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天堂2职业技能介绍,暗黑2圣骑士属性点怎么加?
一、技能加点法1、
祝福之锤 20 点
祝福瞄准 20 点 ——给祝福之锤额外加成 每级14% 活力 20点 ——给祝福之锤额外加成 每级14% 专注 20点 ——当开启此光环时会增加祝福之锤的伤害
2、必修技
神圣之盾 至少1点
3、过路技
圣光弹 1点 ——祝福之锤的过路技
力量 1点 ——祝福瞄准和专注 的过路技
祈祷 1点 ——活力的过路技
净化 1点 ——活力的过路技
反抗 1点 ——活力的过路技
重击 1点 ——神圣之盾的过路技
冲锋 1点 ——神圣之盾的过路技
二、属性加点法
力量:加到装备需求的力量值
敏捷:加到格挡75%
体力:剩余的点数全部加到这里
精力:不加
力量:110点(这是雷神之力所需求的力量值)
敏捷:暂时加到110点。加敏捷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格挡达到75% 。这就和敏捷值、神圣之盾的等级、你所用的盾牌有关,当你的神圣之盾级别很高、并使用饰金盾时,就不需要这么的的敏捷
三、装备推荐
头盔:军帽
盔甲:升级海蛇皮、法师铠甲、谜团甲
武器:骸骨小刀、橡树之心
盾牌:饰金盾
手套:升级法师之拳、塔格奥绿手
鞋:沙暴之旅
腰带:雷神之力
项链:炙天使、马拉、+2技能15%高速施展金色项链
戒指:乌鸦、矮人、鬼火、乔丹
真的有那么大的情怀吗?
谢邀。传奇其实是在特殊的时期,吸引了特殊的人。游戏从发迹到现在,经历了很多历史时期,玩家从好奇,到迷恋,到不舍,都经历过年代的洗礼。如果当时传奇的市场环境,也和现在手游一样,全面开花,产品不计其数,那怀旧者也会大大减少,因为稀有,所以才刻骨铭心。
现代玩家对这个游戏无法理解,觉得画面差,动作呆,实际都可以理解。别说是你们,枫叔作为最早的一批玩家,也对它迷惑。传奇的走红,在当时伴随的环境是两极分化的,年轻的学生群体,多数在网吧玩红警或者CS,传奇都是当时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玩的,有一定经济条件,有时间。那时候去网吧,遇到有玩传奇的人,经常都是好电脑先让人家挑,因为都是社会青年,学生们不敢惹,人家打传奇都是一个帮派的,很霸气啊。
传奇以前练级特别难,几十级就得经年累月才能练起来,装备还能被曝,PK环境培养起了最早的一批坚韧玩家。可以说,那时候装备好,等级高的玩家都是摸爬滚打打出来的,受到同好尊重。所以武器虚拟价值也高,枫叔身边一位矿二代在当时买屠龙刀不惜用了20万,当时玩传奇是时尚,玩的好是面子。
可以说,枫叔作为80后玩游戏已经算早了,但传奇在当时是70后的主力玩家,他们当时游戏选择不多,加上传奇比较耐操,更是刻骨铭心。小县城里因为不同网吧的传奇玩家游戏里PK变成现实斗殴的情形对现在的玩家来说,可能觉得不可理解,但那时候真不少见。
那么现在的玩家为什么还是很怀念老传奇呢?从传奇意大利版本被泄露,私服大量出现开始,盛大一面打击私服,一面独立开发更多衍生产品,后来版本越来越多,私服也各种变种,无奈盛大开始出售传奇授权,这导致目前各种这传奇,那传奇的多如牛毛。竞争多了,很多产品就想起老玩家了,打怀旧牌,打原汁原味,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多数年轻人不会在把时间过多花费到一个游戏的等级和能力积累上了,现在可以玩的东西特别多,而传奇时代,能玩的似乎只有网吧和台球。所以那时候感觉只有游戏高手和台球高手,大家看现在,麦霸、时尚达人、动漫达人、旅游达人……哈哈
有哪些比较搞笑的韩剧推荐?
