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光速城市,那闪电一般相当于多少伏的高压电?
雷雨天气通常都伴随着闪电,闪电的亮度很高,夜晚的时候闪电亮光甚至能把世界变得亮如白昼,这是因为闪电的电流很强,通常可达上万安培,电压也很高,可高达上亿伏特,其一瞬间的放电现象就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以能发出强光,不过我们看到的闪电,大部分都隐匿在云层中,通常只有小部分露在云层之外,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那么一条闪电会有多长呢?
雷雨时候的闪电长度通常都有几百米到几公里长?有些甚至长达几十公里。而据世界气象组织6月25日宣布的一个惊人数据,显示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单次长度最长闪电为709公里。
709公里长的闪电,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北京到郑州的直线距离约630公里,铁路里程长约690公里,也就是说这条闪电在出现的一瞬间,长度已经超过了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就像这样的一道闪电,需要一片极为巨大的带电积雨云,那么这道闪电是在哪里发现的呢?它于2018年10月31日出现于巴西南部地区,是迄今为止人类观察到的直线长度最长的闪电。如果以它曲折的长度来看的话,那它的长度或要翻上一倍,如果将这条闪电的分支长度都加起来的话,总长度甚至要在上万公里以上。
而在它被观察到之前,最长的闪电记录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2007年6月20日发生的一次闪电,长约321公里,很显然,这一次的闪电长度翻了一倍多。
世界气象组织同时公布了单次闪电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约16.73秒,是2019年3月4日发生在阿根廷北部的一次闪电,我们都知道闪电的发生通常都是在眨眼之间,时间往往都不超过一秒钟,持续时间长达16.73秒的闪电,看上去一定是很恐怖,这也说明这一次闪电释放的能量非常大。
而这项记录之前的一次闪电时间记录是2012年8月30日发生在法国南部的一次闪电,持续时间为7.74秒。
那么这些闪电都是被如何观察到的呢?其实它们都是人造气象卫星的杰作,从太空中观看地球上的闪电现象,能从宏观上掌握地球大气放电现象的综合情况,更能从中发现“巨型闪电”。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6月27日文章《709公里!世界气象组织探测到单次长度最长闪电》
怎么才能让时间停下?
怎么才能让时间停下?
能让时间停下的话,当然也能让时间倒退了。因为既然时间能成为零,也就能成为负数,成为负数则时间就是倒退,退到你喜欢的那个时间段儿,反复去过,反复倒退回去,是不是很美呢?这些,基于我们的时间一直是个正数,时间在一直过去的。不管你在干什么,纵使我说的话毫无意义,但是你看了,即使你想回到刚看我回答的第一句话那个时间也是永远回不去的,所以,时间停下是个美丽的妄言。(wm197049)
我们回不去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回不去过去的痛苦时光,我们的时间就是呼啸而来的列车,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总是奔驰向前的,这是个单向的无休无止。
并且,在这单向无休无止的箭头上面,罗列着过去的一切!你的一切,我的一切,别人的一切,过去事情的所有一切。虽然过去的事情可以去参考,能够引以为戒,但是,不管你在干什么,时间的正向轴上,我们都又滑出了一步,不论是写字的我还是看字的你。
并且是一步,一步,又一步没停歇的。
之所以有叫时间停止的想法,是觉得时间过去得太快了。要么是担心下一步将要来临的痛苦,要么是不愿离开现在享受着的幸福。感觉并非是真像你所想象的那样,而所有的不同类型的感觉,都是以一定时间和地点还有自己的心智认识作为参考的。
所以,痛苦也好,幸福也好,只是你基于当时时间地点和自己认识的一种内在认知。好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火柴擦亮的那个瞬间,她仿佛到了温暖的幸福环境里面,有奶奶慈祥的面容,有摆满珍贵银子做的餐具的餐桌,还有冒着热气的美食,还有火苗噗噗跳着的壁炉。她是在幸福当中呢,火柴小小的火苗给了她温暖的幻景。
如果,拿烤鸭和面包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简直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儿呀?又为何用一簇可怜的火柴光线来幻觉呢?如果,天天以烤鸭和面包作为你的主食的话,不用说一个月,即使一周你也会提到它们就吐酸水儿了!
太司空见惯了。
我们所能够感受的,只有时间的快与慢,充实与空洞。并没有关于时间停下或者行进的权利。当然,这都是从感觉的层次来考量的。因为我们活着就是感觉,没有感觉的时候,要么我们还不能称其为我们,要么就是我们已经成了过去式,成了别人眼中的曾经的一群人。
如果,我们匆忙起来,单位时间做了好多事儿,我们的时间就会稠密起来。或者,我们悠闲起来,我们的时间也会得到稀释。对于一个焦急等待而对方迟迟不来的人,他感觉到时间确实是件悠长的事情。对于一个忙忙碌碌、脚后跟踢打着后脑勺的人来说,时间又总是不够用的。
这样的人对于时间的感慨最多。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感觉时间总是这样子的,你不在乎它,它也会忘记了你,你越是在乎它,它会随时提醒你,它的伶伶俐俐、它的无情无义。说白喽,你真的对时间不能怎么地呢,你又会对时间能有什么干预?
