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重生在仙游世界,我不喜欢你的藏头诗?
我家迢递关山里,不须怀抱重凄凄。喜共华篇来示人,欢馀若问南行计。你如玉彻天生成,刻木牵丝作老翁。
我家迢递关山里,不知何处容栖息。喜见江潭积雪时,欢娱节物今如此。你坐轻舟顺江游,惟愿圣主南山寿。
我家迢递关山里,不知何处容栖息。喜奉仙游归路远,欢情未断妾心悬。你可知我心独痴,钟声还与鼓声齐。
郑成功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郑成功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
他的实力起起落落,多次遭遇一般人跨不过去的重大挫折。
郑成功的老爹确实曾经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
然而,这片“江山”并没有顺顺利利交到郑成功手中,郑成功起兵时实力非常寒酸。
此后,郑成功多次振作又多次遭遇重大挫折。
不过,依靠着非凡的才干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他最终完成了收复台湾的伟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顶级二代”
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曾是华东与华南海洋世界的霸主。
在料罗湾海战击败荷兰人后,郑芝龙家族几乎完全把持了往来中国海的贸易航路。
当时,往来船只,都必须购买郑家“令旗”,才可以通行。仅靠“令旗”一个项目的收入,就高达千万两白银。
1639年时,到日本进行贸易的商船中,中国商船为89艘,荷兰商船仅为9艘。而中国商船每年输入日本的货物中,八成左右为郑家所有。
郑家的贸易据点遍及东亚、东南亚各地。
郑家的兵力,包括了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甚至非洲黑人,共20万;拥大、小船3000余艘。
在接收朝廷招安后,郑芝龙更是在拥立隆武帝后,成为定国公、太师。
太师,一般是文臣去世后追人的名号。终大明300年,活着的时候既封公爵又作太师的,郑芝龙是独一号。
可以说,无论是实力还是政治地位,郑芝龙都给郑家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
作为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可谓“顶级二代”。
然而,老爹打下的“江山”,却几乎灰飞烟灭。
艰难的“创业”
清军南下后,郑志龙降清了。
郑芝龙是老板,他要降清,自然带动了大批兵马降清。
在他的带动下,郑家的主力军队,纷纷放下武器。几日之内,降清的郑家军就达到115000多人。
而坚持抗清的郑家旧部,也四分五裂。
比如,郑彩割据厦门,另扶鲁王朱以海,与郑成功关系微妙。而盘踞金门的郑鸿逵,虽有郑成功合作还算愉快,但也是相互独立的两套班子。
郑成功背父抗清时,“兵将战舰百无一备,往南澳召募”后,仅“有众三百人”。他占据的地盘,仅仅只是厦门1/20的鼓浪屿小岛。
当时,李自成余部郝摇旗等人有兵2、30万,张献忠部有兵5、60万,郑成功这个“顶级二代”,他初创时,其实力还不如一个占山为王的山贼···
不过,“二代”毕竟是“二代”,只要有心,还是能找到可以继承的“产业”。
郑芝龙降清,什么都交出去了,但他的贸易网络是没有交出去的。
散部于各据点、海岛的旧部,他们依靠这套网络为生,自己独立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他们急切需要新的领导人物来“串线”。
郑成功以长子身份,重更新整合起这些旧部来。
他利用贸易网络,从吕宋、日本等地换取军需、军械、军饷。
有了钱自然好办事,他不但招募了散处海岛的郑家旧部,还在各地新招募、训练军队。
同时,自从招降郑芝龙后,清的征伐重点离开福建,福建沿海一带空虚,郑成功得以逐步发展了起来。
郑成功一面谋划内部统一,杀郑联,驱逐郑彩,夺郑鸿逵兵权,将原郑芝龙部的船只和兵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上;另一面,他积极向闽、粤沿海州县进攻,搞粮草,扩兵马。
到1652年时,郑成功已经控制了闽、粤沿海,北起兴化湾,南至碣石湾,全长一千余里,岛屿一千余个;陆上漳、泉、潮、惠等地也常为他所控制,与海岛连成一片。
此时,郑成功的兵力有72镇,20万人。
连遭挫折
经过发展,东南郑成功与西南李定国,成为抗清的两大军事集团。
李定国拥兵20余万,“两蹶名王,天下大震”后,与郑成功相约,共同出兵,恢复中原。
在李定国攻入广东,围攻广州时,派人与郑成功联络,要郑成功发兵协同作战。
郑成功当时以为李定国实力雄厚,自己能应付,因此仍在利用和谈发展自己,没有及时出兵,待到李定国兵败新会后,他才致书道歉,请求再合作。
然而,形势已变,李定国败退后,郑成功成为孤军。
1655年开始,郑成功定下进去南京的决心,展开战略反击。
1655年,郑成功出12镇兵北上,再约李定国协同作战。
然而,李定国与孙可望爆发内讧,退到云南,郑成功被迫调回南下部队。
正此时,海澄守将黄梧降清。
海澄,是厦门门户,也是郑成功的陆上后勤补给基地,存有“铁甲十万副,谷可支三十年,藤牌、滚被、铳炮、火药,皆以数万计”。
旋即,郑成功亲率主力袭击福州附近地区,强征粮食、军需,补充海澄之失,并在闽安“增筑土堡城寨,以为长久之计”,打算以闽安取代海澄,并“造、修战船,以赴北征”。
