉眼。

乌克兰这个时候谁是他们的英雄?

俄乌之战,己打了半年,乌克兰这个时候认为能干这种事的人才可称谁才配得上他们所谓的英雄。

究竟是些什么人呢?就是从事以下行为的人。

10月2o日入夜后,用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朝赫尔松手无寸铁居民点开火的乌军士兵。

这次炮击结果导致多名新闻工作者、平民重伤,一名导演死亡。

这些人就是他们的英雄,敢对平民开炮的人。

下面再看看人家俄罗斯的英雄吧!

人家英雄是这样的,

今年夏天,在前线执行对乌克兰武装纳粹任务时,不幸失去了一条腿,只因此前他背一只“小红背包″,网友称之“小红背包指挥官″。

这才是人家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在国难当头,勇于反抗敌人的人才配上“英雄″二字。

相比乌克兰这真差的不是一丁点儿。

最后祝愿早日结束俄乌兄弟之战,毕竟战争对所有人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你们说呢?

300大作战应援棒有什么用?

300百块,买跟按摩棒,按摩用啊!很划算啊!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