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无限恐怖之我欲成圣,你觉得一人之下好看吗?
好看,个人觉得真心不错。
《一人之下》里面揉杂了很多的传统元素,道家思想是根本,什么阴阳八卦,炁等,虽然听的不是很懂,但依然觉得很牛气。
男主应该是最每存在的一个了,姓张名楚岚,刚开始就沦为宝儿姐的小弟,不是挨打就是在被挨打的路上。后来跟着宝儿姐混快递,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爷爷很厉害,所以各门派的人都来找他,找他身上的绝技。
所以,依然还接受各大门派的挑战。打不过硬着头皮也要打,在第二季的比赛中,就因为打不过,所以宝儿姐的埋人业务持续增多,帮助张楚岚免了不少打。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世上最惨男主上线,张楚岚“不要碧莲”,还有“月下遛鸟”的黑历史。啊啊啊啊啊,真的是笑死我了。
虽然男主不怎么厉害,但还是有令人羡慕的地方,比如小师叔一直想要得到的却无法再恢复的东西,嘻嘻嘻,你们懂得。之前看小师叔冰清玉洁的,张楚岚吊儿郎当的,没想到小师叔才是那个早已经偷尝禁果的人,而且还是跟坏女人,我的天,这个设定爱了。
除了这个令人惊喜,还有诸葛武侯和王也这一对好基友,一个是隐形富二代,低调却有内涵一个是真富二代,傲娇却被虐,而且还到处撩妹,真的是累坏了也总。
剧情也很不错,围绕着多年前的真相进行展开,第二季给了答案,然后宝儿姐的身份再次成为谜团,让人很有追剧的欲望。
感觉这是一群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高人,但实际上他们也是正常的社会人,要为生计工作,刷盘子洗碗,还要送快递,有种时间空间穿梭的感觉很不错。
配音也很给力,宝儿姐的方言,贼有味道。配音演员宝木中阳,阿杰等知名配音演员,很有感觉,很好的一部动漫。
镇元子和如来佛祖相比?
毋庸置疑,如来佛祖的地位与神通均要在镇元子之上。
一、地位
在地位方面镇元子虽然不低,他的徒弟清风、明月曾经自称“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这话固然有镇元子地位非凡的原因,但多少也有点吹嘘的地方,像镇元子自己的说法。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镇元子本人这么说,并且对元始天尊还用了敬称“大天尊”,这么来看,真要论地位其实镇元子并没有真的到跟三清同级的地位,虽然他的辈分应该的确很高,但徒弟说却是有些自抬身价的意思,因此孙悟空当时听了这话,第一反应就是“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认为清风、明月是在吹牛。
同时,从取经组合的态度来看,镇元子似乎也并不出名,镇元子虽然是地仙之祖,但其实在西游记名气并不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均不认识,孙悟空在被天庭招安前,“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被封为齐天大圣后,又与各路神仙交好,结果孙悟空根本不知道镇元子。
而猪八戒和沙僧虽然本事不咋地,却也当了千百年的神仙了,结果只有沙僧听说过人参果,然而沙僧对于人参果的来历仅仅是听说是“海外诸仙”给王母上寿的,根本不知道镇元子的名字。
综合以上信息来说,清风、明月的说法确实有吹牛之嫌。
而我们看镇元子的具体地位表现,大概有几点体现,一是福禄寿三星对镇元子要以晚辈的身份见礼,而对比之下孙悟空见三星是管他们叫老弟,三星叫孙悟空大圣,从此处来看,地位上讲是镇元子>孙悟空>三星。
第二是,观音自称也让镇元子三分,但注意,也就仅仅是三分罢了,镇元子本人见观音时态度可谓恭敬。
却说那观里大仙与三老正然清话,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那观中诸仙,也来拜见。行者道:“大仙不必迟疑,趁早儿陈设香案,请菩萨替你治那甚么果树去。”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
观音到来时镇元子的态度是慌忙迎接,并且口称“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可见镇元子的地位终究是不及观音菩萨的。
观音菩萨
而西游记中观音虽是七佛之师,但这个七佛应当不包括如来,她在如来面前是以弟子自称的,同时观音跟如来说话时需要先礼佛三匝,可见如来地位必然是高于观音。
至此,就比较明白了,论地位,如来>观音>=镇元子。
另外,关于西游记中如来的地位,也顺便澄清一下谣言,原著如来的地位是绝对不在三清之下的。不知什么时候起,营销号搞了一出什么如来作为五老之一地位远不及三清,糊弄了不少没看过书的人。我们说认为如来是五方五老一般是因为七仙女这句话:
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然而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五方五老到底有没有包含西天佛老在内不得而知,不过从前后的描写来看,大概率是不包括,证据有两点:
第一、原文明确说孙悟空在天庭当齐天大圣时,与五方五老称兄道弟,孙悟空却根本不认识如来,如来来得时候孙悟空还特意问如来是谁,如来还自我介绍了一下。