然而,郑成功一开始北进,清军就“攻其必救”,郑军回救不及,闽安丢失,新积蓄的物资也全部损失。
郑成功仍不气馁,他改以海岛为后勤补给基地,造船练兵,再次北伐。
然而,在羊山时,遇飓风,武器、巨舰、兵马,损失惨重,只好暂停。
1659年,郑成功在浙江夺船取粮,再次进攻。
这一次,郑成功集结了大小舰船两千余艘,兵将八十三营,水陆十七万大军,连战连胜,围困南京。
南京附近、大江南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或降或克,势如破竹,一时天下震动!
这是收复台湾前,郑成功的巅峰时刻。
然而,郑成功关键时刻还是出现失误,功亏一篑,大败而回。
此战后,不但南京附近、大江南北新附州县完全丢失,就连漳、泉也丢失了,郑成功只剩下厦、金“弹丸两岛”之地。
收复台湾后势力
南京之战后,郑成功虽然击退了清军对厦门的进攻,但深感“弹丸两岛,难抗大军”,决心收复台湾。
经过奋战,郑成功将荷兰侵略者驱逐,收复了台湾。
此时,从地盘来看,郑成功控制的地区包括台湾全岛及金门、厦门等地。
而实际上,郑成功的影响力并不只是如此。
他以台湾为基地,继续以掌握海外贸易,并大力发展地下反清武装。
他与陈辉、洪旭等人,创立天地会,也就是洪门。
天地会,后来逐步发展,即使在郑氏败亡后,天地会仍继续反清斗争,并在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郑成功39年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
他屡屡遭受沉重打击,又屡屡东山再起,百折不挠。
他毕生追求的抗清大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了。
可是,他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伟业,永远为后人所颂扬。
你还想说点什么?
未知生,焉知死!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是活100岁,也不过是三万六千多天,与历史的长河相比,渺若尘埃。
人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么?若是单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来说,人除了背负传宗接代的天然任务之外,也许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但是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更高级,还在于人类拥有了自己创建的社会文明。这种文明通过多种方式由不同人类传承和遗传着,并不断壮大!我们身为其中的一员,也许力量微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自己的有限人生里,活出精彩的自己,就是每个人对社会文明的贡献!
一个人肉体的死亡是迟早的!但是他的精神和荣誉却可能千古流传!恐惧死亡并不等于不会死亡。対我们每个人来说,死亡只是一个必然的结局。而从生到死的过程,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如何去做的!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或者默默无闻?全在我们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之中。如果不想让自己后悔,就要趁活着干点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一般。
好听的背景音乐都有什么?
我是一位港产片影迷,说到好听的背景音乐我第一念头想到的自然是香港老电影那些很经典的配乐。香港电影配乐大师有很多,比如黄霑,顾嘉辉,胡伟立,金培达,陈勋奇,黎允文,韦启良,陈光荣等等。不胜枚举。
我个人最喜欢的配乐大师是胡伟立和陈勋奇。
排第一位的必须得是胡伟立,港产片最辉煌的年代,胡伟立的配乐基本涵盖了那个年代。小时候看周星驰看成龙电影都可以听到大师的作品。胡伟立一头白发,扎着辫子,戴着眼镜,穿上唐装,活脱脱一副风清扬的大师状态。他的作品实在太多了,无论是星爷的电影成龙的电影李连杰的电影都能够听到大师的配乐,我在播放器随意搜了一下大师的部分作品,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找一找来听听。绝对满满的童年回忆。
另外一位配乐大师,我喜欢陈勋奇。陈勋奇被称为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全能型人才。能编能导能演能打能飞车还能作曲配乐。十几岁就师从王福龄学习作曲的他,最为经典的作品莫过于他帮墨镜王的电影配的音乐。东邪西毒,堕落天使,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天下无双等等,作品不算多,但是我可以说一句,王家卫很多电影如果少了他的配乐绝对会失色很多。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天地孤影任我行》了,后来被星爷反复使用,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生死诀别那场戏,音乐一起,潸然泪下。
历史记载福建的陈俊活了443岁?