强推一部很好笑又温馨的韩剧,名字叫《加油吧!威基基》。
里面的角色都很有特点,演员把角色演得很到位,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每次看都能捧腹大笑,承包了我所有笑点。
会长胡子的瑞珍,爱面子常倒霉的东久,生存意志力强大的俊基,自由编剧斗植,和虚荣的秀雅,单身妈妈允儿,还有可爱萌娃率儿,还有各类明星客串出演,剧情丰富搞笑。
第一集最后,东久他们三个为了逗笑生气的瑞珍,不惜大庭广众之下,甚至是警察局前大跳脱衣舞,瞬间有一丝温馨的感觉,我才明白这部剧的设定,搞笑之下还有温情存在。生存意志力强烈的俊基为了演戏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导演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不让他卸妆,他就以这副面貌回家,挤公车,在车上还遇到了与他同病相怜的人,两人“惺惺相惜”,既搞笑又佩服他强大的生存欲望。瑞珍把秀雅打算丢掉的所谓的绝版名牌全都套在了身上,自信满满,得意洋洋地出门了,结果被当成了乞丐,她的名牌手袋被当成了水果篮,哈哈…这部剧有毒。秀雅设计的“潮流”服装,给东久他们试穿,好像求一下几位的心理面积,女装袖子那么长,是要跳舞的节奏吗?男装上衣低胸就算了,还要低到肚脐,我竟然get她时尚的点在哪?还有这相当于大裤衩的短裤,哈哈…一般的偶像剧情都是女朋友帮男朋友刮胡子,俊基和瑞珍竟然反过来了,看这销魂的表情,要笑死人的节奏啊。令人爆笑的场景很多,其中有一个情景是斗植和秀雅,开了一辆破车出去,结果悲催了,两人都吃坏肚子了,但是车停不下来,车窗开不了,两个一直在一个类似跑道的地方一直转圈,两人最后忍不住,释放了体内的“洪荒之力”,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感觉屏幕都有shi味溢出来了。
要是想要爆笑一场,这部剧你值得观看哦!
最后附上东久小贱小贱的表情。
谈谈你对幸福两个字的理解?
好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所谓,幸福。个人拙见。
幸,幸运。
福,福气。
幸运和福气合起来,是幸福。
这两个字,有知足者常乐之意。同时,也有懂得感恩之心意。
我们要懂得知足,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含义。
我们要懂得感恩,才能珍惜当下所有的遇见,事或者人。
那么,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种感觉,与财富无关。觉得幸福,就幸福。拥有再多的物质,拥有再多的财富,有的人也体会不到“幸福”。有的人,即使穷的叮当响,也有幸福感。
#萌新作者进阶计划#!!!
花剌子模到底有多强大?
花剌子模最早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是指位于中亚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很早就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至少在距今公元前3000多年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准。公元前2000年这里的居民已掌握了较为原始的灌溉方式,开始进入到定居农耕生活时代。公元前7世纪这里已出现了早期的城邦国家。公元前6世纪间花剌子模成为波斯帝国的行省,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花剌子模又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此后这一地区又先后隶属于塞琉古王朝、巴克特里亚王国、贵霜帝国、萨珊波斯王朝。7世纪末前后花剌子模为阿拉伯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征服,从此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随着阿拉伯帝国分化瓦解之后花剌子模先后归属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和加兹尼王朝统治。1037年花剌子模被塞尔柱突厥人征服。
纵观花剌子模的历史就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这里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这一地区不断被新的征服者占据,从没兴起过一个强势的本土国家,直到1141年花剌子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这一年西征的契丹首领耶律大石与塞尔柱突厥人爆发了卡特万之战。这场战争的诱因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为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灭:在辽国灭亡前夕的1124年夏耶律大石率领200亲兵辗转来到蒙古高原上的可敦城,在这里耶律大石建立了西辽政权。1134年西域东喀喇汗国的阿赫马德汗死后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耶律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耶律大石自称古儿汗即世界之王。历史上称耶律大石创建的政权为西辽或喀喇契丹帝国。不久西辽就实现了对于阗、喀什等地的征服,将昔日喀喇汗国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西辽始终尊崇中国文化——将汉语定为官方语言,与此同时对原本游牧而居的当地原住民进行编户和征税。