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国十大浏览器排名,什么浏览器用起来比较好?
全世界最好用的浏览器排行榜前十名排名第一的浏览器是哪个呢?这个不用怀疑,就是谷歌旗下的Chrome浏览器,目前谷歌浏览器在前十名排行榜中一枝独秀,其所占全世界浏览器的份额已经超过了70%,也就是全世界有70%的人都在用Chrome浏览器,这难道不是最好用的浏览器吗?【Chrome浏览器下载】 全世界最好用的浏览器排行榜前十名中排名第二的是Mozilla旗下的Firefox火狐浏览器,其在全世界有不到10%的浏览器用户在使用,这差距也太大了吧,第一名超过70%,而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尽然不到10%的人在用,寡头来临。【Firefox浏览器下载】 排名第三的是苹果Safari浏览器,Safari浏览器在排名中有先天性的不足,因为Safari浏览器只存在于苹果自家产品中,在Windows系统下是没有Safari浏览器,所以,这个Safari浏览器能够在全球最好用的浏览器排行榜中,能够排名第三,也是可以的。【Safari浏览器Win10版下载】 排名第四的是IE浏览器,虽然微软已经彻底放弃IE浏览器,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因为各种原因使用者IE浏览器,不过,随着更多的应用开始抛弃IE浏览器,投入Chrome怀抱,相信,IE浏览器用的会越来越少,最终,被历史抛弃,所以,这个IE浏览器,虽然有排名,但不能算是全世界最好用的浏览器。 其实还有一个浏览器,我们要在这里说一下,就是微软的Edge浏览器,虽然Edge浏览器随着Win10发布,在全世界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但随着微软将Edge浏览器转投Chromium内核,似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用全新Chromium内核的Edge浏览器了。 这个全世界最好用的浏览器排行榜前十名中,还有国产浏览器,包括QQ浏览器、UC浏览器等,都是很受国人欢迎的浏览器,如果您电脑或手机上没有一款趁手的浏览器软件,那么您可以通过试用这个全世界最好用的浏览器排行榜的前十名中的浏览器,来发现属于您自己的最好用的浏览器。【QQ浏览器下载】
怎么看待快应用与小程序?
今年 3 月 20 日,小米、华为、OPPO 等 10 家中国手机厂商罕见地站到了一起,共同发布了快应用。无需安装、即点即用,快应用就是手机厂商版的「小程序」。
快应用联盟的 10 个手机品牌保有量接近 10 亿,如果除去苹果用户,是和微信一样的全民级平台。而在快应用的官方描述中,它们拥有更底层的系统能力,交互也更流畅,是更优于微信小程序的平台。
但两者的发展却是冰火两重天。
11 月 7 日,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透露,小程序已经有 150 万开发者,小程序应用数量超过 100 万,覆盖 200 多个细分行业,日活用户达到 2 亿。
快应用却一直不怎么被开发者待见。快应用联盟中最活跃的小米在 11 月 28 日公布了一个数字:小米快应用的注册开发者终于突破了 1 万,而小米是快应用联盟中最活跃,用力最多的成员。
另外,不管在媒体曝光、投资人关注度还是用户认知上,快应用这个看上去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都无法和小程序相提并论。
快应用联盟背后的神秘角色
这其实不是手机厂商第一次站到同一联盟。
2014 年 8 月,OPPO、vivo、酷派、金立、联想、华为等 7 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一起组成了一个「硬核联盟」,之后,魅族也加入了这个联盟。
硬核联盟是干嘛的?在官方描述中,它致力于服务 CP(内容提供商)及游戏厂商和发行渠道,降低发行门槛,提升分发及推广效率,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移动应用。
如果更简单地来说,就是这些相对传统的手机厂商看到了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崛起,以及 MIUI 在游戏和应用分发、在线广告中获利颇丰,决定联合起来分一杯羹了。
▲ MIUI 上越来越多的广告让它被戏称为「AdUI」,不少人想找到去除 MIUI 广告的方法,但这是它的商业模式使然
硬核联盟有一个发起方和运营方——玩咖传媒,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3 月,几乎就是为硬核联盟量身定制的。创始人高弟男曾在百度工作 6 年,曾任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商务总监。
现在,玩咖传媒已经更名为「玩咖欢聚」(Wanka Online),并于今年 6 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在招股书中,玩咖欢聚也揭示了它和各家手机厂商的关系:
我们以逐个项目为基准向若干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可以提高其变现潜力。我们就大部分这些项目免费工作。这些项目包括建立和开发包括应用商店和游戏中心在内的移动技术平台。我们也提供与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相关的其他技术支持服务。我们相信,我们已通过这些项目加强与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合作关系。
在业务上,玩咖欢聚从硬核联盟成员取得用户流量及内容分发渠道,之后用自己的广告平台处理流量,向游戏、应用开发商出售。当然,这些费用是要和手机厂商分成的。
玩咖欢聚的生意做得不错。2015 年,硬核联盟一共首发了 1683 款游戏,游戏总下载量达到 30.23 亿,平均游戏分发占比超过 35%,总流水超过了 37.68 亿。
2015 年和 2016 年,玩咖欢聚的营收分别为 1530 万元和 4060 万元,2017 年剧增到 4.856 亿元。它的业务也从一开始单纯的游戏分发,扩展到应用分发和广告。
手机厂商也乐得其中。玩咖欢聚的绝大部分收入,都要「上交」给手机厂商。2015 – 2017 年,玩咖欢聚的销售成本分别为 1704 万元、5436 万元和 4.4 亿元,销售成本中的大头是发行费用,即向手机厂商支付的渠道费用。三年的发行费用分别为 1520 万元、3640 万元和 4.25 亿元。
而且,随着这些手机厂商的出货量逐渐超过小米,它们在游戏和应用分发的地位是越来越强势的。三年来,玩咖欢聚的发行费用占销售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88.9%、67.0% 及 96.8%。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今年成立的快应用联盟比当年的硬核联盟多了四个成员:小米、一加,中兴和努比亚,原来硬核联盟的厂商只有酷派缺席了。实际上,快应用联盟的服务方和运营方正是玩咖欢聚。
招股书中,玩咖欢聚提到,「利用我们与硬核联盟成员建立了战略性关系,我们取得独特优势,可利用广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我们与硬核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亦给予我们可为广告主提供稳定的分发渠道来源。同时,硬核联盟所建立的大型用户基础令我们有可能统一快应用的开发及分发标准。」
对于快应用这个还在起步中的平台,玩咖欢聚在招股书中着墨不多,不过它揭示了自己在其中的具体角色:作为快应用联盟创办人推出快应用开发的官方指引,已发布全方位的快应用开发套件及相关技术档,运营快应用开发的官方网站 – Quickapp.cn。
快应用和小程序不同的商业逻辑
小程序到底是什么,是个至今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2018 年初,小程序成了资本圈的小风口,一批收获了大量用户的小程序团队甚至遇到了投资人排队上门的情况。36 氪曾报道,一位投资人透露,按估值计算,某当红小程序 1 个 DAU(日活跃用户)的价格达到了 1000 美元,等同于用户价值极高的 Facebook 的 DAU 价格。
▲ Facebook 活跃用户的超高价值来自它超强的网络效应
但是小程序的价值显然不能这么算。到了下半年,不少以极高估值拿到投资的小程序遭遇了尴尬的境况:一方面,开发者想依靠广告将流量变现,却发现转化率极低;另一方面,想做电商,又发现用户的留存率和复购率极低。
小程序「用完即走」,微信说到做到。这也引发了「小程序是不是被高估了」的讨论。
不过,在深耕小程序电商的有赞 CEO 助理冷面看来,小程序其实是微信生态中的一环,它和腾讯社交广告、公众号、微信小号、朋友圈、微信群一起,是微信生态里商家可见的运营支点,单点突破很难,需「通盘运营」。
如果这样来看,张小龙像清教徒一般为小程序定下的「不做应用商店」、「不做推荐」、「用完即走」就讲得通了。
▲ 张小龙特意选择 1 月 9 日发布小程序
小程序服务于微信生态,它不是独立的应用,它的存在以最大化微信用户的利益为前提,不能打扰用户,并要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在内容电商上,用户被公众号推荐的商品吸引,就可以直接在小程序商城下单,而无需再离开微信到第三方商城。
微信从小程序上获得的直接收益包括广告分成和游戏付费分成,但以更大范围来看,它可以因用户黏性和购买行为,从支付、社交广告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快应用显然还做不到这样。
由 10 家手机厂商组成的联盟看上去覆盖了和微信差不多的用户,但是因为各家平台本身就存在的竞争以及发展的不均衡,它们很难作为一个整体去推进快应用的发展。
资深科技评论人 Keso 在快应用联盟成立之初就给后者判了死刑,原因是后者依然想做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做的还是分发的生意,而分发「通常意味着一大笔推广收入」。也就是说,本质上,快应用联盟的成立是因为小程序威胁到了手机厂商们过去可以躺着赚钱的应用分发业务。
从快应用背后的运营方背景来看,很难不同意这种看法。有一个细节,快应用官方网站上的努比亚开发者平台直接写到:「平台正在公测期间,为了更好为开发者服务,暂时不支持免费收录,付费合作需要联系商务人员获取邀请码后进行申请。」
快应用的未来在哪儿?