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吗?中国曾有个真实的老人活到200多岁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衰老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现在中国人平均寿命超过了70岁,并不是说我们衰老慢了,而是先进医疗减少了疾病的破坏。在古代,医疗的落后和战争的持续,中国人平均寿命在45岁左右,超过50岁就算长寿,70岁就是所谓古稀了。不过,中国历史上却有1个远远超过古稀的人物。他自称活了256岁,就是李庆远。
很多人直截了当把李庆远叫做骗子!为什么?因为李庆远缺乏证明自己出生的记录,就像今天中国所谓十大超百岁老人一样。
不过,李庆远却是中国最知名的长寿老人,有很多证据。我们还是从头说一遍吧,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庆远自称生于1677年02月26日(康熙十六年),祖籍湖南邵阳,出生云南省。他的职业是中医郎中,对气功也有一定研究。
90多岁时(清代),他到重庆市开县定居直到去世。李庆远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被人们誉为“神仙”。
历史记载:李生活习惯异于常人,不饮酒、不抽烟,吃饭定时定量,早睡早起;闲时闭目静坐,两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左手蓄长指甲,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保护指甲,长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于木匣内保存;平时寡言少语,从不谈及无关的话。别人问及年龄,仅答两百多岁。究竟生于何朝、何年、何地?均无人知晓。他虽娶妻,但不同居,仅让为其洗衣、煮饭而已。李擅长眼科和骨伤科,1820年雇用十四岁的少年向此阳为其挑药担,常年游乡治病,对富有人家收取高额药费供养全家生活。李闲时常到高桥附近穿心店约人打牌,他每次都输一百二十文左右,让牌友赢够当天饭食钱。李对人厚道,从不发怒,故邻人多愿与之相处,均尊称他为李二老师。
在李庆远250岁那年,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专程对他进行了采访。
李庆远老人对自己的养生术作了长篇介绍,涵盖了中医药、气功、自己的实践等各方面知识和教训。这些言论都被刘成勋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名著《自述》。
随着这篇文章的问世,李庆远震惊了整个四川,成为路人皆知的名人。
建国后,刘成勋的文章后被认定为封建迷信、妖言惑众,被封杀。直到1986年,气功热风靡全国,第六期《气功》杂志上才登出了61年前的采访文章。同时刊登的,还有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
让人意外的是,外国人报道的时间居然比我们还早。1933年李庆远老人去世时,《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联合报道了这一新闻:256岁的李庆远老人在今年与世长辞。
那么 ,这是到底是真还是假呢?很多人认为李庆远只是欺名盗世的骗子,一切都是虚构的,真实年龄可能也就七八十岁。另一些人则认为,李庆远可能不是在说谎。他吹嘘这些毫无道理,也并没有因此获得实际利益。甚至,李庆远还因此病死,哪有这样行骗的!况且,人已经到生命的最后几年,荣华富贵的意义不大了,很少听说暮年的老人还去行骗的。有这个行骗的精力,他还不如修养身心多活几年。
李庆远介绍过自己的生平。他的父亲是采药为生的农民。成年以后,李庆远同父亲一样,开始行走江湖,以中医看病采药为生。在江湖上走了60多年,李庆远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他除了采药卖药以外,都会详细考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重点了解中老年人养身的情况。
自然,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主要还是便于自己的谋生,考察市场而已。
期间遇到一些大师,李庆远向他们学习了气功。不过,李庆远说这些气功没什么了不起的,绝对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只是用于强身健体。李庆远说自己从没有想到会活这么久。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不过活了50多岁。
李庆远本人身体一直很好,很少生病。他平时主要采用中医的养身方法加上气功,保证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普通老年人没有太大区别。