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东征金国,然而却遭遇了挫折,于是他转而向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西辽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与前来抵抗的西喀喇汗国军队会战于忽毡,西喀喇汗国战败,可汗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战败的西喀喇汗国转而去进攻葛逻禄人以弥补在与西辽的战争中的损失,马赫穆德为增大胜算还向自己的舅舅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塞尔柱帝国是当时中西亚头号强国,很快桑贾尔以圣战的名义召集了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10万大军。葛逻禄人自然无法抵挡强大的穆斯林联军,于是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写信为葛罗禄人,桑贾尔却回信要他信奉伊斯兰教并威胁恐吓他:若不改宗教信仰,将率大军将其消灭。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桑贾尔在信中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耶律大石见到信后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随即耶律大石集合了由契丹人、突厥人和汉人组成的部队。
1141年9月9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城以北的卡特万草原相遇,相距两里对峙。战斗爆发前桑贾尔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联军左翼,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指挥。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说:“敌军虽多但是没有智谋,遭到我们的攻击,他们就会首尾不救,我们的军队必胜。”在仔细观察对手的布阵情况后耶律大石也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路。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为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为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作为中军。战场地形是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有一道长长的峡谷达尔加姆峡谷。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战斗开始后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桑贾尔的左翼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左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左翼部队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对准缺口猛攻,试图突破西辽人的阵营。被分割开的西辽右翼部队2500名骑兵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西辽左翼部队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并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西吉斯坦贵族作战英勇,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挤压,只能向前继续挺进,进入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达尔加姆峡谷。这时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桑贾尔的部队有至少上万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布哈里均被俘虏,桑贾尔和马赫穆德带残兵侥幸夺路而逃,奔至泰尔梅兹。
卡特万之战后西辽大将额布斯趁机攻入花剌子模境内,花剌子模的统治者此后被迫向西辽称臣纳贡。表面上看:花剌子模似乎不过是再次换了一个主子,然而此时塞尔柱帝国仍有相当的实力,因此在西域就形成了西辽和塞尔柱帝国对立的格局,而这恰恰为花剌子模提供在夹缝中悄然做大的天赐良机。1172年花剌子模的沙赫伊勒·阿尔斯兰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塔喀什和苏丹·沙赫争夺王位。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失利的塔喀什跑到西辽寻求帮助,西辽随即发兵把塔喀什扶上了花剌子模王位,然而成功上位之后的塔喀什却摆脱了西辽对花剌子模的控制,从此羽翼渐丰的花剌子模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西辽为遏制花剌子模的发展势头,于是转而扶植塔喀什的兄弟苏丹·沙赫反对他。得到西辽支持的苏丹·沙赫尽管没能推翻塔喀什,但却成功在霍拉桑建立起割据政权,直到1193年他去世后塔喀什才重新把霍拉桑并入花剌子模的版图。塔喀什在成为霍拉桑的主人后又入侵了塞尔柱帝国的领地——在1194年3月19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塔喀什甚至杀死了称雄多年的塞尔柱帝国的苏丹图格里尔三世,赖伊、哈马丹等地被并入花剌子模。