玩咖传媒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提示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由于快应用是全新且尚在不断演变,其可能最终会失败。例如,智能手机用户接受快应用及重新建立用户行为,可能比预期需要更长时 间。我们无法保证快应用最终会在智能手机用户中普及。而且,我们可能无法吸引足够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开发快应用。此外,在技术层面快应用平台可能比预期更需时才能与所有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中国安卓智能手机通用兼容。任何该等情况都可能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由于前述原因,这样的风险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界面曾经采访过社交电商平台礼物说的产品副总裁陈锐,他并不看好快应用,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快应用没有像微信一样的关系链;第二,虽然快应用联盟的装机量巨大,但是很多用户只是把手机作为一个工具,他们更多的使用行为发生在微信这样的超级 app 上,「从这个角度看快应用并不拥有强大的流量。」
我的同事也很早就开始关注快应用,快应用联盟成立初期,客服、开发环境都难以让开发者满意。甚至,解决快应用联盟成员间的碎片化都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开发者在一个平台上做的快应用,不一定能在所有联盟成员的手机上完美运行。
快应用拥有更底层的能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这个特点让快应用的开发环境和各个小程序平台并不相同,对开发者来说,开发快应用的代码也无法跨平台使用。另外,没有支付体系,缺少真正的流量,以及与传统的应用商店的冲突,都让开发者对快应用平台心存疑虑。
快应用联盟成员间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小米已经针对快应用开发者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最近它还将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和快应用联系了起来,用户说出「打开 XXX 快应用」后,就能直接跳转。华为也被认为在免安装应用方面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其他厂商的情况就很难说了,甚至直到 9 月份,一加、金立、中兴都没正式上线快应用。
这更加剧了快应用平台的分化。和应用商店不同,快应用联盟不仅是一个分发平台,还是一个开发平台,它的向前发展依赖统一的标准和简单易用的开发环境,这是快应用目前无法提供的。
快应用的未来在哪里?还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腾讯为什么把华中总部设在武汉?
华中两字几乎就是武汉的专属,如果华中是一省,武汉就是华中省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企业的华中总部都在武汉的原因!
说腾讯吧华中总部放在武汉是由于武汉的营商环境,由于武汉的人才储备,教育资源等等。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却未免片面了。不仅仅是腾讯,几乎80%以上的企业,华中总部都在武汉。华中总部设在武汉的根本原因就是武汉在华中的城市地位和区位。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行政体制在省以上还有一级大区,当时有六个大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其中并没有华中区。中南区则包含了华中区和华南区。每个大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基本上就是现在区号是三位数的那几个城市。东北的沈阳,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华南的广州,华东的上海,华北的北京,华中的中心城市就是武汉。后来虽然大区制取消了,省成为了中国最高的行政级别。但大区的划分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的经营来讲,把分公司按省划分未免太细了,浪费人力物力。按大区划分就刚刚合适。
一般企业划分的大区和中国的七大地理分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所谓的华中区,按地理意义包括了湖北、湖南、河南三省。不同的企业定义的华中区不同,有的企业会将江西、安徽纳入华中,有的企业还会将陕西、重庆等纳入华中。但无论怎么分,几乎总部都会选在武汉。
为什么?因为选在武汉几乎是所有条件下最优的选择。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居中,不仅位于全国正中,也位于华中的中心。总部设在武汉,到四面八方距离都适中,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城市本身来讲,武汉是多年的全国十大城市之一。城市基础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科教文卫资源,城市综合实力在华中区域首屈一指。放在武汉,可以最方便的享用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
如果在一省范围内,企业的省级总部放在省会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在大区范围内,如果把华中看做一省,武汉就是华中省会。华中两字也将是武汉长期保持城市优势的关键所在,汇集了大量的企业总部,随之带来的人才资金优势,将是中部其他城市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笔记本电脑哪个牌子的好?
