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叛逆连队2序列号,迫击炮作为一款非常原始的武器

  • A+
所属分类:轻松一刻

战地叛逆连队2序列号,迫击炮作为一款非常原始的武器?

在现代战争中,迫击炮仍然是各国陆军步兵分队的主要随行支援火力,尤其在地形复杂环境之中,例如山地、丛林战斗中,可能还是唯一的支援火力,因此提高迫击炮打击能力一直被各国陆军所关注。迫击炮属于一种曲射火力,和火箭筒、反坦克导弹、无后坐力炮等直瞄火力“正面强攻”的方式不同,迫击炮的炮弹可以“从天而降”来打击防御掩体目标,是弹道最弯曲的火炮,拥有“隔山打牛”的本事,可以在山坡这边打击到山坡另一边,例如敌方的反斜面工事,这种本身也是直瞄火力无法具备的。因此在高原山地作战中,迫击炮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营属和连属迫击炮火力的建设,目前在重型合成营编有履带式120毫米迫榴炮,中型合成营配备轮式120毫米迫榴炮,轻型和山地合成营配备82毫米迫击炮。在步兵连配备有60毫米迫击炮。不过,由于身管较短,膛压和初速较低,迫击炮的精度一直不令人满意。例如我军大量装备的PF89式10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6.5公里,距离公算偏差1/160,方向公算偏差1/300,也就是说,该炮在最大射程上的精度误差大约40米x21米。这样的精度误差在压制远距离目标时就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具有复杂气象条件的战地作战。

从实战经验来看,采用120毫米迫击炮压制一个敌机枪火力点,可能需要一个6门制迫击炮连各炮急速射2发炮弹,而1枚120毫米迫击炮弹重达15公斤,步兵分队携行数量有限,限制了迫击炮战场火力支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就出现了。

制导迫击炮是未来步兵作战的重要手段和武器弹药。在近几年的防务展上,中国已经展示了十几种不同口径和制导方式的迫击炮弹。这些弹药不仅装备中国军队,在国外也有很大的需求量,制导迫击炮弹也是中国军工的出口主打弹药,销量很不错的。

为了让步兵营的炮兵能够对抗坦克和装甲目标,我军研制了GP120B型120毫米反装甲末敏迫击炮弹。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高速自锻穿甲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末敏弹不同于激光末制导炮弹,不能持续跟踪目标,但结构简单,经济性好。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

120毫米反装甲末敏弹可以配用在自行迫榴炮上面,前沿观察车侦察到敌方坦克以后,火控计算机自动进行炮击命中概率的计算,形成射击诸元参数,设定炮弹到达敌人坦克冲击队形上空开伞的时间。炮弹飞到坦克群上空大约100多米高度时,开舱释放出2枚末敏弹,在降落伞作用下,毫米波/红外复合传感器以螺旋形搜索地面目标,当传感器搜索到地面的坦克,就会立即起爆自锻破片战斗部,释放出一枚初速高达2000米/秒的高速侵彻杵体,可打穿100毫米以上的装甲,远远大于现今主战坦克的顶装甲厚度,完全可以洞穿主战坦克的顶装甲。

目前,国产惯导+卫星制导迫击炮弹已经实现系列化。口径从120毫米到100毫米,82毫米和60毫米迫击炮弹都可以应用,其中60毫米制导迫击炮弹,是世界最小的制导炮弹。这个系列制导迫弹,能够以精确火力支援合成营和步兵连的作战。

这种修正引信技术,采用了与美国PGK炮弹(M1156精确制导组件)非常相似的技术方案。使用惯性+北斗卫星定位制导,引信集成了天线、固定舵、卫星接收模块、地磁模块等组件,体积小,只比普通的引信体积略大,使用标准的引信接口,旋上普通炮弹就能变成一枚“聪明”的炮弹。

在今年6月份,我国北斗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实现了全球部署,其最直接的军事经济意义,是我国可以大量应用和出口北斗卫星的精确制导弹药了。在以前,由于北斗系统主要服务东亚地区,所以精确制导弹药的全球应用和国际市场销售会受到一定的信心影响,现在好了。惯性+卫星定位制导迫击炮弹的精度比普通弹提高30倍以上,CEP指标大约5~10米,优于美军现役的PGK引信的30米精度,已经达到了“神剑”制导炮弹的水平。而普通的12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6-7公里,最大射程误差可能达到100米左右。