1200年塔喀什之子阿拉丁·摩诃末继位,这时他所面对的最强劲的对手是阿富汗的古尔王朝。在此之前相当一段时期内阿富汗被突厥系的加兹尼王朝所统治,事实上加兹尼王朝除统治阿富汗之外还占据着印度的旁遮普地区。1118年阿富汗崛起了一个新的突厥系王朝——古尔王朝。1148年古尔王朝曾先后两次兴兵攻打加兹尼王朝,然而均以失败告终。1155年古尔王朝又组织了一次强大攻势,这次他们成功占领并焚毁了加兹尼王朝的首都。到1173年古尔王朝已占据阿富汗全境,加兹尼王朝的苏丹逃往旁遮普避难,将阿富汗完全让给了古尔王朝。然而古尔王朝并未就此罢手——他们攻入旁遮普并废黜了加兹尼王朝的末代苏丹,随后古尔王朝进一步向东从印度王公们手中夺取了恒河流域,至此古尔王朝已发展成为跨越阿富汗和北印度的一个大国。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对正处于国力上升期的花剌子模和古尔王朝而言:他们注定将会成为对手。
就在阿拉丁·摩诃末成为花剌子模最高统治者的1200年古尔王朝发动了一场掠夺花剌子模本土的战争,双方在阿姆河畔展开了第一次交锋。巧合的是此时古尔王朝的统治者也叫摩诃末(全名希哈布·丁·摩诃未),因此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两个摩诃末之间的战争,最终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以古尔王朝胜出告终。花剌子模在战败后向西辽的古儿汗求援,撒马尔罕的喀拉汗王朝也站在了花剌子模一边,正是在西辽和喀拉汗王朝的援军支持之下才使花剌子模得以在1204年打败了古尔王朝。1206年3月13日古尔王朝的希哈布·丁·摩诃未死后花剌子模的阿拉丁·摩诃末趁机从古尔王朝手中夺取了赫拉特和古尔山区。1215年花剌子模夺取加兹尼城,完成了对阿富汗地区的征服。花剌子模的摩诃末把他对古尔王朝的胜利归功于及时援助他的西辽,然而随着花剌子模实力的提升已使这位穆斯林皇帝越发不能容忍身为异教徒的契丹人将自己视为封臣的举动——尽管在摩诃末之父塔喀什的时代已脱离西辽藩属的地位,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然而西辽一直视花剌子模为自己的藩属,而摩诃末向西辽求援之举无异于为西辽提供了一个重新控制花剌子模的机会。摩诃末自然不愿重新成为西辽的藩属,当时撒马尔罕的喀拉汗王朝也是契丹的封臣并有着和花剌子模人同样的情绪。摩诃末巧妙地利用这种情绪与喀拉汗王朝达成协议,从而使花剌子模得以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1210年西辽军队攻入撒马尔罕,然而花剌子模人成功俘虏了西辽的塔延古将军。此后摩诃末还曾远征波斯和巴格达,一时间花剌子模赫然成为拥兵四十万的中亚强国。这时的花剌子模北以锡尔河为界,东以帕米尔和瓦济里斯坦山区为界,西以阿塞拜疆、卢里斯坦和胡齐斯坦山区为界,几乎囊括了河中、大半个阿富汗和整个波斯,甚至连阿塞拜疆的统治者也主动承认自己是花剌子模的纳贡之臣。从花剌子模的崛起历程来看:在摩诃末的父亲塔喀什之前花剌子模一直处于塞尔柱帝国和西辽的争夺之下,直到塔喀什时代才迈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到摩诃末时代才真正强大起来,然而花剌子模的强大并没维持多久——可以说花剌子模的命运就是“成也摩诃末,败也摩诃末”,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摩诃末和我国唐朝那位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却又招致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有些相似——正是摩诃末一手缔造了花剌子模的强大,可也正是他在位时期花剌子模在其全盛时期猛然走上了覆灭之路,因此用“昙花一现”这个词形容花剌子模的强大可谓恰如其分。那么摩诃末究竟是如何带领全盛时期的花剌子模走上覆灭之路的呢?
原来正当花剌子模日渐崛起成为中亚强国之际在其东方正赫然崛起另一个强大的国家:1206年春蒙古草原诸部被乞颜氏族的铁木真所统一,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在本次大会上蒙古贵族们共同尊奉铁木真为成吉思汗,以此为标志宣告统一的蒙古汗国正式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后首先对世仇金国展开了报复:蒙古军占领了金国的中都城(今北京),迫使金国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等请降并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蒙古人在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的过程中趁势西征灭掉西辽,打开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于此时蒙古的主要精力还用在对付东方的金国,一时无力对西方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尽管如此成吉思汗还是派出商队前往西方贸易以扩大蒙古的对西方的影响力。当成吉思汗派出的商队到达花剌子模的讹答剌城时镇守当地的总督海儿汗在杀死蒙古汗国的499名和平商人后将其财物据为己有。成吉思汗出于集中精力应对金国的原因而不愿在此时分神同花剌子模开战,于是他派出使节前去交涉。摩诃末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将两位副使剃光胡须后押送出境。