李庆远有自己的理论,他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上、中、下焦)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 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置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从李庆远公布自己年龄的第1天开始,就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造假。
就像本文开始时候说的那样,人的老化是必然的。
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取代死去的老细胞,以保持人体的活力。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死亡主要是细胞的死亡。人体绝大部分细胞的分裂,是有限制的。一旦细胞停止分裂,人体器官的基本运转就难以维持。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细胞从胚胎开始分裂,连续分裂50代便全部衰老死亡,人的生命也就此了结。而理论上来说,一代细胞分裂为2.5年,那么人类的最高寿命不应该超过125岁。
这个理论是有现实作为依据的。
有明确出生证据的最长寿人类,为法国女人詹妮·路易·卡门,她活了122岁。
排行第二的是日本女人大川贞绪,她活了115岁。
普通人类即便身体再健康,没有任何疾病,一般不过活到100岁而已。
而且,90多岁的老人生活多不能自理了,甚至脑部功能也会退化,生活质量并不高。
这些人类最高年龄的上限,似乎符合科学的结论。
不过,现代科学又认为,细胞的分裂50代的数量也许是可能突破的。
以癌细胞为例,他们即便分裂了上千次,仍然有极强的生命力。为什么?因为正常细胞与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基本上不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死亡,这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
癌细胞不受什么规律的约束。它最强之处,在于能够同病毒或其他物质之间发生遗传结果交换,从而使癌细胞突变,具有远远超过普通细胞的生命力。
从理论上推论,如果人体细胞也能同外界接触,受特殊病毒影响或者接纳其他生物的遗传基因产生变异,也许会不同。这种变异,有可能使得细胞分裂的代数远超过50代,让这个人具有更长的寿命。
目前有个印度男人Feroz-ud-Din Mir,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他来自克什米尔,自称有141岁了,出生于1872年3月10号,有相关的证明文件。
与此同时,格鲁吉亚老太太安季萨·赫维恰娃也在申请记录。
她自称出生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尽管近年来她一直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据是持有苏联时期证件。但直到132岁去世时,她尚且没有得到认可。
除了外国,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喀什维吾尔族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自称超过130岁,人民网和新华社还对其进行过连续报道。
如果以上3个年龄得到认可,他们超出了科学认为的最高年龄。
既然他们是可能的,那么李庆远也就有可能是真的。
李庆远于1933年去世,这是毫无疑问的了,关键在于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李庆远自称是清朝1677年出生,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
约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他被迫抛弃家人,一人逃到开县陈家场上。李身材魁伟,体态肥胖,秃头无发,皮肤光滑无皱纹,肌肉结实,来时看上去约摸50多岁的年纪。李仍然以卖草药为生,先借住于陈家乡石龙村(现龙凤村),后移往开县(现兼善乡平和村),并娶妻李氏,定居于此。
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他一直没死,又活了100多年。期间他在开县搬迁过几次,主要是有人谣传他是成精的妖怪,要杀死他。
期间,他娶妻多次。妻子一般伴随他20到30年就去世。90岁以后,李庆远就没有生育能力了,他的后人只有180位。
现在属于重庆直辖市的开县背靠大巴山,而李庆远所在的小村子就在山上,全村几乎都是李姓,也就是李庆远的的子孙。
村中可以证实李庆远的,只有他的一群子孙,最大不过60多岁。他们一致肯定,李庆远是他们太祖,至少有200岁。李家甚至还拿出家谱作为证据!