第二、七仙女说蟠桃会要请西天佛老,但如来并没有去参加蟠桃会,正在,原著中西天的佛是很多的,这个参会的佛老明确不是如来。
即使如来属于五老,同样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上至如来佛祖,下至诸位罗汉、十洲三岛仙翁都属于五老,那只能说是把五个方向的仙佛神圣做一个统计罢了。
能证明如来地位仅在玉帝之下的证据倒是有好几个。
第一、玉帝的使者游奕灵官、翊圣真君带着玉帝的旨意要见如来也得经过颇为繁琐的礼节,才有资格见如来的面,首先他们要对四金刚、八菩萨见礼,等待这些人转达,随后如来下令召请,他们才能进去,进入后要先礼佛三匝,侍立在台下,然后等如来问话。玉帝的特使尚且如此,如来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如来佛祖
第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后,玉帝传旨让三清、四御、五老等来同谢佛恩,三清、四御、五老各带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如来拜献,而如来高坐莲台,接受献礼。这虽然是玉帝的命令,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地位高的拜献地位低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可以说如来和三清至少是一个档次。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第三、面见玉帝的礼仪,玉帝对老君虽然比较尊重,听说老君来了之后亲自出迎,但是老君见了玉帝依旧是要朝礼的,而什么是朝礼?西游记说得很清楚朝礼就是跪拜。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而如来面见玉帝,只需要“瞻仰”“合掌谢道”。
第四、如来可以调动李靖,李靖在西游记中地位颇高,是天庭的元勋,享有先斩后奏之权,两次出征都是降魔大元帅,在天庭的三十三座天宫有一座是李靖的住宅,可以说李靖在天庭的地位至少前三十三位,称得上位极人臣。
李靖
二、神通
我们还是先说镇元子,镇元子的神通与武力都相当不错,两次生擒了孙悟空,武力上则对战取经祖三兄弟也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游刃有余。
先说武力,镇元子的武力表现极高,他跟孙悟空三兄弟对战,很可能尚未使用全力,仅仅是一柄拂尘就能跟三人对战,第一次镇元子跟孙悟空打了二三回合,然后就使出袖里乾坤,这里看不出多强,第二次则是跟三兄弟打了半个时辰,原文说:
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尘尾自飘然。左遮右挡随来往,后架前迎任转旋。夜去朝来难脱体,淹留何日到西天!
从赞诗里可以看出来,镇元子在应对三兄弟兵刃时是十分的悠然自得,“自飘然”、“任旋转”都显示了镇元子行有余力,同时镇元子拿的仅仅是一柄拂尘,这是古典小说而不是武侠小说,拂尘当然不是正经的兵器,换言之,镇元子如果正经使用兵器只怕要更强,甚至可能明显胜过取经三人组联手。
镇元子对战孙悟空
之后我们说神通,镇元子以袖里乾坤之术将孙悟空装走了两次,整部西游记能让孙悟空吃亏两次的神通仅此一个,可以说镇元子的袖里乾坤确实厉害。但是这也是有黑点的,袖里乾坤的问题在于只能擒敌,却不能伤敌,对付普通对手无所谓,抓住了之后再摆布,但是对上孙悟空这种金刚不坏的,并且法术十分全能的,老是让他跑路,没法真正伤害到孙悟空,所以孙悟空对于镇元子来说也是十分难缠的角色。
孙悟空后面几次在镇元子面前搞鬼,镇元子也是难以识破,最后镇元子也承认“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某种意义上讲,镇元子跟孙悟空停战,答应孙悟空去找医治人参果树之法,并提出要跟孙悟空结拜,是有妥协的意味的。如果真的撕破脸皮,镇元子杀了唐僧三人,那边孙悟空同样可以杀光镇元子的徒弟,而镇元子再去报复又无非是跑花果山把孙悟空的猴子猴孙也杀光,但这值得吗?当然不值得,所以镇元子选择了跟孙悟空妥协。
镇元子
反过来看如来,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如来跟孙悟空打赌,说孙悟空翻不出自己手掌心,孙悟空就翻不出,而如来还有可以说是全知的慧眼,可辩别周天万物,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能骗过镇元子,却没有可能骗过如来。像六耳猕猴的变化之术,瞒过了天庭的照妖镜,瞒过了观世音菩萨,却瞒不过如来的慧眼,如来一口就叫出了六耳猕猴的本相。随后六耳变化成蜜蜂要逃脱,也被如来识破,随手扣住。
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如来
而对孙悟空的实战表现上,如来以打赌的方式让孙悟空进入彀中而不自知,随后以五行山+六字真言服帖镇压孙悟空,可以说不借助外力,孙悟空完全无法从五行山加六字真言帖子中逃脱。同时原文表示如来降伏孙悟空令宇宙清平,而西游证道本评价其对天庭有再造之功,如来的五指山有一种观点是掌中另是一个乾坤世界,所以孙悟空无论怎么飞,也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张版西游记采用了这一个观点。
西游证道夹批:可谓再造之功。
如来
人能实现天人合一吗?