MateBook 14 2020款 参考一下
一、前言:搭载10代酷睿的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来了
从2016年算起,华为进入PC市场已经有将近4年的时间了。经过反复打磨和不断完善,如今的华为在笔记本领域已经有了非常明晰的产品线。
比如说,顶级的华为MateBook X Pro是专为白领、精英用户打造的旗舰级产品。它拥有变态级的91%屏占比、分辨率高达3K的屏幕、100% sRGB色域以及支持10点触摸的显示屏,在同尺寸大小拥有最轻薄的外形,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
2019年11月份发布的华为MateBook D系列,标准的1920*1080分辨率屏幕,这都清晰地表明了它的身份——这是一款最低只需4000元就能买到的主打质价比的笔记本,而且性能方面并没有缩水,拥有满血的处理器以及满血的MX250独显。
至于华为MateBook 14这个系列,就是面向主流市场,为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而打造的产品,本文着重介绍的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就是该系列将在2月7日正式开卖的最新产品。
就产品做工与素质来说,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更加贴近华为顶级旗舰MateBook X Pro一些,同样都是3:2比例的屏幕,只是分辨率稍稍降到了2160*1440,但比1920*1080依然多出了50%的像素;100%s RGB色域、支持多点触控这些也与华为MateBook X Pro相同;90%屏占比相较华为MateBook X Pro低了1%,但远远高于市面上同价位的产品。
在交互体验方面,华为笔记本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带来多屏协同技术,进一步将手机与笔记本融合在了一起,能在笔记本屏幕上同步显示手机桌面,聚焦一屏,便捷操作。
在Intel发布了第十代低功耗Comet Lake酷睿处理器之后,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也随之进行搭载,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我们快科技收到的是酷睿i7顶配版。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参数如下:
二、图赏:90%高屏占比+10点触控屏幕
如果以体型来看,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的三围尺寸为307.5*223.8*15.9mm,看起来更像是一款13英寸的笔记本,重量为1.49kg。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的外形设计以“Pure & Invisible”为设计理念,采用航空级铝合金金属,其材质比镁铝合金更完整保持金属原本的质感,强度更高,侧边曲线圆润有弧度,倒角采用CNC钻切,握感舒适,不会有割手的感觉。
磨砂金属的A面看上去相当干净,仅有一个华为品牌Logo。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采用四面窄边框设计,上左右边框宽度为4.9mm,屏占比高达90%。
目前市面上屏占比能超过90%的轻薄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款。
屏幕也是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的亮点之一。这块14英寸的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160*1440,比普通的1920*1080多了50%的像素,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屏幕的显示效果更佳细腻。
另外3:2的屏幕比例也让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比一般的16:9的14寸笔记本屏幕面积更大,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特别是在码字填表格、浏览网页、P图绘图等场景下操作体验更好。
至于屏幕素质,100%sRGB色域、300nit亮度看起来比45%NTSC色域的屏幕要舒服很多。
另外很多同学都忽视了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的屏幕是支持10点触摸的,可以摇身一变成为Windows平板,我们都知道,采用触摸屏的高端笔记本都很不便宜。
华为针对触控屏还专门做了手势操作优化。其三指下滑截屏,可实现快速截图,快速识别截图中的文本,快速通过多屏协同分享。触控+多屏协同,带来了最佳的移动办公体验。
此外,触控屏和华为独家的多屏协同功能组合,可以带来最佳的移动办公体验。而触控屏的加入,让触控和多屏协同组合,让用户在操作习惯上延续手机的触控习惯,避免了用户转换操作方式而造成的不适。在文件拖拽,共享,图片放大或者缩小等操作上,触控屏则更加便捷。
这是一块防泼溅的全尺寸键盘,日常生活中,若不小心将咖啡或者其他液体洒在键盘上,也不至于马上烧毁主板。
大尺寸触控板设计,触控板表面似乎是使用了类肤质涂层,触感很好。
电源键集成了指纹解锁功能,当完成指纹信息记录后,需要解锁时,轻触1秒即可唤醒进入桌面。
同时,通过识别指纹,不需要在服务器上储存密码,就能安全登录应用、网站,让个人信息更加安全