花剌子模的鲁莽行为终于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按说花剌子模也是一个大国,而蒙古此时还面临与金国的战争,也正因为如此成吉思汗才多次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花剌子模问题,直到得知自己派出的使者被摩诃末杀害后才坚定了武力攻打花剌子模的决心。在此之前蒙古人对花剌子模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成吉思汗为做到知己知彼而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情报搜集工作:当时蒙古商人充当的间谍遍布各地,同时蒙古人也广泛利用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其他民族的商人充当间谍,这使蒙古人在战前就对花剌子模的各种情报已有相当的掌握和了解。在出征前成吉思汗和他的将领们已就双方的具体形势、已方要达成的战略目标、进攻路线的选择、军队动员的数量及构成、每支部队各自的战略目标与任务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进行充分的谋划。蒙古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精于骑射,当时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可谓举世无双——他们可以一边作战一边行军并保证每天推进80公里。蒙古马尽管尽管就体型和爆发力不及中亚、西亚的马种,但胜在耐力极佳、能负重。当时每个蒙古骑兵通常都备有四五匹马,有的负责运输和行军,有的专门用来作战,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与此同时精于骑射的蒙古骑兵甚至能在后退时回头拉弓放箭。当时蒙古骑兵已出现分别适用于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各种装备配置并总结出了箭雨打击、迂回包抄、佯退设伏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战术。在决定对花剌子模采取军事行动后成吉思汗在第一时间派人在行军路线上设置了很多补给点,以方便进军和各部队之间的呼应联系。除了蒙古人一向见长的骑兵之外成吉思汗还征召了攻打坚城所需的工程专家和士兵等近万人,准备了大量的破城槌、投石机和火药等攻坚武器。相比蒙古方面的准备充分而言:花剌子模方面就显得很不足了——花剌子模是一个在摩诃末时代才真正崛起的新兴国家,新征服领地上的人民对其并无多少忠心可言。按说蒙古同样也是在成吉思汗时代才崛起的新兴国家,可此时的蒙古却犹如一轮朝阳蒸蒸日上,而花剌子模却存在诸多的国内矛盾,尤其是摩诃末的残暴性格不仅无助于这些矛盾的解决,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摩柯末统治下的疆域尽管庞大却并不团结——突厥军事贵族们在各自领地内割据一方,只是名义上听从摩柯末的号令。当时的中亚伊斯兰教尚未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然而摩柯末强迫境内居民改宗伊斯兰,这就对其境内的佛教徒、基督徒、萨满教徒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与此同时在伊斯兰教内部也存在深刻的矛盾:花剌子模的崛起与巴格达的哈里发势力起了冲突,而哈里发并不单纯只是一名世俗统治者,他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世界中的罗马教皇,即使是花剌子模境内的宗教界人士也是尊奉哈里发的,这就造成了花剌子模王室与宗教界人士的矛盾。甚至就连摩柯末自己的家庭内部也存在深刻的矛盾:摩柯末的母亲图尔罕可敦就是身边聚集着大量突厥军事贵族,从而使花剌子模朝廷出现了分别围绕在国王和太后周围的两个权力中心。事实上当蒙古人袭来时花剌子模国内的地方势力都蠢蠢欲动,身为花剌子模国王的摩诃末不得不分兵把守各大城市,这就导致了花剌子模兵力的相对分散。尽管花剌子模在总兵力上占优势,但具体在每一据点上其实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成吉思汗巧妙利用了摩诃末兵力分散的特点集中优势兵力对花剌子模各据点各个击破。
蒙古军团在对花剌子模各据点各个击破之后攻陷了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摩诃末被迫逃入里海的一个小岛并死在了岛上。摩诃末之子扎兰丁继位,继续扛起反击蒙古的大旗。扎兰丁曾集结约10万军队在八鲁湾川击败蒙古军,他的武勇甚至受到了成吉思汗的称赞。然而扎兰丁的两位部将不和导致军队分裂,蒙古将领哲别和速不台趁机追击扎兰丁直至印度河畔,扎兰丁在激战后跃马渡河逃入印度。1224年蒙古军退后扎兰丁由印度前往波斯并向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借兵,先后据有克尔曼、伊斯法汗等地,然而不久之后他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纳斯尔爆发冲突,又出征阿塞拜疆和谷儿只吞并其国土,引起了伊斯兰诸国的不满,扎兰丁因此陷于孤立状态。1228年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率蒙古军进至伊斯法汗,扎兰丁战败后单骑突围。蒙古军退后他仍不重视防范强敌,继续进行抢掠和扩张战争,并出兵攻占起拉特,侵犯罗姆苏丹国(位于小亚细亚)。1230年扎兰丁被罗姆苏丹领导的各国联军击败于额尔占章,被迫议和而还。这时蒙古大将拔都奉窝阔台汗之命统兵征讨扎兰丁,直取大不里士,扎兰丁仓惶出逃。1231年春战败的扎兰丁往更西方的高加索地区逃逸,在这一过程中扎兰丁被杀身亡,关于他的死因一说是被蒙古军杀死,一说是被投降蒙古的花剌子模将领杀死。至此花剌子模彻底灭亡,同时这也为蒙古日后进一步西征欧洲和中东打开了通道。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