你这个问题非常的玄乎。
正常人非常难达到这种“天人合一”的体验。就算侥幸遇到可以真正达到这种体验的人。他跟你说:“我可以”。你会信吗?就像从来没有吃过榴莲的人,无论他人怎么解释榴莲的味道,也无法体会一样。
所以要证明这个问题,只能从各种的资料中去勉强整理一下。还不一定能让你得到满意的回答。那就试试看吧。
自我的消失
很多修道者,都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但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它与佛教常说的开悟,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要亲身体悟那种境界,要有莫大机缘不可。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他人的描述,透过证悟者的言说,来体会其中的美妙。下面借印度当代瑜伽大师萨古鲁的话,来为大家揭开天人合一的神秘面纱。
以下的话,是萨古鲁在回忆他第一次天人合一的经历时所说的:“在那(指天人合一)之前,我一直确认,这是我,那是你,但是当它发生时,突然间我不知道哪个是我,哪个不是我了,那个我变得无处不在。我呼吸的空气,我坐的石头,我周围的环境,所有这一切都是我。”“我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在迸发着狂喜满溢,有某种东西在我之内爆发,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只知道我挖到了一座金矿,而且我再也不想失去它,我只知道这一点:这种绝妙的体验,舍不得失去。”
根据萨古鲁的回忆,天人合一的感觉,就是自我的消失,但是自我同时也变得无处不在了。那种感觉就好像宇宙是我,我是宇宙一样。
开悟后,长久的消失
还有一段是萨古鲁在开悟之后说的:“人们可能会在某个瞬间体验到合一,但还不能称为开悟。偶然的合一体验,只是让你得到一个机会,看了一眼物质世界之外的精彩。但是,如果一个人要长久停留在那样的精彩之中,就需要摆脱物质的肉身的束缚,除非他用某些特殊的方式,来维系肉身的存在。” 这也是为何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全然的开悟,会导致自身能量的全面提升,从而抵达一种超越物质身体所能承受之极限的层次。所以,开悟者为了保留肉身,需要刻意的创造某种欲望,以维持与世间的联系,否则肉身就会分散。
这就更玄乎了。开悟后自我不仅可以消失,融入到宇宙中,还不是一瞬间的体验,可以体验很久很久,甚至不小心会连肉身也无法保留。
结语
天人合一实在是非常玄乎的体验。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体验过的人说不清也道不明。没体验过的压根就不相信。
是你,你体验过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为何却选择袖手旁观?