中国还发展了82毫米和120毫米的激光末端修正弹技术,用于(末端修正)迫击炮弹武器系统,是中国于2008年研制成功的先进末制导炮弹,可配用于各种类型的迫击炮和迫榴炮。除了具备以往迫击炮打击面目标的能力,还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可以打击如自行火炮、通信指挥车、步兵战车等轻型装甲目标。与以往的152毫米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不同,该弹使用弹道末端脉冲矢量修正技术,简化了导引与控制环节,极大地减小弹丸落点散布,从而使迫击炮战术运用发生质的飞跃,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费比。该弹可以打击装甲移动目标,目标机动速度在36公里/小时左右,命中率高达90%。而且,激光制导技术仍然是目前最准的精确制导武器,末端精度可以达到1米以内,能够十分精确的打击敌人的硬目标。

国产毫米波制导型迫击炮弹。

此外,中国还研制了120毫米口径的激光+惯导+卫星复合制导迫击炮弹,兼具激光制导的精准、卫星制导的高效和惯性制导的独立闭环,因此能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部署于西部高原地区的合成营,可装备多型精确制导的迫击炮弹,包括激光制导迫击炮弹、惯导+卫星制导迫击炮弹、激光+惯导+卫星复合制导迫击炮弹、末敏迫击炮弹等等。凭借着这些先进弹药的优异性能,在携行弹量不变情况下可能打击更多的目标,能够覆盖更大范围,将会有力地提高我军高原山地部队的作战能力。

参战人员名字?

参战人员的名字又叫做参战花名册,包括战斗总指挥、战地指挥、以及所有参加战斗的人员名单。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涉及军事行动的人员名录一般是受到保密的。

南岳区的参战人员名单也同样不会公开,这样可以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

公开参战人员名单虽然可以让公众了解到战斗的现实情况,但也容易造成信息泄漏和安全风险。

因此,在军事行动期间,保护军事机密和军人个人隐私安全是很重要的。

有没有好玩的手机游戏?

《失落城堡》

一款热血冒险类型的游戏。整个游戏向玩家呈现出卡通画风,搭配黑暗风格的游戏界面,给玩家以沉浸式体验感,战胜城堡中的恶魔,寻找在黑暗中的宝藏,一场与异世界抗争到底的勇者之战即将展开!游戏中装备掉落随机,充满挑战,

军人都吃什么食物?

我们看看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都吃什么食物。作为世界公认最“出手阔绰”的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起初美军是带着轻视散步一样打到鸭绿江边的,随即被志愿军平推到三八线。志愿军之所以能打退美军,甚至在二次战役创造了几乎全歼两路联合国军的战役局面,靠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高无上的军人荣誉感,钢铁一样坚定的战斗意志,以及炉火纯青、至臻化境的步兵战术。假如,志愿军的武器和后勤补给能够再强一点,美军没准就被撵下海了。

美军的野战伙食一直是世界军队里最顶尖的。在伙食补给十分匮乏的志愿军来看,美军的战场伙食简直是钟鸣鼎食的奢华。然而美军并不满意,二战后的美国大裁军导致极为严重的部队缺编和未就绪状态,在战争爆发之际,美军并没有考虑过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财大气粗”的美军也第一次体会到补给不足的痛苦。

在战争初期,美军大量配发的战场食品主要分为A、B、C、K四种食品。这一分类并非创新,早在二战开始前就已经投入使用。美军通常将野战厨房使用新鲜食材制作的食品称为A型食品。一般来说,美军会在较为安全稳定的部署地点采购当地新鲜食材并制作成热食,配发给部队。然而,由于美军在战争初期的快速推进,极为恶劣的道路状况,异常寒冷的天气,裁军导致的运力缺乏,美军前线部队在早期没有机会部署大型固定式的食堂,士兵很难得到A型食品。

作为A型食品的补充,B型食品则由经过一定加工的罐头组成。这些罐头往往是半成品,例如汤料、果酱、碎牛肉、肉饼等等。虽然经过一定的烹调,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调味,风味较差,没有自己妈妈做的晚饭可口。美军往往会在野战厨房中将这些食材进行快速的二次加工(就是大锅煮),而后配发给部队。而在战争初期,由于当地民众对美军并不十分欢迎,半岛的农业水平也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很难供应足够美军需求安全可靠并且数量充足的面粉、肉类、新鲜蔬菜。美军不得不从日本的后勤基地大量采购蔬菜和肉类,进行简单加工后,封装为B型食品送到战场。在整个战争中,半成品的B型食品是美军二线部队和后方最主要的食品来源。