F6和F7之间是按压式的隐藏摄像头。
轻轻按压一下,摄像头就能抬起,不用的时候按下关闭,可以有效防止电脑被黑客控制时泄露隐私。
Type-C型充电头,不得不说作为手机厂商,华为更加了解如今用户的需求,轻量化出行,一线多用,笔记本和手机充电线一次性搞定。
充电头支持5V2A、9V2A、12V2A、15V3A、20V3.25A输出标准,最高可以输出65W功率,几乎兼容目前所有的手机快充规格,更可直接为华为手机超级快充。
i7-10510U的单线程分数为509,多线程分数为2308,整体表现与桌面版的六代酷睿旗舰i7-6700K相当
i7-10510U在FritzChess BenchMark中的成绩为11908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内置了总容量56Wh的锂电池,官方数据是可以支持13小时的本地视频续航。下面我们用PCMark 8来测试续航,测试时选择平衡电源管理模式、关闭所有其他进程,屏幕亮度调为50%。
在PCmark8 的Work2.0模式下,测得了4小时40分的电池使用寿命,这个成绩看起来一般,不过考虑到这台笔记本屏幕亮度高达300nit(典型值),以及2160*1440的高分辨率,也能理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优化电池续航,华为自主开发的智能省电管理、智能进程管理、后台闲置进程冻结方案、大数据智能判断用户使用模式等方式,自动调整资源分配来实现智能省电,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是可以坚持一天的移动办公。
2、温度测试
轻薄本的散热一直都是个难题,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内置i7-10510处理器以及一块25W TDP的MX 250独立显卡,我们来看看它内置的散热系统能否成功的压制。
我们使用FurMark将CPU和GPU同时满载,经过了长达23分钟的烤机测试,我们可以看到CPU的功耗稳定在10W;而GPU烤机运行频率稳定在1417MHz,这也就是GPU工作在25W功耗下的频率,此时的温度只有68度。
除了软件方面的创新,下面再将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其他特点汇总如下:
1、 支持10点触控的显示屏
此前华为的产品中只有MateBook X Pro才支持触控屏,现在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也加入了这项功能,将屏幕也变成了操作区,也让这款笔记本有了更广泛的用途。比如在给客户演示PPT的时候,可以直接上手,讲到哪里就点哪里,简单而且高效。
2、 21W的鸡血i7-10510U处理器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所搭载的i7-10510U处理器预设了21W的TDP,在类似wPrime这种比较高强度的负载中,依然可以达到2.9GHz的全核运行频率;而将TDP降低到15W的时候,i7-10510U的全核运行频率将会降低到1.8-2.2GHz之间。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仅仅增加了7W功耗,就能将性能提升40%,在多项测试中甚至开媲美桌面的i7-6700K处理器。
3、25W TDP的MX 250独立显卡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中跑出了1801分的图形分数,这也只有满血的MX250才能做到。因此像《守望先锋》这样的游戏在高特效下也能跑出57FPS的帧率,像《LOL》、《Dota 2》、《CS:GO》这些游戏当然也不在话下。
4、指纹识别
现在高端笔记本基本上都集成了指纹解锁功能,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也不例外。指纹解锁不仅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唤醒系统,而且也有更高的安全性。通过识别指纹,不需要在服务器上储存密码,就能安全登录应用、网站,让个人信息更加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键盘还支持防泼溅,日常生活中,若不小心将咖啡或者其他液体洒在键盘上,也不至于马上烧毁主板。
5、高色域显示屏
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拥有100%sRGB色域、74%ARGB色域、以及在任何亮度下都超过1200:1的对比度。
这款笔记本标称的最高亮度是300nit,而我们实测最高亮度高达330nit,这个亮度比大部分轻薄本高出了一半左右。
6、3:2比例屏幕
相比传统笔记本1920*1080分辨率的屏幕,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高达2160*1440的分辨率在像素密度方面提升了50%,可以显示更加清晰的画面。而3:2比例的屏幕在显示面积方面比传统16:9多出了8%,竖排能够显示更多的画面,对于办公用户而言,更加友好。
一直以来,14寸笔记本的设计相对保守,真正有特点的产品并不多,能在6000元的价位买到华为MateBook 14 2020款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如果你是一个刚入职场的上班族,或者是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那么这款电脑足以满足你的对于办公或娱乐需求。
未来区块链会如何发展?