心头火热的赵公明在下山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要身死上封神榜,这是天数。
《封神演义》中的商周之战,实际上就是封神之战。当时因昊天上帝掌管的天庭没有强兵能将,才有了三教共谈封神榜,编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从何而来?这就要从商周之战战死的人来选了。通天教主同意封神榜后,专门告诫弟子不许下山,还在碧游宫门上贴下静诵黄庭紧闭洞,如染西土受灾殃。不过,截教中人并不乏在殷商为官的,第一个是闻太师,因他之故截教众人连连下山;第二个是佳梦关守将胡雷,可不要小看他,他的师父是火灵圣母,火灵圣母又是多宝道人的徒弟,正是由此阐教和截教正式大战。
在这些下山身死之人中,赵公明是比较可惜的一个人。
赵公明之死
赵公明是截教二代精英弟子,在峨嵋山罗浮洞修行。据赵公明所说,他是辟地开天就已成了道果,在天皇时已修成玉肌仙体。燃灯道人也是天皇时期修成正果,但赵公明明显更加厉害,因为他有着缚龙索和定海珠两样奇宝。如果不是下山身死,赵公明凭借定海珠证道成圣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这人太急公好义了。
当时闻太师伐西岐,有金鳌岛十天君布下十绝阵助力。只是阐教接连破去天绝阵、地烈阵、风吼阵、寒冰阵、金光阵、化血阵,闻太师坐不住了,就想到了赵公明,前往峨眉山请他。赵公明听闻闻太师所说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并且还说道当时怎不早来。随即,赵公明收了一只猛虎下山而去。
赵公明确实厉害,修为和法宝都是一流。初出战,赵公明纵虎挥鞭打死姜子牙,其后,赵公明又以缚龙索生擒黄龙真人,定海珠连打赤精子、广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并且追得燃灯道人四处跑。不过,也是合该赵公明倒霉,遇见了散仙萧升,被他以落宝金钱收了缚龙索和定海珠。
定海珠失去后,赵公明再去三仙岛借来金蛟剪。这又是一件强力法宝,燃灯虽然得了定海珠,还是被赵公明以金蛟剪将坐骑梅花鹿给剪成两段。不过,倒霉的是又有散仙陆压道人以钉头七箭书暗算赵公明,最终赵公明只被射的二目血水流津,心窝里流血而死。
谁能救赵公明?
赵公明的修为很高,竟然如此凄惨而死,难道真的没人能救他吗?
在封神演义里,起死回生是一件小事。姜子牙被打死就有好几次,九龙岛四圣中的王魔以开天珠打死过姜子牙,被文殊广法天尊以丹药救活;赵公明以手中鞭打死过姜子牙,广成子以丹药救活了他;申公豹也用开天珠打死过姜子牙,惧留孙以丹药救活了他。还有黄飞虎、周纪也被陈桐以火龙标打死,黄天化带着丹药救活了两人;黄天化也被魔礼青打死过,被师父清虚道德真君给救活了。可以说对阐教中人来说,起死回生是件小事。
截教的修为并不比阐教差,并不见得不能起死回生。别人不说,通天教主已经可以重换世界了,起死回生救活赵公明是轻而易举的。不过,通天教主也是有着制约的,并不能随意救人。
赵公明找三霄借金蛟剪时,云霄就说过:
昔日三教共议,佥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游宫。我们截教门人,‘封神榜’上颇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为此也。吾师有言,‘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宫门又有两句贴在宫外: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再到后来,琼霄和碧霄执意下山之时,云霄娘娘又说道:
“吾师有言:‘截教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故此天数已定。吾兄不听师言,故此难脱此厄。”
可见三教会谈对截教是很不利的,封神榜上大多数人要从截教出。这也是很显然的,三百六十五个神位必定不可能全部是凡人,阐教、截教必须出人,可是阐教就那么几十号人,必然大多还是截教出。通天教主也明白这个道理,专门将弟子们聚集到了碧游宫告诫,下山就难逃上封神榜之命,这是天数。既然是天数,通天教主再强也不能更改,只能嘱咐门人。
那么赵公明难道不知道吗?还是他忘了?都没有,赵公明其实一直都知道。在初下山对战之时,燃灯曾问话赵公明“赵道兄,当时佥押‘封神榜’,你可曾在碧游宫?”赵公明的回答是“吾岂不知!” 燃灯又劝说道“你既知道,你师曾说神中之姓名,三教内俱有弥封无影,死后见明。尔师言得明明白白,道兄今日至此,乃自昧己心,逆天行事,是道兄自取。” 可是赵公明依然是不为所动,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
其实,截教中只有云霄是个明白人。在赵公明来借金蛟剪时,云霄就劝说他,截教又没有杀戒多逍遥自在,他实不该下山,还是早点回峨眉山去吧,等封神之战过去后自己亲自去找燃灯讨要定海珠。后来赵公明死后,申公豹再去三仙岛,云霄还是不愿下山,因为她知道下山必然上封神榜。只是琼霄和碧霄执意下山,云霄担心两个妹妹复仇心切,以混元金斗乱拿玉虚门人,就下山去亲自执掌了。说白了,云霄从来没想过下山,她下山也是不愿多伤阐教中人,只可惜最后还是上了封神榜。
有人说闻太师能救赵公明而不救,这倒不是。闻太师算出赵公明中了钉头七箭书后,赵公明曾问他“道兄,我为你下山,你当如何解救我?”闻太师也很是担忧,派了赵公明的两个徒弟陈九公、姚少司,让他们去抢钉头七箭书。这两人确实从姜子牙处抢走了钉头七箭书,结果却被杨戬变出商营,又变化成闻太师,骗过了箭书。这并不是闻太师没有帮赵公明,也不是陈九公、姚少司没抢到,而是被杨戬骗走了。当然,如果闻太师亲自前去,自然胜算更大,这也算是他没尽到最大的情分了。
其实,赵公明之死是注定的。就算闻太师亲自前去,抢过了钉头七箭书,难道真的会如陆压道人说的“箭书抢去,吾等无生。”这是必然不可能的,谁也阻止不了封神大业,没有陆压,也会有元始天尊出面。三霄不比赵公明更厉害吗?不照样是上了封神榜,就像燃灯说的赵公明是在逆天行事。到最后赵公明也算是明悟了,说了一句“悔吾早不听吾妹之言,果有丧身之祸!”可惜的是,此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在封神演义的最后,也就是姜子牙封神之时,对赵公明有了个很好的评价:
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回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
心头火热,这是赵公明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这是封神之战时期,太过仗义的赵公明必然是难以逃脱上封神榜之命的。
有多少位陆地神仙?