因为你的生命就是你的时间,你又会时时警醒你的时间吗?我从未见过一个时时刻刻看着时间的分针一圈圈走过的人。所以,别拿时间去说事儿,你讲不过人家,人家不讲理,更不谈感情。你只有对你自己谈感情,纠结你自己的那番道理。
时间却是个忠实的朋友,它不论你在做什么,健康也好,疾病也罢,快乐也好,痛苦也罢,它在悄悄地记录着。
只是记录着。
原先觉得忙忙碌碌时候,时间会过得很快,后来又觉得,悠闲无事儿时间反而过得更快!其实,不论你在干什么,时间就是这么快的。上天给了你感觉,就是叫你自娱自乐的。从娱乐的角度来讲,法律是不叫你去做什么,道德是叫你最好去做什么,而宗教呢?就是叫你做了什么而一辈子放不下!或者,叫你一辈子的心灵不得安宁。
所以,所有的惩罚都是用时间这个工具的。既然你生就依赖于时间,那么就通过控制你的时间来钳制你。叫你痛苦,叫别人警醒。
时间已经叫我们够警醒得了。每当回想往事时候,总有些东西叫你心里遗憾的,也总有使你妄图重返当年时光的事儿。如果,谁都能叫时间停下,最起码是他的时间停下,而另一部分谁更能够叫时间回退的话,这个世界,将会乱套!而世间的真善美,痛苦和快乐,奖励和惩罚也会乱套!
当然有花钱买时间的,比如打车——好像是的。但是,那只是花钱买了地点的转移,却买不来时间的增加,只是变相使得你的事情发生了变化而已。
时间是把尺子,看你关注度在哪里?对事情高度专注的人,完成某件事情会用很少的时间,对事情有规划的人,时间也作用的不散漫。这也就是目前来说,我所知道的对时间的影响。别的,尚且无知。(wm197049)
在次二线城市当记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媒体是不习惯停步的行业。记者是永远拿着问号到处敲门的人。
因为不进则退,要在流动的几代人趟过的时间汤汤里,用求新和求变的鲜活新闻产品,还原和传播最具公信力的新闻事实。
因为心怀敬畏,要在舆论更迭和迥异价值观的交锋里,秉持重温和重申常识的朴素态度,回到人心、回归价值观。
(过了 19 个记者节的江南都市报一线记者许南平。)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南平、见习记者杨高辉在鄱阳湖上。)
(第九届环鄱阳湖自行车赛全程跟拍的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刘凯,转场 2100 余公里,11 站,12 天内脚步遍布江西 11 个地市,手臂晒成黑炭。)
(随行福建铁骑军返乡的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伟。)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和电力工人在冰山上巡线采访。)
时代需要新媒体有趣的灵魂,更需要记者的情怀。
(24 周年年会,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肖琳琪、主播王睿馨献唱。)
有老人来电,说自己查出胃癌了,和北漂数年打工的儿子失联,想来录段片子,日后人没了,儿子着家了,能记得她的模样。
深情,痛心。从上到下闹腾腾以光速策划了流程,接人、送午餐,摄影摄像采写人员到位,想把失独老人现状作为现象级社会问题抛给大众。没准儿一石激起三两层浪,让领导层关注关注也不错。
老人来了,拄拐,眼神不好,一身病痛不假,只主要在精神,儿子北漂纯属臆想。
一窝子年青人没说话,舔舔舌头,雨天送她安全回乡。
下午三点赶回来吃顿午餐。耷拉着的鞋袜晾晒在 16 楼的窗台。
秋雨起,这是三线省城老报社,一群年轻人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我脑中最早的从业记忆之一。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周颖对话高级工艺美术师时宇,了解金缮锔瓷的奥秘。)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朱晓晖、熊持成、熊楚婵为高温作业者发放夏日清凉大礼包。)
从来没有无来由的爆款。每一个有传播力的优质新闻产品的背后,可能有十回和秋雨后耷拉着的鞋袜主人们一般沉默的脸。
从来没有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每一个真诚的从业者的记者历程不可量化、难以追溯。不是重大时刻、焦点稿件来敲门的时候,他们才刚好准备好了。
(2016 年 在 ZAKER 南昌上线之际,江南都市报联合社区设置爱心墙,本报全媒体记者吴剑锋在现场采访。)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中)在凌晨体验环卫工人艰辛的工作)
因为做记者,我们有幸见识过零点霜冻的枝丫、四百米高空的绿茵场和无人荒岛的芳草漫天飞。身为媒体人,我们有幸记录过更多朴实动人的世情新语,对话过更多为人类的明天奋斗半生的人。
因为见过更多的恶,我们亲近生命原初的本能的善。因为见证过太多凄惨的沉痛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离别,我们珍惜一饭一蔬和下一个天明。因为亲历着贩卖焦虑、流量变现、营销污染的媒介传播环境,我们期待内容突围,警惕资讯不对等,不希望有一天我们随时代共赴前程,突然回头发现身后怎么没了舆论监督的镜子?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在新年农民工返乡专列上。这趟公益列车始于 2008 年,她坐了 11 年。)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肖琳琪、刘凯在南丰直播。)
别说什么日常黯淡无光、我们负重前行。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18 岁刚刚失去父亲、面对霸凌的欧维对自己说:" 到了一生中,决定自己人性的时刻了。" 一生那么长,谁知道死亡和生命的高光时刻谁先到来?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范俊杰、主播喻雪君在南昌马拉松报道现场。)
(湾里伶伦音乐节现场,凌晨的大雨中,江南都市报直播团队全员与赵雷和李健的粉丝共同等待。)
渠道越来越多元,年轻的我们想要学习如何在潮头加速奔跑,如何对不合理保持愤怒,反思如何在黄昏不被暗夜遗落在历史的背面。
路走越多发觉脚步越来越快,年老的我们回望一生,能否掷地有声地告诉自己:嗯,我的记者生涯做到了求知、求真、求实,不错漏、不偏听呢。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邓旭敏、主播王睿馨、编辑陈远路采访中。)
(江南都市报新媒体部)
这些话写在 11 月 8 日。记者节快乐,每一位同行。
什么是反物质?