根据家谱记载,李家最早记录在清代,也就是李庆远90多岁落脚开县的时候。当时他的儿子已经去世,孙子都有60多岁了。
另外,李家还有一些清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主要是李庆远用的钱币,衣物,古玩等等。
李还能讲出陈家场附近百年前的人名和情况,对这些都了如指掌。
很多人认为家人肯定保护李庆远,他们的说法不能全信。
好在,同村还有另外几户非李姓的村民。遗憾的是,他们年纪最大的村民也不过60岁。
当年村民普遍没有文化,只能证明从他们记事起,李庆远就已经是个老人了。
按照这种说法,也只能推测李庆远至少90多岁,甚至100多岁,再往上就无法深究了。
那个年代,不要说清朝,甚至民国初年也没有居民信息档案,更没有身份证一说。
况且李庆远又不是开县本地出生,根本无法通过户籍知道他的年龄。
通过开县本地人的证明,只能证明李约100岁。
李庆远则说有证据。
在100岁的时候,也就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他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成就,而获得清政府颁发的特别奖励。这期间,他接受过1个西方学者的来访。
李庆远说年代久远,当年留下的证明纸稿早已腐烂。他认为清政府或者采访的外国人应该会留有一些记录,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在他在上世纪20年代出名以后,也有学者追查当时的记录:确实有一个叫做李青云的老人在1777年受过政府奖励。当时记载他的年龄是100岁,有官方的证明材料。
李庆远表示李青云就是他。因为怕被乡亲们当作妖怪,李庆远才被迫改了名字掩饰自己。李庆远拿出1件当年的饰品作为证据,上面确实有李青云这三个字。只是 ,这3个字是不是后来刻上去的,就无从鉴定了。
2006年,重庆晚报记着曾经再次调查李庆远,看看有没有官方的记录。报纸记载:在开县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民间的确有传言,李庆远在开县一带活动过,但档案馆里没有找到关于此人的资料。《开县志》老编辑向明阳说,上世纪90年代,在修《开县志》时,有人送来一篇关于李庆远长寿的文稿,内容与民间传说相差无几。文中记载:1806年—1814年间,李庆远居开县陈家场,以采药治病为生。“因为当时提供这条史料的人无法找到更可资证明的材料,在审定此稿时编辑们认为不可作正史收录。但考虑到他是地方传奇人物,就收录到县志的‘附录’ 里。” 记者来到开县陈家场,先后走访了几位70岁以上老人,得到的回答是“确有其人”,但谁也不能确证此人到底是不是200多岁。
1928年李庆远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中,有他的自述。
他在书中说,长寿的关键在于健身。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在于:心态好;中医养生;常年吃素;练气功;保持稳定的生活环境。
其中,对于心态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最高。
最终,李老人就死在这两点的变化上。
自从1925年报道后,李庆远顿时成为四川的大名人。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李庆远被迫应邀去万县做客。邀请他的是四川军阀杨森。此时杨森是四川第1号军阀,掌握生杀大权。李庆远不敢不从,只得离开老家小村子,来到万县。杨森身材高大,身体健壮,但酷爱女色,有妻妾11人,子女43人。自知好色伤身,杨森非常希望受到李庆远的指点,对李敬若上宾。
到了万县以后,杨森为李庆远特制全身新衣,请照相馆照相陈列在橱窗里,表明“标明开县二百五十岁老人李庆远肖像,民国十六年春三月摄于万州”。 李庆远到时,万县城万人空巷观看。他一袭蓝布长袍,一双厚黑布袜,脚穿草鞋,望之如五六十岁,目光炯炯,声若洪钟。
不过,李庆远说的养生秘密平淡无奇,就是让杨远离妇人、清心寡欲: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
这番说法让杨森很不满意,态度很快冷淡了下来,1个月就派人送老人回家。
萨沙辅助:话说杨森也活到90多岁,89岁时候还娶了一个17岁的第12姨太太。。。
李庆远之前100多年,都生活在一个的封闭环境中,从没有接触过外界。经过这番折腾,回到开县李庆远就生了一场大病。暮年老人生病是非常危险的,好在几个月以后就康复了,没出大事。
李庆远发誓不再离开老家。但到了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四川军阀王瓒绪又邀请李庆远去万县。王瓒绪是个比杨森还凶恶的军阀,杀人不眨眼。李庆远明知离开故土恐怕性命难保,还是咬牙去了。当年的《万州日报》记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庆远”引起轰动,1932年9月又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庆远已于前晚由陈家场到万县,入住李家花园。”
此次去万县,也是李庆远人生的最后1次旅行。自万县返回家后,老人再次生了一场大病,由此卧床不起,于次年民国二十一年癸酉年(公元1933年)病逝,葬于开县长沙镇义学村李家湾。
李庆远究竟活没活到200多岁,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我们可以确认,他至少活了100多岁,而且很有可能超过120岁。
有意思的是,我们研究全世界所有百岁以上的老人,会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条件不佳,一些甚至还很贫困,从没搞过什么健身、养身之内。
很多学者认为,人的生命其实最终取决于细胞,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换句话说,长寿的人几乎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的作用。
当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起到辅助。
对于李庆远这种人,有可能是产生了基因上的突变,打破了细胞分裂的上限。
而正常的人类中,一百万个人中间总有一二人会出现基因的突变。不过,突变的方向很难说。绝大部分突变是往坏的方向,导致突变者早死。
不过,有坏的自然会有好的,这也是宇宙的客观规律 。
李庆远会不会就是基因突变中,最幸运的细胞战争胜利者呢?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