金刚、指玄满地走,陆地神仙也有着三十二位。
在《雪中悍刀行》中,境界为九品制。九品最低,达到一品即为宗师境高手。其实,其他境界的高手根本不足提,包括二品高手也是只有徐骁、舒羞、吕钱塘、杨青风、魏老道、典畜雄、张大椿、张昀等少数几个,最重要的就是一品高手。
一品又分四境,金刚、指玄、天象、陆地神仙。陆地神仙就是人间的最高境界了,再进一步就可开天门飞升,不愿飞升则为陆地天人境,再圆满一步就是天人大长生。其实,陆地天人和天人大长生也是陆地神仙,只是更加完美的陆地神仙。
要说《雪中悍刀行》中有多少陆地神仙,下面就数下中原和北莽陆地神仙的数量。
中原的陆地神仙
春秋之战结束后,黄三甲将春秋气运转入江湖,形成了千年未有的江湖盛像。因此,以王仙芝和徐凤年领衔的江湖,陆地神仙数量前所未有的多。
陆地神仙也是不同的,分为三教陆地神仙和江湖武夫陆地神仙。江湖武夫陆地神仙很好理解,就是按照金刚、指玄、天象一步步进境到陆地神仙的。三教陆地神仙分为佛家、道家、儒家,进入一品境后只修单境。佛家进入一品就是金刚境,到大金刚境就是陆地神仙,而道家进入一品就是指玄境,儒家进入一品就是天象境。正因为这样,三教中人的战力大多都较低,不是一步步进境的,要不没有金刚体魄,要不就是缺少手段,打起来就会弱于一步步进境的江湖武夫。
佛家有三位陆地神仙,李当心、龙树和尚、鸡汤和尚。李当心是大金刚境,防御无敌,他曾对顾剑棠说过让他连劈十八刀也破不开他的体魄,而且他的攻击力也很强。在这里有个误区,有人说陆地神仙也破不了李当心的大金刚境,其实书中已经很明确李当心是陆地神仙了,拒北城之战时徐凤年曾经数过离阳的陆地神仙,其中就有李当心。龙树和尚也是一样,是大金刚境,很明确的陆地神仙。最后一个鸡汤和尚是龙树的师兄,李当心的师伯,也是陆地神仙。其实,小和尚吴南北未来必然也是陆地神仙的,李当心都对这个笨徒弟称赞不已。
中原的道家有武当山和龙虎山。武当山有两位陆地神仙,分别是洪洗象、李玉斧,两人虽是三教中人,但战力强悍的一踏糊涂。与武当成反比的是龙虎山的三位陆地神仙,分别是赵宣素、赵希翼、赵丹霞,三人是陆地神仙中的弱鸡,赵宣素被邓太阿钉杀了,其余两人是一起飞升了,再在钦天监下界时差点被徐凤年给斩杀。另外,龙虎山还有一个修孤隐的赵黄巢,也是道家的陆地神仙,最终被与王仙芝一战后的徐凤年给拍死了。
儒家陆地神仙为儒圣,有张扶摇、轩辕敬城、曹长卿、陈芝豹、黄三甲、谢观应六人。张扶摇是初代儒圣,镇守人间八百年,战力也是非凡。同时,张扶摇也独占了儒家八成气运,使得后世儒生难以成圣,就算成圣也不长久,轩辕敬城、黄三甲就是这样的短暂儒圣,再加上一个谢观应,战力都不是太高。曹长卿和陈芝豹是儒圣中的两个异数,儒生曹长卿入了儒圣又二入陆地神仙转霸道,陈芝豹则是以江湖武夫接受龙树僧人气数而入了儒圣,两人的战力也是儒圣中的异数,就是在陆地神仙中也是一流的。
相比于三教陆地神仙,江湖上的陆地神仙要更加风流。四百年前的高树露,一百年前的刘松涛,甲子前的李淳罡,称雄武帝城一甲子的王仙芝,都曾是天下第一,再加上新武帝徐凤年,各有着大风流。桃花剑神邓太阿自是不用多说,已经是陆地天人境,剑术通天,仙人亦可斩。太安城中还有个与国同龄的年轻宦官,只要离阳姓赵,他就可以在太安城中证长生。