区块链从2008年比特币的白皮书和第一个创始计划开始,直到去年才真正进入主流视野。2017年也是区块链在中国发展很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涌现了很多与区块链相关的企业,同时也有一大批这些企业遭到了重新洗牌。可以说,区块链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些想在区块链分一杯羹的企业也同样会面临机遇和挑战。如今区块链发展渐渐回归理性,那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今天云妹将来为大家分析一波。 在了解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前,我们先来认识下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优势,看看其魅力所在。 什么是区块链? 很多人会觉得区块链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技术,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一张图带你了解区块链! 区块链有哪些优势? 现在很多人会说,20年后,人们会像讨论互联网一样讨论区块链。不管其是否有夸张成分,从其中可见区块链已经有很大的优势,从而才被如此看好,那它的优势有什么呢?我们也从一张图来了解下! 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毋庸置疑,国内的区块链目前还处于萌芽发展的阶段,要想走向更成熟的阶段也许还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过从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状况看,这并不妨碍价值投资者对区块链寄予的厚望。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并进行超前布局。我国区块链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其中2014 年单年度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最多。与全球区块链领域投资相比,中国区块链产业投融资起步稍晚,2016年明显加速,较2015年增长了293%。2017年区块链更是开始运用到更多的行业,电商、共享单车平台等,可见其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01 区块链不再是技术噱头 区块链经过9年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已不再局限于技术噱头,目前已经应用到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各个,未来将会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 这一项“新”的技术,也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互联网进入第三次的巨变。根据《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我们可以发现全球区块链企业数量自2012年以来以超过65.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中国有区块链企业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02 全球区块链产业投资市场火热持续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共计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19.47亿美元。其中美国区块链相关公司获投融资总额高达12.52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64.3%;中国区块链新兴企业融资总额约为1.14亿美元,占比达到5.86%,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且增速迅猛。 当前全球区块链发展仍处于偏早期阶段。根据对455家链圈&币圈获投创业公司的融资状况统计,63.74%的公司集中于天使/种子轮,其中的267家链圈公司中,金融服务企业占比达到55.43%,其余应用领域包括企业服务、防伪存证和知识产权等。 03 区块链应用将更贴近生活 区块链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金融的发展,如跨境支付、数字票据、征信管理、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保险数据保全等,总感觉像是高高在上,不过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应用,未来的区块链将运用与游戏、医疗、物联网、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IP管理、网络安全、教育、投票选举、汽车房屋资产租赁、预测、云储存、运动管理、政府公共记录、零售、慈善、人力资源、企业治理、信用记录、先进制造等方面。 04 监管收紧利好合规守法区块链公司 从目前区块链主流的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包括游戏、共享经济等)落地速度明显快于金融,但金融行业应用更合规。互联网行业部分公司目前的业务模式中普遍存在“代币”,与目前监管的方向不符,预计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只要合规,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将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经济价值。 05 区块链虽不够完美但只是时间问题 区块链虽然具备着很多优势,不过也存在攻克难点,如算法实现、 竞争性技术挑战等,以及政策约束。不过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会有一个阵痛期,待模式创建后,区块链将会进入更加利好的阶段。目前,全球积极参与区块链的研发,未来区块链真正实现价值只是时间问题。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