一切基本粒子都有与之相反的粒子,这些反粒子,还会组合成其他粒子,甚至形成反原子,或者反物质世界。反物质可以把100%的质量完全变成能,未来人类如果能把反物质用在宇宙飞船上,那么理论上宇航速度完全可以达到接近光速。
那么反物质究竟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形态?反物质世界真的存在吗?人类是够可以通过反物质世界穿越时空?
什么是反物质?
最早预言反物质存在的是狄拉克,当时他在1928年理论上预测了正电子,1932年物理学家安德逊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正电子,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
2010年11月17日,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
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
2011年6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15分钟。同时在自然界也有'反物质'的能动能效--反应为反物质凝聚。
2016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这一发现将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
我们的宇宙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这些都是正常物质,而反物质就是这些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可以说我们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有和它对应的反物质。
原子核中的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两者携带等量的电荷,故而原子显中性。只有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时,原子才会带电,此时被称之为离子。
如果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那么这样的粒子我们称之为反粒子,由反粒子组成原子,再由这样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就被称之为反物质。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E=mc²);这个能量释放是非常巨大的,质能转化率为100%。要知道在氢弹爆炸的核聚变中,质能转化率还不到1%!
计算表明一克反物质的爆炸威力相当于4.28万吨TNT,最多毁灭一座城市。未来人类如果能把反物质用在宇宙飞船上,那么理论上宇航速度完全可以达到接近光速。
反物质世界真的存在吗?
在宇宙中好像看不见反物质存在,也许这仅仅是一种假设。人类总是把看得见的东西认为是物质,也就是正物质,但是必须承认宇宙空间本身同样是一种物质,而这个反物质之所以我们总没有去认为,是因为它可以让光穿越,包括人类的目光和其他光芒都可以穿越。
如果我们把宇宙空间本身认为是反物质,这样就可以判断宇宙正物质和反物质互相存在的理由。不仅如此,反物质的能量要比正物质大n倍,而正是浩浩空间包容了宇宙正物质。
关于反物质世界,目前有两种猜想:第一种猜想认为,在宇宙的另一半是反物质的世界,物质与反物质被巨大的宇宙空间天然被隔离。第二种猜想认为,在宇宙形成之初,物质比反物质多了一点点,正反物质湮灭之后,多出来的物质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P社玩家能有多丧心病狂?
先得回答,什么是P社?
P社,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游戏开发与发行商。发行游戏广义上包括《AGE OF WONDERS Planetfall》、《Surviving Mars》、《City Skyline》、《骑马与砍杀》等。
但一般情况下,p社玩家是特指其开发的《十字军之王》系列、《欧陆风云》系列、《维多利亚》系列、《钢铁雄心》系列和《群星》五款游戏的玩家群体,简称p社四萌(对,有五个)。
简单一张图可以概括这部分玩家群体所干过的事情。
综上所述,P社玩家其实都是待人和善(宿敌,谴责,宣战),有福同享(指封为格拉摩根伯爵,拉盟友被迫打架),家庭和睦(指■■),热衷于社交活动(开勾引重心,战争正当化,派遣间谍),有经济头脑(“和平”垄断市场)和管理大型组织经验(球长/系长)的带善人(迫真),不必逐个枪毙(成批)。毕竟十个枪毙十一个也有漏网之鱼呢。
而其他p社游戏,比如《城市天际线》,就有著名的“屎力”发电站项目。
通过bug让废水通过污水管在高处排放形成落差,建立大坝发电,简称“屎力”发电站项目
想到了再说。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
- 我的新浪微博号
- 扫一扫关注
-