而C型食品则是日后MCI口粮的前身。C型食品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开发,当时主要分为不含肉类的B餐和含有肉类的M餐。C型食品的种类是比较丰富的,包括饼干、午餐肉、煮豌豆、脱水蔬菜、水果硬糖、咖啡粉和果汁。此外在大包装里面还有口香糖,5支香烟,火柴,针线盒和剃须刀片!对于美军中数量颇多的各种宗教信徒,美军使用素食口粮统一处理对于某些肉类由于宗教信仰无法食用的人群。然而,C型食品的主食设计很差劲,主要热量来源仅仅是巧克力和饼干,偶尔吃一次还凑合,天天吃显然无法满足一线士兵的需求,往往需要为士兵配发另外的口粮作为补充。

这是艾森豪威尔在视察前线,与美军第三步兵师第15步兵营B连的官兵在一起用餐,新闻报道说吃的是普通野战食品,实际上吃的是用新鲜食材由大食堂厨房加工成的热餐,也就是A型食品。实际上,在运动战期间,前线的士兵是吃不到A型食品的。

由于运力的缺乏和二战库存品过量,美军在战争初期往往都是使用二战期间生产的口粮。这些C型口粮生产日期较早,也没有补充后来多样的食物。餐谱较为单一,味道并不十分理想。为此,在大量一线美军的要求下,美国陆军军需部开始为所有一线部队配发X口粮。X口粮并非某种特殊的口粮,而是直接用来购买食品的资金,类似于现在美军自行采购部分装备。相比于标准化的口粮,自行采购的X口粮往往风味更好,也更加符合士兵的需求。但是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有着较大的缺陷。

美军第八集团军在面对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曾经广泛的采取X口粮配发方案,而在补给能力逐渐恢复后,依然采用了常见的标准化口粮。

随着战争的长期化,美军对于口粮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由于半岛战场上交火烈度较高,双方冲突极为惨烈,美军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为此,在战争中后期,美军陆军军需部改变了配发速溶咖啡和果珍粉的传统,为一线部队配发了相当数量的饮料罐头。相比于常见的果珍粉,饮料罐头不需要冲泡就能够饮用,但是运输成本提高了20倍以上。从1950年12月开始,陆军军需部要求每运输100份C型口粮就必须包含12份的水果饮料罐头,用来解决无法寻找水源时解渴的需求。虽然饮料罐头并不能作为日常消耗完全满足部队需求,但是往往士兵和连队会积攒大量的饮料罐头,用来应对不时之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还为前线供应了大量的可口可乐等饮料。1952年的夏天,在战场上,美军士兵们甚至还能到虎牌啤酒。这时候美军一度还为士兵供应免费的啤酒,后来因为美国国内舆论的反对而取消,此外还有诸多奢侈品的享受,飞机运送香烟和口香糖,每周可以享用冰淇淋等等。 而我们的志愿军的伙食供应则比较艰苦,有很多人知道志愿军最著名的食品是炒面,其实在战争初期,长津湖战役,那时候炒面还没大面积应用,战士们没法生火,就是直接吃生米。后来,志愿军进行入大范围的机动作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由于中国人日常饮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面食以馒头类为主,缺点是含水量太高,不适合储存,而且需要挖灶生火,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战场,志愿军做一顿热食很不容易。于是炒面诞生了。 炒面的成分为70%的小麦粉,30%的大豆粉,或者高梁面,玉米面等杂粮为原料。加一点食用油,炒熟,然后加食盐。

那时候全体志愿军官兵吃的都是炒面,每次作战在身上背着几个炒面袋子,能够维持大约一周的伙食,由于饮食太单调,志愿军患有夜盲症的比例很高,增加维生素的供应,甚至要靠煮松枝水。到了1952年转入坑道作战后,战线比较固定,志愿军的后期条件才大为改善。直到停战前,在1953年夏季攻势时,我们志愿军甚至把前线阵地吃上肉馅饺子,都当做后勤伙食保障的伟大胜利。

哪些射击游戏能保留枪械?

以下是一些射击游戏可以保留枪械的示例:1.《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该系列游戏着重于真实的军事操作和现代战争场景,玩家可以使用各种真实存在的枪械。2.《战地》系列:这个系列游戏也以真实的战争场景为背景,提供了大量的可使用枪械和装备选项。3.《彩虹六号:围攻》:这是一个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射击游戏,玩家可以选择使用各种现实中存在的军用和警用枪械。4.《反恐精英:全球攻势》:这是一款竞技射击游戏,玩家可以购买和使用各种真实的枪械和装备。5.《孤岛危机》系列:这个系列的游戏设定在虚构的战争中,玩家可以使用各种现实和未来科技相结合的枪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中的枪械都是虚拟的,不会对真实世界产生任何影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枪械的合法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请遵循当地法律。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 weinxin
小辉博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