还有吃剑的隋斜谷也是陆地神仙,这个是很明确的,正是他借徐凤年的一剑刺死了人猫韩貂寺。还有剑侍翠花,在拒北城之战时,她已经入了陆地神仙,而且她出身于吴家剑冢,战力不凡。还有小泥人姜泥,她也是陆地剑仙,虽然很多人觉得她战力不行,但她是天下百万剑共主,又是曹长卿和李淳罡的徒弟,绝招还是很强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人,刀甲齐练华。齐练华是吴素的父亲,徐凤年的外公,曾手持以北凉雪作的北凉刀杀入两辽,打败了天下用刀第一人顾剑棠。顾剑棠是江湖武夫,离陆地神仙只有一线之隔,虽然一直打酱油,但实力不可小觑。齐练华可以打败顾剑棠,可见也是有着陆地神仙的境界。
此外,还有一个明确的陆地神仙澹台平静。澹台平静不是三教中人,也不是江湖武夫,而是练气士,是观音宗的宗主。同三教中人一样,练气士的战力也不行,观音宗长老认为澹台平静与大指玄的韩貂寺一战,输面会大。当然了,韩貂寺虽是指玄,但只是压着不入天象,他的战力比大天象的柳蒿师等人都厉害。
北莽的陆地神仙
中原陆地神仙辈出,北莽江湖的陆地神仙就没落了。因为在雪中的世界,有一个词叫气运,陆地神仙都是靠着气运而造就的,而且位格是有数的。中原是将春秋气运融入了江湖,因此江湖气运大增,陆地神仙众多。北莽则与离阳正好相反,是将江湖气运转入了朝堂,江湖没了气运,就难以出现陆地神仙了。
北莽的陆地神仙只有五位。第一个是北莽军神拓跋菩萨,是北莽第一人,到拒北城之战时接受天人馈赠已达到天人大长生境界,不过还是被徐凤年揍得失了境界。第二个是一人一宗门的呼延大观,前世是大秦皇帝身边的影子高手曹之,这世虽没好好练武,但实力依然足以与后期的邓太阿、曹长卿、徐凤年、拓跋菩萨相媲美。第三个是道德宗宗主麒麟真人袁青山,有一气化三清的神通,最终化虹飞升。第四个则是棋剑乐府隐藏的铜人师祖,本是吕洞玄飞升时看守天门的仙人,被打落成了谪仙人。此外,还有一个是棋剑乐府的太平令,徐凤年和邓太阿推测他是陆地神仙,人才济济的棋剑乐府没有陆地神仙是不合理的。
这就是《雪中悍刀行》中的32位陆地神仙。到了番外之时,轩辕青锋和于新郎也已经入了陆地神仙。此外,洛阳初出秦陵与刘松涛江面一战时应有陆地神仙实力,南宫仆射在凉莽战场上救下徐凤年时应该也入了陆地神仙。至于半步武圣徐偃兵、吴家剑冢老祖宗吴见、顾剑棠等人都是大天象境界,离陆地神仙只有一线之隔,但破这个契机也不容易。
自徐凤年、轩辕青锋之后的江湖,天门已经关闭。到未来的江湖,能成为陆地神仙的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徐凤年的徒弟余地龙,他继承了王仙芝三分气运的一份;一个是与余地龙各领江湖三十年的苟有方,他是谢观应、邓太阿、初代张家圣人、李玉斧的徒弟。自此之后,陆地神仙乃至一品高手都已成绝响。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